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泡书吧小说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141章

距离t级潜艇诞生依然有不远的距离,而之前英国赖以为傲的K级又问题不断。

在一站前,英国与德国进行了激烈的战列舰竞赛,双方竞相建造排水量更大和主炮口径更大的战列舰填充到自己的舰队中,为了进一步增强主力战列舰部队的决战实力,英国海军打起了潜艇的注意。

1913年英国海军提出一种大型高速潜艇概念,平时编入战列舰部队一起在水面上行军。

在与德国“公海舰队”进行决战时潜入水下向德国战列舰发射鱼雷,这时鱼雷很可能扰乱“公海舰队”的严整阵型,而且这种潜艇还能追杀德国舰队中速度较慢的老式战舰与受伤掉队的战舰。

而当时英国皇家海军的主力潜艇-E型的航速只有不到16节,航程才不过3000海里,当然是无法执行上述任务的,要跟上战列舰部队的速度,潜艇的水面航行速度必须达到20节以上。

1914年,英国皇家海军两艘柴油机动力潜艇“剑鱼”号和“鹦鹉螺”号刚刚完工,按照设计计算数据,应该可以满足高速潜艇的指标。

1915年两艘新型潜艇经过测试,最高航速没有超过18节,并没有展现出设想的性能,英国海军部认为柴油机已经不够用了,必须用马力更大的蒸汽轮机。

当时英国在S1号潜艇上首次实验了3750马力的蒸汽轮机,这次实验取得了成功,潜艇的水面速度提升很大,达到了20节。

以往蒸汽轮机只在大型水面舰艇上使用。

1915年9月,英国海军部以每艘34万英镑的高昂价格订购21艘K级潜艇。

最终完成的K级潜艇一举拿下了当时世界潜艇中最大,最快2项冠军。

从纸面上看K级潜艇的性能就算放在二战都是出类拔萃的。

K级潜艇全长103米,宽8.08米,吃水6.38米,水面排水量1980吨,水下排水量2566吨,全艇人员共59人。

K型潜艇比他的爷爷E型潜艇整整大了3倍,吨位由E型潜艇的800吨一下跃进到了2500吨,可以装载很多燃油与其他补给品,相应的航程也达到了3倍以上,由3000海里提高到了1万海里,可以跟着战列巡洋舰畅游全球。

水面高速航行使用马力蒸汽涡轮机,最大航速能够达到24~25节,直到核潜艇出现才打破这个记录,水下航行使用1400马力电机推进,上浮和下潜时采用800马力柴油机,这样K级潜艇就有了三套动力系统。

总共配备6具457毫米鱼雷发射管,艇首4具,舯部2具,备鱼雷18枚。

由于过于贪大求全,K级潜艇在下潜时有严重的重心不稳问题。

其最大潜深为16米,远远小于艇体长度,经常在艇首下潜到16米深度时,艇尾还在水面上撅着屁股,让艇尾与艇首保持平齐还需要很多复杂精细的调整措施。

当时的皇储乔治六世还在海军服役,他曾乘坐K4号潜艇参加下潜测试,可潜艇却在下潜时重心失控一头扎向水底,幸好是在水不深的内河里进行测试,没有出大事。

为了解决重心不稳的问题,K型潜艇的艇首加装了大型浮箱,把艇首改为剪刀首以改善航海性能,在下潜过程中艇首的浮力较强,有助于稳定重心。

不过加装的大型浮箱有遮挡了潜艇的前向视野,为日后灾难埋下了隐患。

在加装的大型浮箱里又安装了4具457毫米鱼雷发射管,使K型潜艇的攻击力变成10具457毫米鱼雷发射管,于是K型潜艇又成了鱼雷火力最强的潜艇,为何称鱼雷火力最强,是因为英国海军还有混合火力潜艇m级,安装了战列舰的巨炮。

