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柳晋元,就不得不提起他“诗剑双绝”的名号。
稷下学宫的柳晋元不仅文采斐然,同时修为卓绝,一手飞剑出神入化。
他是大儒孟谦寻的亲传弟子,与他的老师一样,柳晋元同样也深耕诗道,曾留下无数惊才艳艳的诗篇。
数年前,在诗道、剑道上皆陷入瓶颈桎梏的柳晋元毅然决然地踏着飞剑离开了稷下学宫,说是要踏遍山河路,阅尽人间沧桑,不突破,不归还。
柳晋元辗转大江南北,一壶酒、一把剑。
他一路上行侠仗义,为民除害。他见惯了民间疾苦,看着黎民苍生在水声火热之中挣扎。他去到残酷的战场之上,看着那些为了守护亲人、挚友抛头颅洒热血的英勇青年。他甚至隐姓埋名,去到某个小国考取了功名,试图励精图治,看看能不能做出些许改变。
他成功过,他也失败过。
他因壮丽河山而纵情豪饮过,也因百姓疾苦而愤然拔剑过。
最终,他踏出了那一步,突破了桎梏,却发现自己并不能拯救苍生。
柳晋元开始将如何拯救苍生当成自己毕生的课题,虽然这个课题很可能并没有答案……
兜兜转转,他最终还是回到了稷下学宫。
“老师呢?”
他从学宫中并没有感受到老师的气息。
在稷下学宫,几位宫主没有必要隐藏自己的气息。
“柳兄,你有所不知,”与柳晋元有过数面之缘的学宫学子向他解释道,“前不久有一首劝酒诗流传到了学宫的‘诗林’之中,孟宫主在看过那首诗之后一言不发,直接踏着他的苍生笔离开了学宫,说是要去大胤白帝城寻找那首诗的作者。”
“哦?”
柳晋元暗暗吃惊,自己的老师对于诗词向来眼光极高,究竟是什么样的诗作,能让他安耐不住性子,直接离开了学宫?
他这段日子以来一直在赶路,所以对于这些传闻并不知晓,如今听说自己的那个“诗圣”老师因为读到了一首诗,便急匆匆地离开了稷下学宫,这倒是让他来了兴致。
“这位兄台,你可知道那是一首什么样的诗吗?”
“当然知道,”那人毫不犹豫地答道,“那首劝酒诗如今仍旧飘扬在诗林之中,诗林里的其他诗词换了一茬又一茬,比起那首诗来,总是显得黯然失色。学宫弟子,即使是并不钻研诗道的,也能将那首诗倒背如流。”
说着,那名学子便将那首诗从头到尾背了一遍。
背诵诗词的间隙,柳晋元一次又一次地赞叹出声,眼里的惊异难以掩藏。
“好诗!如此逍遥狂生,真想亲眼见一见啊!”
柳晋元同样嗜酒如命,时常边饮酒边提剑杀人行侠仗义,一边饮酒一边吟诗作赋也是常有的事情。于是在行走江湖之际,还在那些凡人口中留下了一个“酒剑仙”的美名。
那句“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当真是戳在了他的心头。
“兄台你一直称这诗为‘那首劝酒诗’,这种定当名留青史的旷世之作难道就没有一个属于它的名字吗?”
“这……”这个问题倒是让那名学子犯了难,“诗林之中这首诗确实是没有标题,据说是诗人当时就没有为它提名,所以我们也只有称其为‘劝酒诗’了……”
闻言,柳晋元一阵扼腕叹息。
如此惊世名作竟然没有留下一个匹配它的名字,当属一大憾事啊……
他刚刚如此想道,一道洪亮的声音却是突然自天边响起:“现在这首诗已经有了属于它的名字了,就叫‘将进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