亲,欢迎光临泡书吧小说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次日。

在何雨柱的安排下,港城的各大报摊书摊都迎来固定的客户群体,加上查良庸向来犀利的文笔,更是加强发挥来抨击这件事。

《港城商报》和《港城商刊》标题都写着“葵涌码头扩建竞标”,英商华商花落谁家?

英商和华商又闹起来?

有个上班族拿起来看了下,“老板,这些报纸今天怎么都在说葵涌码头扩建的事情?”

报摊老板笑着道:“何止,你看看电视吧,财经新闻现在也说着。”

“今天所有的报纸和财经新闻都是在骂洋鬼子。”

“本来金陵条约马上就要到期了,洋鬼子就要滚蛋才对。”

“对啊,内地那边都改革开放,怎么还能眼看着港城在洋人手里。”

“……”

又是这些热闹的事情,很多上班族都很喜欢港城这些富豪们茶余饭后的八卦。

今天的报纸很快就卖完了,报摊老板快速让报社送来第二批,好在昨晚的时候印刷房已经加印,很快就给每个报摊送了过来。

在中午的时候,葵涌码头扩建竞标的消息,就已经被港城很多人知道了。

对于这次华资和英资的竞争,报纸上直接就说这不是公平竞争,身为世纪传媒的大佬,查良庸更是笔锋锐利的写出很多议员们跟英资财团之间背后的互相来往。

直接表明了港府其实是被英资掌握的傀儡了。

《港城商刊》更是完全指出分析,葵涌码头被英资垄断的各种得失,以及华人船东要比其他的船东付出更多的租赁费才能停靠码头。

葵涌码头全部都被英资垄断,完全是打压华资,未来葵涌码头的价高者得成本,会完全加着华人船东上面。

报纸和杂志都从各方面分析和评判了这些利弊,而且有极强目的性的煽动,让港城的市民们,尤其是华人都深以为然。

从小老百姓到港督都看到报纸和杂志上的言论。

那些华人船东们也都在关注这件事,他们也觉得,如果葵涌码头真的被英国人垄断,那他们以后的生意命脉岂不是都握着在别人手里了。

包钰钢许爱洲,以及东方海运新上任的集团主席董健桦齐聚在包家别墅这里,这里桌子上都放着几分报纸。

他们身为商业大佬,不可能看不出查良庸在这些报纸上肯定有煽风点火挑唆之嫌,但也不得不承认,对方说的是实话。

内地改革开放了的话,那是一个十亿人口的市场,从世界各地到内地的货物,肯定要经过他们这里,要是没有属于他们华人的码头,那不就是还等于是要仰洋人鼻息。

到时候洋人们想怎么样就怎么样吗?

华人船东们自然也要商量想办法,要是真的没有一个属于华人的码头,那他们都觉得咽不下这口气。

包钰钢先开口说道:“这次的竞标事情,大家怎么看,我不管别人怎么想,要是我们华人在港城都没有个自己的码头位置,那我是咽不下这口气,这对我们以后发展也不利。”

董健桦点点头道:“包爵士说的没错,要是还让英资财团垄断了,以后港城的港口运费都是他们说了算,我们以后都是承担最大的风险,收取最小的利益,对我们发展不利。”

“之前霍英栋就说过这些货柜码头的重要了,我们华人这次要团结起来。”

“没错,就算是肉要烂在锅里,也别被洋鬼子捡便宜。”

“不管是为了给华人争口气,还是为我们自己的生意,都不能这么被人欺负。”

“……”