然而蒸汽动力却有很多缺点,在下潜时,蒸汽轮机必须关闭,锅炉必须熄火,烟囱也要放倒并敷设防水材料,散热用的排风扇也要收入艇体内,整个过程最快用时也要10分钟。

上浮后又要反方向操作一次,这使得K级潜艇对外界环境的变化反应较慢,如果敌方反潜力量在此刻发动攻击,K级潜艇几乎就是案板上的鱼肉。

而且烟囱从上层甲板贯穿艇体直达动力舱,使K级潜艇无法形成完美的耐压结构。

K级潜艇过于复杂的动力系统以及与主力舰队伴随作战的要求使得它厄运连连,不断发生事故。

它那引以为傲的蒸汽涡轮机就是问题根源。

因为蒸汽涡轮机本身的特性,启动和关闭都不是一件简单的事,启动时需要先花费时间烧热锅炉,而关机时需要排空内部的所有蒸汽,免得蒸汽泄露进潜艇内部。

为了在潜艇主机关机时依然保有水面动力,不至于浪费宝贵的电力,潜艇有一套辅助的柴油机引擎,可以在准备下潜之前或者上浮后主机启动前提供有限的动力,然而潜艇的下潜还是耗时很久,需要5分钟,在战时5分钟是十分致命的。

蒸汽轮机运转时需要许多的空气和巨大的废气排放量,因此K级有2根很大的可弯折烟囱,在下潜时需要把烟囱弯折起来避免进水。

然而连接烟囱的巨大排烟管道削弱的潜艇耐压壳的承受力,同时烟囱弯折后的水密问题也没能很好的解决。

K13号潜艇在1917年沉没,据推测就是因为烟囱的水密出了问题导致海水涌进潜艇。

有了巨大的烟囱,那么排烟量当然也不会少,水面航行的K级潜艇能够在很远的地方就被发现,而它过慢的下潜速度将导致灭顶之灾。

还有一个问题是舰桥视野,潜艇本身舰桥就很低,艇首安装了大型浮箱之后就更加阻挡舰桥的视野了。

建成后K级潜艇参与了一战的一些海战,并向敌方舰艇发射了鱼雷,因为当时反潜防雷意识以及得到提高,许多大型水面舰都在两边安装了放雷网,因此战果很少。

真正让K级潜艇出名的应该是发生在1918年的一起严重事故。

当时1月31日,英国海军奉命前往北海地区执行作战任务,沿途舰队实施了灯火管制,在那个无线电并不成熟的年代,灯火管制意味着晚上通讯变得十分困难。

当晚12、13两个中队的K级潜艇作为舰队先导,其他的巡洋舰、战列巡洋舰和战列舰则依次排在队伍后方,整个舰队以20节的航速快速前进。

当舰队抵近五月岛的时候,为首的K14号潜艇发现海面有一艘小艇出现,于是进行紧急机动避让,它的这一举动直接让在它后方的K22号潜艇避让不及,直接撞了上去。

就这样2艘大型潜艇瘫痪在主航道上。因为灯火管制以及通讯手段落后,后方的舰艇并不知道前方发生的事故,依然按照原几乎前进。

不久一艘战列巡洋舰“不屈”号经过此地又结结实实的撞上了K14号。

姊妹舰K17号发现了航道上的事故,于是调整航向准备对K14号进行营救,此时潜艇编队的旗舰“勇敢”号正按照原定航线前进,一下就撞上改变航向的K17号,潜艇被拦腰撞击,一下就断做两截沉入海底。

发现事故的旗舰“勇敢”号立即发出指令紧急停车,紧随其后的K4号潜艇收到命令立马停车,而它后面的K6号潜艇又结结实实的撞了上来,K4号潜艇当即沉没。

此次事故直接造成2艘K级潜艇沉没,2艘潜艇重伤,一艘轻伤,另外潜艇编对旗舰“勇敢”号和战巡“不屈”号也受到损伤。整个作战任务都不得不取消了。

最终这些K级潜艇没有在战场上大显威风,反而是各种各样的故障造成沉没或损伤,最终都在20年代退役,而唯一一艘改进型K26则服役到了30年代,在国际条约的限制下裁撤。

这么一看,英国和丑国的潜艇都指望不上了。

朱传仁又把目光转向了意大利。

要说意大利的军事实力,一直以来都是奇葩的存在。

在人们的印象中,二战中的意大利就是跑龙套的,意大利军队更是战五渣,简直把列强的脸都丢尽了。

实际上,当时的意大利并不弱,整体实力世界名列前茅,只是长期被人误解而已。

实事求是地讲,单论军事实力,意大利跟小本子属于一个档次。

首先,意大利的综合国力并不差。

作为老牌列强、轴心国三大巨头之一,意大利的实力自然不会差。

虽然和美苏英等顶级工业强国相比,意大利还有一定差距,但意大利也是当时屈指可数的几个工业强国之一,是当时为数不多的可以制造飞机、坦克、汽车、重炮、军舰包括航母的国家。

