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后语重心长,一字一句,满含关切地吩咐道:“你亲自送昭王出宫,一路上务必多加留意,千万莫要出了任何岔子。”
掌事姑姑面容恭敬,身姿微屈,垂首应道:“奴婢省的,定当竭尽全力,不负娘娘所托。”
掌事姑姑与覃芊落并肩沿着蜿蜒曲折的青石小道徐徐前行。
小道旁,精致华美的宫灯一盏接一盏陆续亮起,橘黄色的光晕在微风中轻轻摇曳,似是在诉说着宫中的悠悠往事。
灯光柔和地洒在两人身上,将她们的影子拉得修长,时而交叠,时而分离。
沿途偶尔有巡逻的侍卫整齐路过,脚步声沉稳有力,见到她们,纷纷单膝跪地,行礼避让。
待两人走过,才又起身,继续履行职责。
不多时,巍峨高耸的宫门便映入眼帘。厚重的朱漆大门敞开着,在夜色中散发着古朴而庄重的气息。
门旁的石狮子威风凛凛,张牙舞爪,虽历经岁月沧桑,却依旧不减当年的威严,默默守护着这皇宫的入口。
覃芊落刚踏出宫门,一道熟悉且令她魂牵梦绕的身影瞬间撞入眼帘,令她呼吸一滞,心跳陡然加快。
苏锦韵身着一袭月白色罗裙,裙摆绣着细腻繁复、栩栩如生的兰花图案,每一针每一线都倾注了绣娘的心血。
丝线在黯淡的夜色下闪烁着微光,恰似点点繁星,又仿若隐匿在暗处的幽幽暗香,若有若无,撩人心弦。
微风轻柔拂过,裙角如灵动的蝴蝶,轻轻飘动。
她仿若一朵绽放在夜幕下的青莲,冰清玉洁、超凡脱俗,不沾染一丝尘世的烟火气。
她静静地站在宫门外的石狮子旁,一头如瀑的乌发柔顺地垂落在纤细的后背。
几缕碎发被微风调皮地撩起,肆意地贴在白皙如玉的脸颊边,为她原本清冷的面容添了几分柔和与灵动。
她的双眸如幽潭,深邃而迷人,饱含着无尽的温柔与期待。
自始至终都紧紧凝视着宫门的方向,眼中的深情仿佛要将这浓稠的夜色融化。
她的身姿笔挺而优雅,在夜色的衬托下,宛如一幅绝美的画卷,让人移不开眼。
覃芊落一瞧见苏锦韵,原本就明亮的眼眸瞬间焕发出璀璨夺目的光芒。
恰似夜空中最耀眼、最炽热的星辰,能照亮世间所有的黑暗角落。
嘴角不受控制地高高扬起,露出一抹如春日暖阳般明媚灿烂的笑容。
那笑容极具感染力,仿若一束光,能驱散世间所有的阴霾与寒冷。
她的心瞬间被汹涌澎湃的喜悦填满,迫不及待地加快脚步。
像一只欢快的小鹿,步伐轻盈、雀跃,蹦蹦跳跳地扑进了苏锦韵的怀里。
她双臂用力,紧紧地环抱住苏锦韵的腰肢,将脸深埋在她的肩头。
像是抱住了全世界,又似在汲取着独属于苏锦韵的温暖、力量与安心。
苏锦韵原本周身萦绕着的清冷气息,在覃芊落扑入怀中的刹那。
如同冰雪遇到了炽热的暖阳,瞬间消散得无影无踪,取而代之的是无尽的温柔与宠溺。
她修长而白皙的双臂轻轻抬起,缓缓环住覃芊落,动作轻柔却又充满力量。
像是在拥抱着世间最稀世、最珍贵,不容有丝毫损伤的宝物。
随后,她微微抬手,葱白般的手指如春日里最轻柔、最和煦的微风,带着丝丝眷恋与疼惜。
轻轻点了点覃芊落的小鼻子,声音轻柔得如同夜空中潺潺流淌的月光,每一个字都饱含着无尽的关切与疼爱。
“芊落饿不饿?今天我家芊落可累坏了。”
覃芊落微微皱了皱小鼻子,小巧的鼻尖轻轻颤动,那模样恰似一只可爱至极的小兔子,满是娇憨与纯真。
她像个撒娇的孩童一般,在苏锦韵的颈窝处亲昵地蹭来蹭去。
那里有着苏锦韵独有的淡雅香气,清新、迷人又安心,让她仿若置身于最温暖的港湾。
蹭了好一会儿,她才恋恋不舍地仰起头,脸上依旧挂着甜甜的笑容,那笑容里满是依赖与眷恋。
软糯糯地开口:“苏姐姐,我在宫里用了膳,不累的,就是……就是想苏姐姐了。”
苏锦韵听到这一句软乎乎的想苏姐姐了,心中的那点不满瞬间消散。
抱着覃芊落就上了马车,离开的宫门外。
覃芊落被抱上马车时还有些迷糊,不过也没放开苏锦韵的脖子,任由苏锦韵抱着她。
红烛跳跃着暖橙色的火焰,光晕在窗棂上晕染出如梦似幻的图案,仿佛在低声诉说着这场即将到来的盛大喜事。
不知不觉间,便迎来了苏锦韵与覃芊落结亲的良辰吉日。
此前,在一处静谧的庭院中,月色如水,洒在二人身上。
苏锦韵轻轻握住覃芊落的手,二人相视一笑,随后促膝长谈,经过一番甜蜜商议,决定由苏锦韵亲自前来迎接覃芊落。
