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泡书吧小说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泡书吧小说网 > 武侠修真 > 大唐千机志 > 第149章 人走的路 沅水飞渡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149章 人走的路 沅水飞渡

江南道,辰州。

酉山上传来诵经声。

沅水上,十余艘快船巡弋河面,船上是执刀的兵卫。

水岸边,百余人披麻戴孝,齐齐望向酉山,随着诵经声稽首跪拜。

张矩和牛二牵着马,站在一里外,看着聚侠庄弟子隔着沅水,吊唁酉山上故去的庄主。

礼毕,江渔独自走到张矩面前,面色悲恸,叉手道:“让张使君久等了。我等上不了八卦峰,就在这岸边送送莫庄主。”

“张某听闻七日后,抚剑山庄就将接莫庄主回东都洛阳安葬,江庄主想必也要去洛阳?”

“正是,头七之后就启程回抚剑山庄。抚剑山庄「一庄二谷三宫四帮」都在来酉山的路上。”

“本官上次说的事,江庄主办得如何?”

“张使君放心,江某以聚侠庄作保,彭司闾断无理由拒绝。只是江某不明白,有州县和聚侠庄四处查探,张使君为何还要让恶人巷也参与此事?”

“不管酉山上结果如何,吐蕃细作若是想安然离开辰州,就要找最隐蔽的路子。江庄主说过,恶人巷里都是浮浪户和逃奴,这些人又是如何逃进恶人巷的,恐怕江庄主也并非全都知晓。”

江渔点点头,他已明白了张矩的用意:“人有人道,鬼有鬼路。州县可以封锁进出辰州的官道,聚侠庄可以卡住武人的暗道,但还有些更隐秘的路子,恐怕只有浮浪户和逃奴知道,张使君是想堵死所有的道。”

“难怪张使君找我出面,彭司闾绝不会将这些路子透露给公廨。张使君不会言而无信,事后又要依律法办吧?”

张矩笑道:“这些路子就交给江庄主,张某不会过问,自然也就不会追究。”

“张使君信得过在下?”

“挽大厦于将倾更需要栋梁。”张矩看着江渔,“江庄主正是我大唐的栋梁。”

江渔急道:“江某感谢张使君的谬赞,但与恶人巷的买卖可是一千两银子,江某可没有一千两银子。”

“放心吧,张某不会赖账,不过也需要江庄主协助一二。”

江渔心里感觉不妙。

……

十恶楼,彭司闾正与秦三郎商议。

“霜儿的蛇毒清了吗?”彭司闾问。

“照钟大夫的方子服药,已无大碍。”

“这个钟大夫是哪派的人?”

“襄阳玄鉴堂。”

“她是从哪个路子进的沅陵县?”

“不清楚,但不是我们的路子。”秦三郎道:“大哥真决定将我们的路子告诉江渔?”

“你觉得我们可以拒绝吗?”

“大哥之意,江渔是替公廨来谈的这买卖?”

“杀莫独逸的凶手就是吐蕃细作无疑,抚剑山庄难道真敢绕过公廨,自己动手捉拿细作?”

“三郎看不出来。”

彭司闾道:“绕过公廨私自处置吐蕃细作,这已越过公廨与武盟之限。抚剑山庄再想报仇也绝不敢逾越此限,否则不仅望酉坊难保,连武盟也难保,而我们恐怕就得另寻安身之所。”

“所以,这笔买卖我们无法拒绝。可捉拿吐蕃细作这等大事,公廨一声令下,别说望酉坊,就算武盟也绝不会推脱,聚侠庄为何还要跟我们做这个买卖,岂不是白送我们一千两银子?”

“我也想不通,但我肯定这不会是江渔的心意,而是新任刺史张矩之意。”彭司闾自言自语道:“他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

……

“新任辰州刺史倒是个雷厉风行的人。”玄机道人站在岸边,捋着花白胡须道:“辰州的兵卫已经切断了从酉山与辰州的水路,即使武盟没能拿下吐蕃细作,至少细作也很难离开酉山。”

他身后的褐袍男子,头戴斗笠、身形精瘦,脸上一圈黑胡茬,眼圈青黑。谁也不会想到,这就是名震江湖的「潜龙尊者」杨证天。

昨夜,玄机道人洞开鬼门,以鬼气为杨证天续命,竟真令他「起死回生」,也让钟婵大开眼界。

“师父,你明知有兵卫巡水,还让我做竹筏?”肖不平抱怨道。

玄机道人瞪了他一眼:“怎么?让你做个竹筏也有怨言?”