意大利的工业技术和工业化水平甚至比小本子都高,二站时霓虹从意大利进口了大量的武器装备和机床等机械设备。

比如,二站前霓虹一口气从意大利进口了数十架bR-20

轰炸机,由此可见意大利的工业实力。

要知道,作为盟国四强之一的华夏,在当时连火炮和自行车都不会造,和意大利有着巨大的差距。

意大利之所以被人们诟病,其中最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意大利军队的表现太差。

实际上,这是人们对意大利军队的一种误解。

意大利拥有一支装备精良的陆军和世界名列前茅的海空军。

作为当时为数不多的现代化工业国家,意大利军队不管是武器装备、训练水平、军事理念还是综合素质,都是不错的,是一支够格的现代化军队。

意大利陆军拥有坦克、重炮、反坦克炮等各型装备,意大利军队的火力和机械化水平比霓虹高了一个档次。

基斯卡岛撤退作战后,美军指挥官尼米兹登岛,看到霓虹人修建了一年多的机场说道:“要么是小本子不懂现代战争,要么就是小本子根本不配参加现代战争”。

而美英对意大利军队的评价是很高的,毛熊人更是对意大利军队非常头疼。

在乌克兰战役中,26万意大利远征军横扫乌克兰,俘虏了10万毛熊。

意大利军队是能和美英军队硬碰硬的存在,是可以和经过战火锤炼的毛熊硬杠的狠角色。

反观在二站后期,霓虹军队在和毛熊的对决中,几乎是被按在地上摩擦,可以说意大利军队还是很不错的,起码达到了欧美现代化陆军的基本水平,是一支能够拿的上台面的现代化陆军,比霓虹强了不是一点点。

用德国人的话来讲,霓虹军队还处于一站时期的水平。

如果把霓虹丢到苏德战场,其表现未必会比意大利强,霓虹的三八大盖和小豆坦克能不能适应苏德战场的现代化作战都很难说。

在海军和空军方面,意大利的实力也不弱,意大利空军装备了各种型号的战机,意大利的mc205战斗机是二战中最好的战斗机之一,菲亚特G55更是被德国人评价为轴心国最好的战斗机。

