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的贝多芬》第 544 话
观众们也被柏林爱乐乐团带来的深深触动所感染,纷纷以各自的方式表达着内心的激动。
“太震撼了!真的太震撼了!”
“鸡皮疙瘩都起来了,真的。我虽然不太懂音乐,但柏林爱乐和其他乐团感觉完全不在一个档次。”
“这话其实一点也没错,真的感觉他们所有团员就像一个人似的。每个乐器都能演奏出完美统一的声音,各个声部之间相互配合,这才真正展现了什么是完美的乐团。”
“柏林爱乐乐团确实很厉害,但从演奏者的实力来看,阿姆斯特丹爱乐、维也纳爱乐、伦敦爱乐不也差不多吗?”
“差别就在指挥啊。要做到如此协调,指挥得成为标准才行,这可不容易。你没看报道吗?说第一小提琴组 20 个人能有 90%以上演奏出相同的效果。这世上有谁能分辨得出来啊。”
“我是不行,但音乐家不应该是理所当然能做到吗?”
“虽然人类的感官看似敏锐,但实际上并没有那么出色。能感知的范围有限,认知能力也不足。”
“高朗一秒能按 20 个琴键呢,听起来就像音符自然连贯地流淌出来一样。”
“一秒 20 个?”
“在这之前的世界记录是鲁博米尔·梅利克,一秒 19.5 个。”
“手或许有可能,但耳朵很难精准感知。所以贝贝才这么了不起啊,他能同时辨别上百种乐器。”
“可能我们不太清楚,但练习的时候团员们估计也快疯了。他们自己都不知道哪里错了,只能依靠贝贝的指示来调整。”
“魔王大人太威严了;;”
“贝贝从小就以折磨团员出名。”
在伦敦格兰披治一轮赛和二轮赛中呈现的柏林爱乐乐团堪称完美。
音乐界的大师、评论家、媒体人乃至粉丝们都将他们的演奏视为奇迹。
而成就这一切的贝贝,在经历视力丧失又重新振作后,被评价为实现了彻底的蜕变与升华。
在这样的氛围中,投票结束。
“让大家久等了。”
主持人扎尔杰开始主持。
“2027 年伦敦格兰披治二轮赛的所有演出都已结束。这八天里,感到幸福的似乎不只是我一个人。感谢累计 6 亿名音乐粉丝共同参与的伦敦格兰披治大赛,让我们再次为这 12 支乐团送上热烈的掌声。”
观众们大声欢呼。
“那么现在公布投票结果。伦敦格兰披治二轮赛!究竟冠军的荣耀会花落谁家!现在揭晓!”
中央大屏幕上依次显示出克利夫兰管弦乐团、伦敦交响乐团、柏林爱乐乐团的标志。
很快,各乐团的标志按照投票结果排列开来。
【2027 年乐团大赛伦敦格兰披治二轮赛四日投票结果】
柏林爱乐乐团
(贝贝小提琴协奏曲 d 大调《火焰》,查尔斯·布劳姆、谭允静、贝贝)
票(第一名)
伦敦交响乐团
(贝多芬小提琴协奏曲 d 大调,阿尔弗雷多·坎波利、雷蒙·多内克)
票(第五名)
克利夫兰管弦乐团
(安东尼奥·维瓦尔第作品 8 号,第 1 - 4 首《四季》,莎拉·张、弗朗茨·韦斯特)
票(第八名)
“哇哦!”
“贝!贝!贝!贝!”
投票结果一经公布,粉丝们便发出震耳欲聋的欢呼声,仿佛要将音乐厅震塌。
因为在第二届乐团大赛中获得最多票数的柏林爱乐乐团以
票再次刷新纪录。
与凭借出色表现直至三日赛都占据伦敦格兰披治二轮赛第一名的坂本龙一的维也纳爱乐乐团( 票)相比,也拉开了巨大的差距。
粉丝们对贝贝和柏林爱乐乐团的实力惊叹不已。
“等等,排名是怎样的?”
“累计排名又是怎么回事?”
正如他们所期待的,很快便公布了依据当前累计分数得出的排名。
【2027 年乐团大赛积分排名】
第一名 柏林爱乐乐团 -------------(n 分)
第二名 洛杉矶爱乐乐团 --(lol 分)
第三名 维也纳爱乐乐团 --------(78 分)
第四名 皇家音乐厅管弦乐团……(50 分)
第五名 芝加哥爱乐乐团 ------------(42 分)
第六名 鹿特丹爱乐乐团 -----------(34 分)
在激烈的总冠军竞争中,柏林爱乐乐团超越了洛杉矶爱乐乐团。
维也纳爱乐乐团也迎来了接近冠军宝座的时刻。
“已经 111 分了?”
“柏林爱乐乐团在格兰披治五次比赛中三次夺冠,两次亚军?厉害了!”
“洛杉矶爱乐也不容小觑。两次夺冠,两次亚军,一次第三名。”
“这次乐团大赛简直就是柏林爱乐和洛杉矶爱乐的天下。”
“维也纳爱乐乐团也打下了很好的基础啊?不过从现在起,除了华夏,其他都是欧洲演出,对洛杉矶爱乐有些不利。”
“那会怎样呢?”
“能怎样就怎样呗。阿姆斯特丹爱乐还没到放弃的时候,第一名到第三名的竞争还在继续。格兰披治还有七次比赛呢。”
“哈哈哈哈!”