肖不平不再作声,玄机道人又道:“杨兄,还记得你我在大河上相识?”

杨证天点点头:“道长可愿同乘一舟?”两人大笑,笑得钟婵和肖不平摸不着头脑。

竹筏密密匝匝绑得极牢实,肖不平从卯时起足足忙碌了两个时辰,累得精疲力尽,也难怪他会有怨言。竹筏上没有撑杆,却留了数根粗绳,也不知有何用?

竹筏前端略高,垫在数根木头上。玄机道人让钟婵和肖不平将粗绳牢牢捆在身上,再三叮嘱二人抓紧粗绳。又将竹筏上的粗绳一根根全都捆在杨证天身上。

官兵的快船刚过,玄机道人算准时机,抓紧粗绳。杨证天背对酉山,双掌一拍,巨大无匹的力道自他的双掌间迸发,带动竹筏如飞箭般自水面划过,裹挟层层水气,划开沅水,几个弹指已冲上对岸。

沅水上掀起三尺高的大浪,竹筏在岸上冲出一丈多远才停下来,捆绑竹筏的十余丈粗绳寸断,竹竿散了一地。

肖不平“哇”地呕吐不止,钟婵也觉得心快要跳出胸口,头晕欲呕,赶忙运气调息。玄机道人看着二人,眼前满是当年大河飞渡的情景,一晃五十多年,自己已近古稀,而杨证天却还是当年的容貌,只是多了一脸的胡茬。

酉山的守卫发现了四人,喝道:“酉山已经封山,诸位请回吧。”

玄机道人叹了口气,道:“吾等也想回对岸,奈何竹筏被毁,过不了河。”

四个守卫见绑竹筏的粗绳寸寸崩断,的确无法渡河。其中一人灵机一动,道:“再过两刻,送粮的船就到了,让他们搭送粮的船离开。”

其他守卫也都赞同,玄机道人笑道:“多谢诸位,吾等就在此等候。”说着和杨证天在山脚下找了块干燥的石头坐下,闭目养神。

钟婵想不通二人意欲何为,扶肖不平坐下,举目四望。酉山上郁郁葱葱,为这座天下武人的殿堂撑起青翠的华盖,从山外看不清山中的情景。

守卫见四人静静坐着,以为他们受了惊吓,正平复心绪,也就没再一直盯着,而是过一茶顷瞅上一眼。等到送粮的船靠岸,再去招呼四人上船时,却已不见了四人踪影。

路是人走出来的,大道走不通就会有人走小路,小路行不通就会有人行密道,走的人多了,密道走成明道,小路走成正路。所谓天无绝人之路,世人总会找到自己的路。

玄机道人和肖不平居辰州多年,酉山不知来过多少次,却很少走大道,多是从小路上山。此刻,四人已经上了山。

玄机道人轻车熟路,引着三人往八卦峰行去。行至忠义堂时,山顶的诵经声戛然而止,传来女子的声音。

钟婵凝神倾听,女子所言字字惊心,似乎对她口中的「死者」怀有极深的仇恨,却未说出「死者」是否就是抚剑山庄莫庄主。

有人故意打断了女子的话,将话头引向了吐蕃细作,指认祁山派藏有细作。此人的声音钟婵认得,正是卓不浪。

接着,山顶一阵骚动,玄机道人四人跃上八卦峰山门外一株僻静的大树上。肖不平似乎忘了方才的狼狈,又逗起趣心:“有好戏看了!”

“不平,为师跟你说过多少次。吾等虽秉承出世之道,但生在大唐,受武林社稷之恩,就应有匡扶武林社稷之心,绝不可冷眼旁观,切记!”

肖不平知道自己说错了话,抱住树干不再言语,双眼却盯着八角楼前的武斗,眼神中心趣不减。

玄机道人见到八角楼前的混战,也不禁“哦”了一声,“不平,你可要瞧仔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