在地中海和苏德等战场,意大利空军和英国、法国、苏联等多国空军作战,丝毫不落下风,在苏德战场,意大利空军更是打出了15:88的战绩,盟军丝毫不敢小视意大利空军。

意大利人还曾计划远程轰炸美国,其空军实力可想而知。

如果霓虹空军和意大利单挑,意大利未必会输,而意大利的海军,也同样不容小视。

1940年意大利海军拥有257艘各类舰艇,其中包括4艘3.5万吨级战列舰和7艘万吨级巡洋舰以及数量庞大的潜艇部队(有上百艘)和独特的蛙人作战部队。

意大利海军的总体实力世界排名第四,是一支让人望而生畏的海上力量。

当时除了美英日三国,没有任何一个国家的海军能战胜意大利海军。

因此,当时的意大利实力并不差,只是意大利人对战争的热情不高,加上对手又太强,所以意大利军队表现不好而已。

很多人认为意大利军队战斗差,缺乏战斗意志,但实际上意大利人发起狠来也是很可怕的。

在古比井战役中,由于英国人拒绝意大利人投降,愤怒的意大利人就跑去和英国人拼命,结果意大利人把装备精良的英军第22装甲旅打得落花流水,不禁让人大跌眼镜。

在斯大林格勒战役中,意大利人是第一个从毛熊的重重包围中冲出来的,而且是靠拼刺刀冲出来的,更厉害的是,意大利人突围出来的人数竟比德国人多一半。

希共联合意共仅凭自身力量就几乎将德军正规军逐出希腊,意共游击队在巴尔干半岛和意大利北部把德国人打得哭爹喊娘。

二站结束后,以红色游击队为基干力量的意大利新军,在北约框架下的军演中吊打了西德联邦国防军数十年。

在法国退出北约军事一体化后,意大利军队更是成为北约欧洲盟军中的战斗力担当。

所以,意大利军队差其实是个伪命题,不是意大利军队不行,是意大利军队不愿意打而已。

一个个来说,就拿海军来说,第二次世界大站期间,意大利还是拥有一支强大海军的,让它能够在二站的初期有效统治地中海。

后来,由于缺乏燃料和完全错误的作战指挥导致了失败,当然它的对手过于强大也有主要原因。

提起意大利海军可能最先令人想到的就是它与英国较少的海空力量“笨手笨脚”争夺马耳他岛,后来希大爷一看这位队友果然扶不上台面,才派出了自己的部队帮忙。

然而实际上意大利海军可不是像陆军那样一无是处,他们的出现经常让老牌海上强国英国的皇家海军都头疼(当然主要是牵制作用)。

二站中的意大利皇家海军是世界第五大海军,仅次于英、美、日、法,算是一支令人生畏的海上作战力量,它存在的宗旨便是发动侵略和进攻。

意大利海军对领土的防御也非常重要,如果盟军试图进行两栖登陆,意大利海军可以对其造成严重威胁,意大利大陆以及西西里岛和撒丁岛的大岛都会得到海军保护。

此外,意大利在北非的领土也能得到照看。

然而,由于几个原因,它注定要在盟军手中遭受失败。

墨大爷打算用它来实现自己的目标,不过几个因素结合在一起使得意大利皇家海军始终无法在地中海为他取得胜利。

总的来说,意大利军舰比较先进,速度也比同时代的国外海军快,但是为了遵守《限制海军军备条约》,必须牺牲一些其他方面来提升武器和速度。

特别是巡洋舰,装甲很薄,而且射程很短。

墨大爷认为,既然意大利船只将在相对平静的地中海水域作业,那么火力和速度将是人们所追求的品质。

这些特性使这些军舰非常适合打了就跑式的攻击模式,但也使它们容易受到集中锁定和长时间的水面打击。

墨大爷和他的海军参谋人员建造了许多不同种类的军舰并投入使用。

意大利海军最强大的战舰是战列舰。

在战争开始之前,四艘一战时期的旧战列舰被控制住并完全恢复了火力和重建。

他们分别是:卡沃尔孔戴、塞萨尔、多里亚和杜里奥。

他们装备了新的大炮,新的发动机,新的上层建筑,新的损害控制和火控系统,以及可以用用弹射器发射侦察飞机。

完成后,他们比当时服役的几艘法国战列舰更有优势,但他们的火炮性能仍然落后于更大的英国战列舰。

意大利参战时,立托里奥级和维托里奥·维内托两艘3.5万吨新战列舰刚刚完工,第三艘罗姆战列舰于1943年完工,利托里奥级更是被高度评价为一个优秀的设计,它们算是在意大利设计和建造的最强大的战舰。

七艘战列舰中有六艘在战争中幸存下来,除了卡沃尔伯爵号外,其他都被盟军缴械投降了,当时,卡沃尔伯爵号正在维修,无法使用。

二站前,意大利总共建造了七艘重型巡洋舰,他们主武器装备的都是8门8英寸口径的大炮。

然而这些重型巡洋舰在海战中受到残酷的攻击,遭受了重大损失,其中五艘被击沉或摧毁。

另外两艘,戈里齐亚号和波尔扎诺号,在1943年9月意大利投降时已经严重损坏,正在修复,他们被德国军队俘获,后来被摧毁。

意大利国王维托里奥·埃马努埃莱三世,这位身材矮小的国王是意大利军队名义上的总司令。

然而,自从20世纪20年代早期允许墨大爷建立独裁政权以来,维托里奥·埃马努埃莱三世在他自己的王国里只不过是一个无能的傀儡。

国王只有名义上的权力,对军事事务几乎没有控制。

第二次世界大站期间,意大利海军和其他武装力量的实际控制者是墨大爷。

他被国王允许在意大利建立独裁政权,这个职位使他能够在所有军事问题上行使决定权力。

墨大爷曾打算将自己的海军用于对英国和法国海军的攻击行动。

在意大利于1940年6月参战后不到一个月,法国的崩溃消除了来自法国海军的所有威胁,那么现在敌人只剩下一个,这就是英国皇家海军了。

当时的大英帝国,包括地中海战区,只受到分散的英国海军力量保护。

但是尽管如此,意大利海军从未能够有效地威胁和挑战英国军队。

1940年07月09日,英国与意大利海军之间爆发斯蒂洛角遭遇海战,在1940年,马耳他岛的英国陆军很少,几乎没有空军,海军的实力也较弱,岛上也缺乏高射炮等防控设备。