………

港城的市民们现在也是义愤填膺,骂港英总督跟那些英资财团勾结,要把港城的土地都卖给洋人了,永远都压着华人。

世纪传媒的出手在港城无形中酝酿着一场巨大的风暴,民怨沸腾的声音几乎要让港英总督的威信掉落到谷底。

而准备竞标的大古财团和汇德丰财团现在也是腹背受敌,跟他们接触比较多的议员们备受抨击,被推到风口浪尖上,名声跌到谷底,大量市民们抛售他们集团股票,股价也下跌。

虽然跌的不是很多,但名声毕竟不好听,都说他们是黑心公司。

倒是怡合洋行,直接宣布了,这次不参与葵涌码头的扩建竞标,表面自己没有想要垄断港城各行业的心,以及没有跟议员们勾结,一下子名声倒是大燥。

抛售大古洋行和汇德丰洋行股票的人很多都选择了买进怡合洋行股票。倒是让怡合股价又上涨不少。

………

港督府。

现在的港督叫做麦里浩,也是港城历史上任期时间最长的港督。

外交官出身的他虽然缺少殖民地的管理经验。但没有殖民地包袱的他,反而被普遍认为是最杰出和最受市民爱戴的港督。

他当港督的时期更被称作是“麦里浩时代”,在任期间大刀阔斧改革,让港城社会出现了深刻改变,涉及房屋,廉洁,医疗,福利,教育,基础设施,交通等范畴。

开发新市镇,创立廉政公署,九年免费教育,兴建地下铁路等等建设,大大提高了市民生活水平,让市民对这个殖民不列颠反而是有了正面形象。

树立了港城人对港城的归属感,这也是经历过六七暴动后,港督对所有华人的态度发生了改变。

经历过前面几次暴动,港城市民们都要与暴虐的港英割裂,强烈要求回归,又是在全世界第三方国家都纷纷独立的情况下。

英国人发现武力不能够解决问题,才不得不使用怀柔手段治港,不断的改善民生,提高各种福利给民众,提升他们对港城的归属感。

所以,现在港督也不得不在乎华人的民意。

“荒唐,这报纸怎么这么说话,我们港督府和议员们,怎么会是英资财团傀儡,什么英资财团要奴役华人,现在这个时候,怎么还能够说这种话?”

“我们不是说了吗,所有港城的人都是平等,这些个议员也真是,为什么在媒体面前说话都不注意。”麦里浩很是生气道,他不希望看到英国对港城的统治现在就出现不稳定。

港城媒体的这些话直接让麦里浩破防,气的暴跳如雷,他觉得如果这些媒体能在市民们面前多为他们港府说说话,那么很多事情都可以不用这么麻烦。

英资和华资围着葵涌码头的扩建竞标在闹就算了,有这些媒体们什么事?

另一边的助理开口道:“爵士阁下,可能议员们也就是随便说了几句话,应该不会怎么样吧?”

“扑街,这帮痴线,明知道现在华人和我们英国人关系紧张,这个时候还跳出来说这些话,你看看他们说的是什么,这不是激化矛盾吗,还是要我给他们收拾烂摊子。”