柏林爱乐的团员们相互拥抱,或者冲向他们的指挥。
因为他们从洛杉矶爱乐乐团手中夺回了冠军宝座,并且考虑到雷蒙·多内克的情况,这次做了更周全的准备,所以这两次夺冠显得尤为珍贵。
查尔斯·布劳姆故作镇定,仿佛这是理所当然之事,而谭允静则罕见地紧紧握拳,尽情享受着胜利的喜悦。
而贝贝则再次面临被“围攻”的危机。
“上啊!上啊!”
“又来?”
“再来一次!”
团员们像抬轿子一样把贝贝举起来,贝贝拼命反抗。
他非常讨厌在看不见前方的情况下被抛向空中的感觉,所以挣扎着,但出于自尊心又不愿说出害怕。
“哇,现在举不动了吧?”
“好像他不喜欢,那就别这样了。”
团员们无法举起激烈反抗的他。
曾经像扔麻袋一样把贝贝抛起来的他们,意识到贝贝已经成长,而他们自己也不再年轻,觉得有必要寻找其他方式。
谭允静担忧地看着这一幕,看到因疲惫而气喘吁吁的贝贝表情逐渐舒缓,不禁露出了微笑。
“老板,时间到了。”
“走吧。”
## 赛后访谈,谦逊展望
闭幕式。
在艾玛的引导下前往采访区。
之后打算和坂本许久未聚地吃个晚餐,希望能尽量简短些,但不知会怎样。
喧闹声渐近。
艾玛推开门,相机快门声嘈杂响起。
在助手的搀扶下落座。
“恭喜获得格兰披治冠军。在综合积分上拉开了与洛杉矶爱乐乐团的差距,对于剩下的格兰披治比赛有什么计划呢?”
“会像往常一样准备。”
贝贝简短的回答让提问的记者有些尴尬,但对于一直全力以赴准备演出的贝贝和柏林爱乐乐团来说,除此之外别无他答。
下一位记者提问。
“您在伦敦格兰披治一轮赛和二轮赛都夺冠了。在接下来剩下的七次格兰披治比赛中还能延续这种势头吗?”
“无论是之前的格兰披治比赛还是我们的演出,都需要时间去适应新的方式。而现在我们已经度过了足够的时间。我们不会让出冠军宝座。”
记者们对“不会让出冠军宝座”的回答短暂地产生了疑问,但很快就理解了其中的含义。
“是说想要夺冠吗?”
“意思是那本就是自己的位置。对贝贝来说,夺冠就像理所当然地坐在自己位置上一样。”
“我每次听到贝贝说这种话都觉得很神奇,怎么能有这样的自信呢?说得这么理所当然,反而让人相信了。”
“因为这就是事实啊。”
“您这话是意味着在剩下的格兰披治比赛中都计划夺冠吗?”
“是的。”
艾玛指定了下一位记者。
“通过乐团大赛,大家普遍评价柏林爱乐乐团已经达到了完美。评论界都说是因为大师您的指挥能力才得以实现,这是怎么做到的呢?”
“这是错误的说法。”
贝贝摇了摇头回答道。
“曾经高朗副指挥和查尔斯·布劳姆首席也说过类似的话,说是因为我他们才得以完美。”
在个人休息室观看贝贝采访的高朗和查尔斯·布劳姆差点喷水。
“不止他们,很多人都这么说。谭允静首席、中村凉子副首席、达莱等等。”
谭允静的脸涨得通红,凉子和达莱则跳起来否认,正在等待下一个采访的阿里尔·扬斯则眯起了眼睛。
“我很理解他们为什么会这么想,但是。”
被贝贝提及的这些人都因他那傲慢且涉及隐私的发言而瑟瑟发抖。
“那只是片面的答案。我也是因为他们才能发展进步。”
不过在接下来的讲述中,逐渐恢复了平静。
贝贝的声音一如既往地平淡,但清晰有力,能让人感受到他的真诚。
“团员们也是如此。虽然评论界、媒体甚至其他指挥家都认为柏林爱乐乐团能走到今天是因为我,但这不是事实。”
贝贝的想法从很久以前就很坚定。
认为他将引领古典音乐复兴的中村秀和中村伊德。
说他要成为推动华夏古典音乐大众化的先驱的洪胜一。
众多人将贝贝视为希望、奇迹以及先知,认为音乐界会因他而发展,但贝贝的回答始终如一。
“因为有团员们,才有现在的我。如果没有他们,我根本不敢想象能有这样的演奏。要求小提琴手超越极限技巧的《火焰》是如此,为两人演奏而创作的三只手的奏鸣曲也是如此。还有这次为格兰披治准备的所有曲目都是如此。”
贝贝坚定地说道。
“音乐不是靠一个天才就能完成的。从威廉·富尔特文格勒、坂本龙一这样的大师到不知名小巷里的乐师。直到现在都在相互给予灵感,共同创造出宏大的音乐潮流。可以断言,柏林爱乐乐团还没有达到完美。会像现在这样继续相互影响、共同成长。”
年仅 21 岁。
被全世界认可为自巴赫、莫扎特、贝多芬之后最伟大的音乐家,其名字被等同于“神”的男人说出了这样的话。
对于这位不以自身伟大才能和不屈意志为先,而是认为携手共进才能走得更远的大师。
记者们送上了掌声。
这对于一直认为他对音乐的执着是单方面的高朗、查尔斯·布劳姆、谭允静等人来说,也有着深刻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