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时,王清儿站起身来,微笑着对两个丫鬟吩咐道:“萍儿、莹儿,你们去清园把我早就准备好的红封拿过来。”
丫鬟们领命而去,不一会儿便端着两托盘红封回来。
王清儿又吩咐两人将红封逐个分发给家中的小厮和丫鬟们。
收到红封的人们脸上都露出欣喜的笑容,纷纷向王清儿道谢:“谢谢东家!”
“谢主子!”此起彼伏的感谢声在院子里回荡,仿佛一曲欢快的交响乐。
与此同时,周氏、伍老太以及两位王老太也各自拿出准备好的红封,分发给家里的孩子们。
孩子们兴奋地接过红封,眼中闪烁着喜悦的光芒,忙跪下朝着几位老人磕头拜年,嘴里还不停地说着:
“谢谢阿奶!祝您老人家福寿安康!”
“谢谢外祖母,祝您新年吉祥!”
“谢谢祖祖!祝祖祖寿比南山,福如东海!”
……
孩子们千奇百怪的祝福话语引得众人哈哈大笑。
王清儿也收到了好几个红封,虽然她并不缺钱,但这种被人祝福和关爱的感觉却是无法用金钱衡量的。
她满心欢喜地接过红封,笑容灿烂如花,幸福之情溢于言表。
同时,她也给家中的弟弟妹妹以及女儿、侄子、侄女们发了红封。
几个丫鬟正围坐在一起,她们迫不及待打开各自的红封看了起来。
“哇,好漂亮的银叶子啊!”一个丫鬟兴奋地说道,她拿出一片银叶子,翻来覆去的看着。
“嗯,真的好漂亮!”另一个丫鬟也附和着,她仔细端详着银叶子,脸上也露出惊叹的表情。
虽然她以前也在大户人家做丫鬟,可东家从未赏过这么精致的东西给她过。
“我这里有两片呢!”又有一个丫鬟高兴地说道,她小心翼翼地将两片银叶子从红封里拿出来,展示给其他人看。
“我也是两片。”另一个丫鬟也跟着说道,她同样也拿出两片银叶子展示给同们看。
“好重啊,这一片的份量得有半两银子吧!”一个穿着粉色袄子的丫鬟突然说道,她拿起一片银叶子,在手中掂了掂,感受着它的重量。
旁边一个穿着紫色袄子的姑娘见状,轻轻推了一下粉衣姑娘,嗔怪道:“你个小财迷,你难不成还想着把这么漂亮的银叶子拿去卖了?”
粉衣姑娘听了,连忙摆手,说道:“不卖不卖,我才不卖呢!我要留着做嫁妆!”她急忙把银叶子装进红封里,然后像宝贝一样飞快地放进怀里,生怕有人会抢走似的。
“哈哈,你羞不羞?”
“有什么好羞的。”
“羞羞羞……不知羞的小妮子。”
……
一时间几个姑娘闹做一团。
沐家的丫鬟小厮们每个月都有月钱可领。
王清儿,她为沐家的下人设置了一套独特的薪资制度,这套薪资制度在这个朝代是闻所未闻的。
沐楠以及家中所有人都没有听说过这种发月钱的方式。
她设立了多个部门,每个部门都配备了一名管事,这些管事的底薪统一为三两银子。
除此之外,他们的月钱还包括提成部分,并且有时候提成甚至会比底薪高出许多。
同样如此,所有普通的丫鬟和小厮们也都享有二两银子的底薪,同样也有相应的提成。
更让下人们欣喜的是,每年换季的时候,每个人都会有两套崭新的衣服,这算是他们的工作服,款式颜色都一样。
到了过年的时候,也会另外给她们做一套新年衣服,衣服款式则比较新颖,布料颜色由她们自己选择。
此刻,围坐在一起的几个丫鬟都是在作坊里工作的。
她们每个月的月钱都能达到三四两银子,这可是相当可观的收入。
在京城那些贵人府里也不过如此。
而且,她们的吃喝用度全部由沐家承担,无需自己额外开销。
由于外面局势动荡不安,无法前往镇上,所以她们每个月的月钱都能稳稳地存起来。
有些丫鬟甚至已经积攒了十几两的存银呢!
这一晚,沐家的院子里热闹异常,欢声笑语此起彼伏。
人们尽情享受着这欢乐的时光,一直持续到子时过后,放完炮竹迎接新年的到来,大家才渐渐安静下来,各自回到房间休息,为新的一年养精蓄锐。
不知不觉间已到卯时,此时天色尚未亮,但已有不少人开始起床忙碌,新年第一天就这样拉开了帷幕。
今天是大年初一,意义非凡,因此午时要吃的饭菜比昨日早上要更加丰盛。
为了这顿丰盛的午餐,厨娘们都起了个大早,忙碌地准备着早食。
待众人用完早食后,她们又马不停蹄地开始筹备午饭,确保每一道菜肴都能色香味俱佳。
王清儿考虑到新年期间家中下人也需要休息,便特意给他们放了七天假。
然那些离不开人的岗位,她也都做了妥善的安排,采用轮班制,以保证各项工作的正常运转。
尽管如此吩咐下去了,所有的下人都深知今日的重要性,纷纷主动放弃休假,帮着大家一起干活。
吴梓轩也起了个大早,他带领着一群手脚麻利的小厮,径直前往存放食物的库房。
一到库房,他们便迅速行动起来,将年耙、两种圆子等各种食物搬到马车上。
不仅如此,还有许多糖果也被一并搬上了马车。
除了这些,大米、蔬菜以及卤肉等物资也都被装载上车,这些都是要运往村口分发给难民的。
以往,物资的分发都是由每个小队长负责领取,然后再由掌厨统一烧制,最后分发给每家每户。
但今天有所不同,是让他们自己前来排队领取,每家只用安排一人前来即可。
年耙、圆子和卤肉这些都是熟食,其实每户难民家中都有炉子和锅具,只要拿回家稍微加热一下就能食用了。
平日里,为了方便统一管理,同时也担心这些草棚容易引发火灾,所以通常都是让各家各户把自家的粮食拿出来,集中在大锅里煮熟,然后再平均分配给大家一起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