意大利海空军攻击一支由马耳他岛英军转运的实力很弱的英国舰队护送的运输船队,结果英国舰船毫发无损,而意大利海军却有1艘战列舰、2艘巡洋舰被击中。

1940年11月11日,英国海军出动以“光辉”号航母为主的编队袭击了意大利驻塔兰托的意大利海军,造成 1艘战列舰被击沉, 3艘战列舰和1艘巡洋舰、1艘驱逐舰被重创。

在此次奇袭中,意大利海军主力舰只几乎损失了一半,可谓元气大伤。这次海战,充分表明了马耳他岛的威胁。

然而,墨索里尼却还没有意识到夺取马耳他岛的必要性,当然这对于在北非作战的德军来说更是灾难性的。

英国海军经过了一年多的战斗,有效的对了抗意大利和德国的军队。

然而英军的胜利还是靠一些意大利没有的武器和装备获取的,比如雷达和航空母舰上的海军空军力量,这些装备对英军来说是最大的价值,但意军则是两眼一抹黑。

经过几次海战,意大利发现他们无法对付英国海军。

最后,意大利海军的存在转换成其他用途,用来牵制盟军其他地方急需的英国海军部队。

虽然这不是墨大爷计划中的意大利海军目标,但海军舰队仍然存在的现实却达到了它的新用途。英国不得不在该地区始终必须保持足够的海上力量,以防意大利人随时用他们的海军搞一次突袭。

二战意大利自始至终都没有一艘航母服役,对于制海空权更加重要的二战来说,这是致命的。唯一的鹫座号航母建造接近完工的时候,意大利投降了。

不管怎么说从1940年6月到1943年9月,意大利皇家海军在每一次战斗中至少都表现得英勇无畏。

他们遭受重创,但也给英国海军造成了不小损失。

当意大利宣布向盟军投降时,海军舰队奉命出击,向英国的马耳他岛进发。

意大利人试图使他们的德国盟友相信,这支舰队正在向盟军的登陆部队发起进攻。

但德军怀疑有诈,组织了一次对意大利空军中队的空袭。

在大批意大利舰队从拉斯佩齐亚出发后,遭到了德国空军的空袭。

海军上将贝加米尼的旗舰“罗马”号被无线电控制的滑翔机炸弹击中,被炸成两半,随后沉没,造成重大人员伤亡。

意大利号战列舰也被击中,但损坏不严重,它继续前进。维托里奥·维内托号完好无损。

第二支意大利舰队,包括安德里亚·多利亚和卡奥·杜里奥战舰,从意大利南部塔兰托的大型海军基地出发。

这支舰队平安无事地到达了马耳他。朱里奥·塞萨尔号战列舰和一名看守船员停泊在波兰,遇到一些困难后离开,也安全抵达马耳他。

最后一艘战列舰“卡沃尔孔蒂”号仍在修理中,动弹不得,无法逃跑,最终被德国军队俘虏。

对于意大利皇家海军来说,此时战争基本上已经结束了,意大利最终作为协约国重新加入了战争。

奇葩的意大利还是干了不少牛啤事儿的,比如海军里的达芬奇号。

古里奥贝尔纳迪斯是意大利战争期间最有名气也是最重要的潜艇设计师,负责意大利多型潜艇的设计建造工作,其中就包括最为强大的6艘“马可尼”级潜艇,其中“莱昂纳多达芬奇”号是第三艘。

