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泡书吧小说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虽说古代没有手机等通讯工具,但县城的大户人家消息依然很灵通。

余县丞全族被抓这事儿不到一个时辰的时间就在士绅间传遍了。

托人来县衙打探的人不下二十波。

张平安和绿豆眼、华万里以及卢县令的师爷一起整理案卷,直忙到午时才歇下来。

六百多人的卷宗还是挺耗时耗力的。

大夏虽只剩半壁江山,但王法仍在,一下子斩600多人不是小事,算大案要案了。

一切流程该走的还是得走完,不然容易落人口实,县衙也会失去公信力。

孔子曾曰“民无信不立”,就是这个道理。

张平安是想以后在慈县大展拳脚的,当然不会偷这个懒。

“诸位辛苦了,现下卷宗也整理得差不多了,卢师爷,剩下的就麻烦你了,我和华师爷、葛师爷先回驿馆歇息”,张平安道。

卢师爷是卢县令的族人,读过好些年的书,不过连秀才都没中,但为人精明圆滑,做事有分寸,是卢县令的得力帮手。

等卢县令卸任后,他是要跟着卢县令一起回老家的,对张平安没什么威胁,所以他待此人也十分客气。

“不敢,不敢,这是小的份内之职”,卢师爷连连拱手道。

等张平安带着华万里和绿豆眼回驿馆吃饭的时候,发现连驿馆的人都知道了余县丞下大狱的事。

这时候普通老百姓没这么多娱乐,一丁点风吹草动的事都能一传十、十传百。

张老二和徐氏看儿子做事这么拼,有些担心,嘱咐道:“儿子,熬夜伤身啊,以后可不能再这么干了!”

边说边嘱咐张平安喝汤,这次喝的不是鸡汤了,而是海边人常喝的墨鱼汤,闻着很鲜,一点也不油腻。

看儿子盯着墨鱼汤没动筷,徐氏解释道:“这慈县啊,鸡比鱼贵,贵就算了,主要鸡养的也不好,我听驿馆的人说他们这边经常喝墨鱼汤,不仅能补充气血,而且温和不上火,特别适合用于调理身体和增强体质,一直炖鸡也吃腻了,我就想着换个花样试试,在汤里面还放了莲藕和生姜一起炖煮,你尝尝味道怎么样?”

说完一脸期待的看着张平安。

接着想到什么,笑着招呼华万里和绿豆眼:“你俩也尝尝,是我亲手熬的,爱喝的话我明天接着给你们炖,你们公务繁忙,陪着平安一起熬夜,实在是太辛苦了!”

张平安熬了一宿,白天又忙了半天,有些疲惫,按了按额角和鼻梁后好了许多,闻言笑道:“我还没喝过墨鱼汤呢,那我得试试!”

说完舀了一勺,咽下去后不由眼前一亮,“这墨鱼汤味道还挺不错,肉也软烂,还没刺,以后炖汤的话就炖墨鱼汤吧!”

华万里虽家境一般,但临安离海也不远,他是喝过墨鱼汤的,绿豆眼家里是皇商巨富,更不必说,什么山珍海味没吃过,不过此时两人感受到徐氏的心意,都十分捧场,一边夸赞一边道谢。

等几人睡醒时,已是黄昏时分,天边只剩一缕残阳。

待张平安洗漱好后,钱攸宜才道:“下午你在休息,就没打扰你,在你睡着这段时间,来了不少人拜访,县城排得上名号的应该都来了,有二十几家,全都备了厚礼,我列了个单子,你看一下。”

“哟,这些人下血本了”,张平安看了看后笑道。

钱攸宜不屑道:“这些人都精的很,本就不必和他们客气,惯会看人下菜碟的,前几日,你一个新任知县上门拜访,他们还不冷不热的,想拿应付卢县令的那招对付你,如今看你来了这么一招狠的,杀鸡儆猴,可不得备份厚礼上门请罪!”

张平安看得明白:“不用和他们置气,墙头草罢了,后面还有用得上他们的时候,姑且先放他们一马,别逼急了!”

“嗯”,钱攸宜点头,然后问道:“那这几千两银子是在本县置办些田产还是?”

“我正准备和你说呢,暂时我不准备置产,除去他们送的这几千两银子之外,等余县丞的案子结束,我应该还能再分到十万两左右,郭嘉,葛笠和华万里虽说是过来帮我忙的,我也不能亏待人家,得从这十万两里面抽出一万五千两分给他们三人,剩余的这笔巨款以后我有大用,什么也没有现银来得灵活方便”,张平安慢慢分析着。

钱攸宜表情平静,点头道:“行,我知道了,你做事一向有分寸,我不会干涉你。”

说完提醒了一句:“这两日你记得抽空给四哥去封信,他在象山,地理位置和慈县很像,离咱们这里也不算太远,以后估计你们还有很多守望相助的时候,父亲慢慢老了,以后家里还是得靠几个哥哥的。”

“明白,待会儿我就让人送信”,张平安道。

又有些感叹:“不知道四哥在象山交接的如何了?”

钱攸宜闻言却一点儿也不担心,淡然道:“我这个四哥虽说是几个哥哥中读书最差的,但天生一副七窍玲珑心,生了八百个心眼子,心也是最狠的,打小其他几个哥哥就玩不过他,好在家里家风一向清正,这才没出现兄弟间互相倾轧的情况,象山就是刀山火海,他也得给他拿下了!”

说完顿了顿,笑了一声,“他们那儿的士绅可没慈县的有福气,就我四哥的行事做派,不到两年都得给他们搜刮干净了,不过四哥治理能力是有的,对于当地百姓来说倒是件好事!”

这话张平安没傻乎乎地去接,毕竟是亲兄妹,兄妹间的事情还轮不到他来点评。

时间一晃,到了第二日。

郭嘉动作很快,下午申时不到,便骑着快马赶回了,带回了刑部公文。

同行的还有钱家人,张平安认识,是他的一个姐夫,娶的是钱家的庶女。

此人本身也是大家族庶子出身,这门亲事倒算是门当户对。

张平安心里明白,这是来拿银子的。

就算是岳父,帮忙办了事,也没有不分利的道理,何况钱家的女婿简直不要太多。

今日上半晌张平安已经和卢县令达成了一致,这百万余两银子,钱家拿六成,他和卢县令各拿一成,朝廷那里一成,其余人等按功劳大小分最后的一成。

余家还有不少地和船,都可以充作官产,盈利用来修桥铺路,抚恤老弱,如此,百姓也得到了实惠,更没人在意余家的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