“媒体说的没错,他们肯定是收了这些财团的好处,才这么上赶着为他们说话,无利不起早,要是没有利益勾连,他们怎么会这么好心。”麦里浩冷哼了一声道。

英资跟华资竞争码头扩建,结果却是让他们港府的声望大跌。

麦里浩一声令下,立法局和行政局的议员们都没有好果子吃。

港府也直接表示,葵涌码头扩建竞标方案还在研究中,从来没有表明过一定要把扩建经营权给大古,汇德丰等任何一家洋行。

所有的事情都要等港府的通知。

港府亲自出了声明,就连立法局和行政局其他议员们都纷纷改口了,引起股市动荡,那些购买英资股票的股民们觉得无利可图,都纷纷把手里股票抛售。

………

大古洋行的总部

诗怀雅家族现任掌门人约翰安东尼,还有汇德丰的掌门人约翰马镫都在这。

原本是有四大洋行的,怡合洋行的大班纽璧坚退出了这次葵涌码头竞标,把更多的产业都放在地产上面,而且现在他忙着跟包钰钢较劲九龙仓,也没有心思去管码头的事情。

甚至还想把怡合旗下的一些货轮出售,为了更快回笼资金,到时候要投入在九龙仓事情上,为了回购更多的九龙仓股份。

和记黄埔的齐德尊家族,更是连股份都抵押了,自然是无力考虑。

汇德丰洋行在71年的时候,通过发行新股的方式,收购华商张宇良旗下的地产公司,让集团拥有国际大厦和联邦大厦,两栋中环高级商厦。

马镫家族的持股也被摊薄了,又到了67年的时候,中东战争爆发,苏伊士运河被封,此举令欧亚航线被迫延长,对油轮需求增加。

汇德丰72年的时候把决定把旗下上市公司钢业有限公司改组为汇德丰船务国际有限公司,专门发展航运。

74年再与船王包钰钢合组汇德丰有限公司,占51%股权,然而,石油危机爆发,苏伊士运河重开,汇德丰在73年的经常性盈余曾达1.8亿港元。

74年已下滑至6900万,翌年再跌至2900万元。

约翰马镫已经意兴阑珊,在76年安排怡和、置地两大英洋提出收购汇德丰,消息轰动市场,若然合并成功,怡和的实力将超越汇丰。

获汇丰大幅入股的和记,宣布介入收购战,期间多间英资、华资公司均盛传有意买入。最终,同年12月,会德丰与怡和及置地决定,10天内若未能达成交易协议,收购计划将会取消,这场收购战最终在多间公司争夺下而难产。

然而,76年,港城经济复苏,地产市场再次蓬勃,这令汇德丰的地产业务得到扩充。

并在77年与港灯在北角发展富泽花园第一期,又在荃湾、新浦岗兴建工业大厦,令集团资产值大幅上升。

尽管如此,当时汇德丰发展地产时,宁可将下地皮重新估值,拨作资本,再与其他具实力的发展商合作,分薄利润。

很明显也能看出汇德丰对港城前景信心不足,营商手法过于保守,还是会跟不上港城今后发展。

被淘汰也不过是迟早的事情。

“我就说了吧,既然怡合洋行都不参与,就光凭我们两家,实在是有些为难,这些媒体现在也在抨击我们,说我们跟议员们勾结。”

“连港府现在都发表声明了,我觉得这次想要拿下那三处码头扩建,实在有些难,市民们对我们现在也是诸多怨言,大量抛售我们的股票。”

“我公司现在花出去不少钱才勉强把股市稳住,要赶紧想个办法,这么下去不是个办法。”约翰马镫着急道。

从68年开始,港城的股市一直都是牛市,恒生指数一直都在高涨没跌过,股东们都是大赚特赚,现在报纸上和电视上的话让他们一下子就亏钱,这让他们如何能接受?

如果牛市就这么断了,那他们还怎么赚钱?

约翰安东尼现在都不知道说什么好了,怪不得汇德丰和黄埔现在这个样子了,这种人遇到半点困难就退缩,看到股市稍微那么下跌一点点就缩手缩脚害怕。

“你家底厚自然不在乎,但这些年我们其他在国际上投资都节节败退,还好港城这里能多赚钱,现在葵涌码头扩建的事情闹得这么沸沸扬扬,难道不需要好好想办法吗?”

约翰马镫又说道。

“我听说,这次娄氏集团跟环球航运都掺和进来,但他们两家联合起来的话,或许可以有跟我们抗衡之力,现在他们都闹翻了,自然是没有跟我们一争之力,怕什么?”

约翰安东尼非常不满道。

“可是……怡合洋行都已经退出了,这里面是不是……”约翰马镫犹豫道。

“怡合洋行会后悔的,他们现在胆子太小了,不知道港城未来会有多大价值。”约翰安东尼冷哼一声道。

“你不要这么鼠目寸光,只想着股市赚的那么一点小钱。”约翰安东尼生气道。

约翰马镫向来对港城未来前途比较悲观,稍微有点风吹草动都会担心,所以这也是汇德丰现在为什么发展到都要被收购的地步。

不仅是他这样,很多的英资也是如此,纽璧坚这次能够如此顺利的在怡合洋行通过不参与竞标葵涌码头扩建、。

也是因为怡合洋行背后的凯瑟克家族同样不看好港城以后发展,不竞标就不竞标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