潜艇设计定位于地中海地区进行作战的大型舰队潜艇。

单壳体,最大下潜深度为90米。

该艇于1938年9月19日在意大利蒙法尔科内的“亚德里亚海联合造船厂”开工建造,1939年9月16日下水。

该艇建成后,在地中海地区进行了几个月的测试。

1940年8月潜艇被部署到意大利在法国波尔多地区的海军潜水艇基地。

这个基地归意大利海军拥有,专门放置可以前出大西洋作战的潜艇。

意大利潜艇的任务是在葡萄牙里斯本南部海域的大西洋巡航。

和当时德国海军的水面作战不同,意大利海军要求潜艇在遇到敌舰时,必须在水下进行作战。

早期的鱼雷在发射的时候需要将鱼雷发射管淹没在水中发射,如果有需要,潜艇也可以浮在水面发射鱼雷。

更长的潜望镜对于时刻都要水下战斗的潜艇来说尤为重要,因此和同时期的德国潜艇相比,意大利潜艇的指挥塔体积更大。

由于德国潜艇更多的是在水面打击目标,所以为了减少被发现的概率,潜艇的外形要求尽量简洁低矮,这样在水面上的投影能做到最小。

这就意味着和当时的德国相比,意大利潜艇的外形和体积更为庞大。

意大利海军要求潜艇在水下进攻的作战原则的关键在于隐蔽和攻击的突然性,所以并不讲究潜艇在接敌和撤退时的速度。

意大利潜艇的紧急下潜时间越长,它们在水面就越更容易遭到空中打击。

使用战术和结构设计上的差异,使得意大利潜艇和德国潜艇在性能上的差异性很大,导致两国潜艇很难在一起协调使用。

因此意大利的潜艇并没有参加德国潜艇的“狼群”作战,而是单独在里斯本至丑国东海岸以南的一条航线上进行作战。

为了适应大西洋的作战环境,意大利人在1941年至1942年为潜艇进行了一些改进:将指挥塔的尺寸缩小,以减少被发现的概率,潜望镜外套被降低,以减少船的外廓尺寸。

结果这些改进在使用上并不成功,因为新的改进使用了很多非标准化的零部件,这给维护保养人员造成了很大的麻烦,也直接对潜艇的航率产生了影响。

当时德国的不同造船厂所建造的同级潜艇都要求零件能够通用,不同级的潜艇在设计的时候,也和已经服役的潜艇尽量做到零部件通用。

而意大利潜艇由于工艺上的标准化程度不高,同级但不同造船厂生产的潜艇都很难做到零件通用,而且各级潜艇数量也不多,所以意大利潜艇部队的维护难度和成本一直居高不下。

时任意大利海军特种潜艇部队司令的瓦莱里奥·博尔盖塞作为潜艇特种作战的倡导者和领导者,为潜艇攻击提出了很多大胆的计划。

其中一个就是利用袖珍潜艇和蛙人攻击纽约港,然后袖珍潜艇顺着哈德逊河逆流直上沿途攻击尽可能多的船只。

“莱昂纳多达芬奇号潜艇被选为这个任务的运载舰,它在波尔多的意大利海军潜艇基地进行改装,拆除了甲板上的火炮,然后在前甲板安装了一个夹具,将cA-2型袖珍潜艇固定在前甲板上,携带它穿越大西洋。

袖珍潜艇从意大利用铁路运送而来,并于1942年底开始测试。

博尔盖塞认为这种攻击将对丑国人产生极大的心理震撼,从本质上来说,更接近于一种心理战。

但是cA-2型袖珍潜艇的性能并不能达到预期效果,需要进行设计上的修改,所以“莱昂纳多达芬奇”号放弃了此项任务。

在纽约袭击方案进行修改的时候,“莱昂纳多达芬奇”号继续它的战斗巡航。

它在非洲至美洲辽阔的大西洋海域进行了11次战斗巡航,还有一次进入了印度洋。

和以往意大利海军习惯“独狼”式行动不同的是,这些行动并不是“莱昂纳多达芬奇”号单独完成的,在巡航中它和意大利潜艇“塔佐利”号和“芬奇”号合作,击沉了一些盟国的船只。

