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车缓慢地驶进哈尔滨站,站台上有满洲国兵和日本兵站岗,在出站口对每个乘客都做了搜身检查,认为没有问题的才可放行,特别对壮年男子还要查看右手食指。
柴家木打扮成一个小学生,肩上挎着书包,一旦问及,会说因为战火家人离散,流浪至此找寻家人。
当他来到站前广场上,漫不经心地徘徊着,猛然间他看到一个人影是那么熟悉,定睛看去,心里马上明白了,原来是她。
做过多次秘密通讯员的柴家木,到了一处地点首先是熟悉地形,他悄然绕到她的身后,小声说,”不要再躲了,我都看到了。”
苏丽丽回过身来,看到了柴家木,脸唰地红了,”没想到还是被你发现了!”
”啥也别说了,咱先弄点吃的,”柴家木说。
”我带了干粮,”苏丽丽说。
”我也带了,”柴家木又说,”咱得弄点热乎的粥喝,不然肚子会受不了的。”
”好吧!”苏丽丽乖顺地答道。
”虽然柴家木年龄不大,还是很懂得人的心理的,他没有过多埋怨苏丽丽的任性,说了一些心疼的话后就不再说什么了。
他们带了一点盘缠,解决吃饭问题是够用的,况且联络上了组织,就更不用愁了。
天渐渐黑了,他们找了一处大车店住下,以便好好休息一下疲惫的身体,夜里他们睡得很香,几乎一觉到天明。
这里的街面上人来人往,车水马龙,一派平和的样子,好像一点也感觉不到几千公里之外正在发生着战乱。
这次柴家木的接头人是个小学——仁义学堂的莫先生,年龄四十岁左右,戴一副眼镜,他通过路人打听到了那所学堂的位置,就顺着人给出方向找了过去。
在仁义学堂大门外,柴家木和苏丽丽停下脚步,确定了就是那个学堂后走开。按照临行前的嘱咐,接头分两个时间段,中午十一点和午后四点左右,他们转到别处打发时间,约摸时间差不多了,又绕回学堂。
中午放学了,学生们从学堂的大门出来四散回家,不一会儿,有个中年模样的先生款步走了出来,柴家木上前,”先生,这个学堂收学生吗?”
”让你的家长到学堂问一下,”那个先生回。
”我不是本地的,父母都不在了,”柴家木说。
”那这事就不好办了,”那个先生用手拍了一下柴家木的肩膀,”你还是回去吧!”
而这句话的意思是:那你跟我来吧!
那个先生走了,柴家木装作失望的样子站立了片刻,然后顺着先生去的方向跟了过去。
他们来到一个胡同,先生放慢脚步,在一个平房前推开房门,示意柴家木他们也进来。来到屋里,”两位学生,这边坐,”先生手指客厅的椅子说。
柴家木脱下布鞋,跟先生要了剪刀,割断鞋地纳的线,又撕开鞋底,取出一封信交给先生,接了信他拆开来看,然后拿出纸来用钢笔写了几行字,叠好后又递给柴家木,柴家木把它放回鞋底夹层,用随身带好的线绳和针又缝上了。”先生,我们就此告别吧!”柴家木说。
”好了,任务要紧我不留了,”先生说,”路上小心!”
重新来到街上,他们手牵手一同到江边溜达,目的是打发时间,转了一气,他们奔火车站而去,买了返程的车票,等在候车室里。
闲下来后,柴家木拿出本子在上面画画,不一会儿,江边的景色就让他用粗线条勾勒出来,尽管手法不高,还是能让人感到是很美的,而苏丽丽凑在旁边目不转睛地看着。
正在他们聚精会神地画着画的时候,外面有响亮的口哨声,接下来就是混杂的军人脚下皮靴踏击地面的咵咵声,顷刻间,一对宪兵冲进候车室,对所有候车室里的人挨个搜查,不一会儿来到柴家木他们待的地方,就听一个宪兵喊到,”就是他,抓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