而后共乘花轿,身着同样明艳动人的凤冠霞帔,向世人昭告她们矢志不渝的爱意。
百姓们直到今日才惊悉,一向神秘低调、行事洒脱的锦瑞昭王竟要与一位女子喜结连理。
而这位女子,正是在朝堂上雷厉风行、执掌大权的当朝右丞相苏锦韵。
消息一经传开,街头巷尾瞬间热闹得炸开了锅。
街头的小贩停下了手中的吆喝,茶馆里的说书先生也没了听众,众人纷纷交头接耳。
在传统世俗的眼光里,两个女子结亲之事终究太过惊世骇俗,一时间,茶楼酒肆、街头巷尾,到处都弥漫着窃窃私语。
一些守旧之人,忍不住在无人的阴暗角落,压低声音,酸言酸语,表达着自己的不解与不满。
有人皱着眉头,小声嘀咕:“这成何体统,从古至今哪有这样的事。”
然而,这些微末的杂音,很快就被淹没在百姓们对二人的拥护声浪之中。
这些年,锦瑞昭王深入民间,访疾苦、兴水利、抗灾荒。
在灾年时,她亲自开设粥棚,为饥民施粥,不顾自己身份,奔波忙碌在救助一线。
苏锦韵,在朝堂上公正断案、推行利民新政,平日里也是一心为民,公正廉明,所作所为,无不令人动容。
百姓从心底里爱戴这二人,但凡听闻有人胆敢辱骂她们。
定会毫不犹豫地挺身而出,撸起袖子,涨红了脸,据理力争,予以制止。
曾有个好事者在街头说了几句不当言论,瞬间就被周围的百姓围得水泄不通,众人你一言我一语,说得那人灰溜溜地跑了。
结亲当日,晴空澄澈,日光倾城,恰似这对佳人纯粹而炽热的爱情。
天还未大亮,天边才泛起鱼肚白,覃芊落便被侍女轻柔唤醒,开始了一系列繁琐而庄重的婚前准备。
净面洁身,温热的清水拂过面庞,洗去铅华,再由着侍女拿出雕花妆匣,精心地描眉画眼。
黛眉如远黛青山,眼眸似秋水含星。
点唇时,那鲜艳的口脂轻点在唇上,瞬间为她的面容添了几分娇艳。
这一套流程下来,覃芊落虽只需静静配合,却也感到疲惫不堪。
林若清站在一旁,静静地看着这一切。看着自家小女儿精心妆扮后的精致脸蛋。
眉眼间尽是与自己年轻时相似的明媚与娇俏,心中满是温柔与不舍。
她抬手,动作轻柔得仿佛在对待稀世珍宝,轻轻摸了摸覃芊落的脑袋,笑容里藏着欣慰与眷恋。
轻声呢喃:“时间过得可真快啊,娘的落儿,今日也要嫁人了。”
覃芊落端坐在古色古香的雕花铜镜前,暖黄的烛光轻轻摇曳,为她周身勾勒出一层柔和的光晕。
透过镜子,她望向站在身后满眼温柔的林若清,眼眸瞬间弯成了月牙,眼中闪烁着灵动的光芒。
笑意盈盈地说道:“娘,您就把心稳稳地放在肚子里吧!
哪怕今日我身披凤冠霞帔,欢欢喜喜地出了嫁。
往后的日子里,也依旧是您最贴心的小棉袄,永远都是您捧在手心里的宝贝女儿。
苏姐姐前几日还和我念叨呢,她说要是您不嫌弃我们小两口平日里打打闹闹、嘻嘻哈哈的,扰了您清净。
我们就还住在家里,哪儿也不去,不去王府啦。”
林若清原本眼眶就因女儿即将出嫁微微泛红,听闻这话,眼中瞬间涌起惊喜与感动,眼眶也变得更湿润了。
她抬手,那手带着岁月的温度,轻轻拍了拍覃芊落的后背,嘴角噙着一抹温柔笑意。
佯作嗔怪道:“傻孩子,娘怎么会嫌弃你们呢。锦韵那丫头,看着沉稳,实则心里也藏着不少孩子气。
她要是真愿意,你们就安心住下。家里热热闹闹的,进进出出都能听到你们的欢声笑语,才更有烟火气,也更像个家啊。
再说了,娘还能天天看到我的宝贝女儿,心里别提多高兴了。”
覃芊落乖巧地点点头,发髻上的发饰轻轻晃动,发出清脆声响,脆生生地应了声“好”。
待那凤冠稳稳戴上,她身姿轻盈地起身,莲步轻移,转身面向林若清,神色庄重,双手交叠于身前,缓缓屈膝。
郑重其事地行了一个大礼,凤冠上的珠翠随着动作轻轻晃动,发出细碎悦耳的声音。
她微微低头,声音中带着几分感动与诚挚,说道:“娘,女儿知道,这桩婚事能成,全靠您的理解与成全。
您给予我的支持,是我这辈子最珍贵的礼物。
您从来都尊重我的心意,支持我的选择,从不因世俗的眼光而阻拦我追求自己的幸福。
女儿真心感谢您应允我与苏姐姐结亲,让女儿能够得偿所愿,往后定当好好孝顺您,让您享尽天伦之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