莱昂纳多达芬奇”号在进入大西洋巡航之前,重新安装了拆除的甲板炮,1942年11月1日,它用火炮攻击了一艘荷兰商船(4780吨),商船燃起了大火后沉没。

1943年3月14日,“莱昂纳多达芬奇”号在西非海岸击沉了已经被征召用于军事运输的加拿大游轮“加拿大皇后”号(吨)。

但潜艇上的意大利指挥官并不知道这艘船上当时运载的都是难民和意大利战俘。

船上共有1800余人,有392人在这次攻击中死亡,有一半是意大利人。

随后“莱昂纳多达芬奇”号绕过好望角进入了印度洋海域,在南非东海岸它又击沉了3艘船。

5月22日,潜艇向基地发了一份电报表明它正在返回基地,这条信息被一直进行无线电监听的英国人拦截,并且确定了潜艇的准确位置。

英国人立刻从附近的护航编队抽调两艘军舰积极”号驱逐舰和“尼斯”号护卫舰,专门去围捕这艘归途中的意大利潜艇。

5月24日,两艘英国军舰发现了“莱昂纳多达芬奇”号。

意大利人并不知道这两艘英国军舰专程为它而来,以为躲藏在水底就可以蒙混过关,结果英国人对潜艇进行了密集的深水炸弹攻击。

“莱昂纳多达芬奇”号被击沉,艇上没有幸存者。

莱昂纳多达芬奇”号的艇长海军少校吉安弗朗科加萨纳普里亚洛吉亚在第二次世界大站中的战绩总计为吨,超过了除德国以外任何潜艇指挥官的纪录。

意大利海军中,奇葩的袖珍潜艇部队绝对是耀眼的明星。

1941年12月18日第10快艇支队的6名突击队员驾驶3条“猪”式袖珍潜艇潜入戒备森严的亚历山大港,一举炸沉英国战列舰伊丽莎白女王号和刚勇号,其勇气和技术无可挑剔。

但就意大利海军本身来说,对猪其实并不是很满意。

因为猪的原始设计来自一站时期,与其说是袖珍潜艇,不如直接称为人操鱼雷。

因为过于简陋,所以自主执行任务能力很差。

并且乘员完成任务后基本无法返回,虽然不是自杀攻击其实跟自杀攻击也没多大区别(仍有突击队员完成袭击后游水上岸后辗转回国)。

因此意大利海军认为他们需要一种更为完善的袖珍潜艇。

1938年,意大利卡普罗尼公司在严格保密下为海军建造了两艘袖珍潜艇,这种潜艇被称为cA级。

该级潜艇乘员2人,全长10米,排水量约13.5吨,装有60马力柴油机和25马力电动机各一台,水面航速为6.5节,水下为5节。

潜航深度55米,以3节航速航行时可在水下行驶105公里,潜艇的武器为舷外发射架挂装的两条450毫米鱼雷。

虽然cA级潜艇和一辆公共汽车的大小重量差不多,但毕竟是五脏俱全有个潜艇的样子,比猪可完善太多了。

意大利海军对其颇具厚望,除了袖珍潜艇传统的穿透突袭之外,还希望能用它承担近海巡逻、港口反潜的任务。

但是拖到海上试航后,却令意大利海军大失所望,实验证明cA1和cA2基本上没有任何独立巡航的可能。

首先这种潜艇过轻了,在潜望镜深度的时候,哪怕是很小的海况也会使船摇摆不定;其次是地中海的海水过于通透,在近海海底爬行的小潜艇被从空中和水面看了个一清二楚。

战争开始后,意大利海军仍没有给cA1和cA2找到合适的用途,这两艘艇大多数时间被用作港内反潜。

1941年,由于受到德国海军的压力,意大利海军决定还是把两艘cA级利用起来,计划用母艇将cA级带到敌方重要港口附近,然后借助夜暗潜入港内放置炸药发动袭击。

第10快艇支队指挥官瓦莱里奥·博尔盖塞亲王为cA级设定了两个可能的袭击目标,一是塞拉利昂弗里敦的英国舰队基地,另一个则是丑国东海岸港口。

但是后来发现英国基地的防御体系没有渗透的可能,于是cA1的出击计划被放弃了。

另一方面,对美国东海岸的袭击计划却稳步进行。一艘袖珍艇能造成的物质破坏微乎其微,而心理上的打击却很可观,因此意大利人决定玩票大的,把目标设定为纽约。

1942年,cA2被铁路运输到波尔多接受改装试验,同时选定了马可尼级潜艇达芬奇号作为袖珍潜艇的母艇。

达芬奇号拆除了甲板炮,在原有位置安装了一个防护座圈和夹具,能将cA2固定于其中。

海上试验表明达芬奇号能够从水下释放cA2,而上浮后也能回收cA2,重新将其装入座圈。

这一点是为了避免被看做纯粹的自杀任务,产生政治上的负面影响。

这个防护座圈和cA2被环抱于其中的造型,很快达芬奇号就得到了袋鼠的绰号,而cA2也被称为袋鼠崽。

为完成破坏任务,cA2也要进行大量的改造。

该艇的指挥塔、潜望镜、舷外鱼雷、柴油机都被去掉,在上层建筑中增加了内置弹药架,船体内加装了潜水转换舱和底部舱门,乘员可通过这个舱门从母艇的火炮通道舱口进入cA2。

改装后的cA2排水量减少到12吨,水下航速提高到6节,以2节速度航行时航程为129公里,乘员增加到3人。

此后按这个标准又建造了cA3和cA4,这两艘被称为cA级第二批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