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泡书吧小说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泡书吧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三塑强汉 > 第393章 是否预言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且不说护民军有没有那么多的兵马,要镇守大汉东、北、西三个方向,还要兵分数路,讨徐州、征江南、取益州、复西域……

仅仅是作战时间,成公子也完不成他的“洛水之誓”。

更何况,如果多征兵马,四处用兵,必然掏空青州这些年来积累的家底,无法援助北方其他州不说,还会让大汉北方重新回到民不聊生的境地。

不知为什么,三公九卿一念及此,本应偷偷地幸灾乐祸的他们,此时却没有一点幸灾乐祸的心情,反而在内心中为蔡成担忧起来。

他们不知道为什么会产生如此情绪,难道他们不应该等着看蔡成誓言落空的笑话吗?

在大汉,誓言可是极重要的。

一旦誓言落空,声望大跌不说,还会沦为未来数十年、上百年的笑谈,而修史者更会第一时间记于史册。

三公九卿都在拼命喝茶、吃果干、吃肉干,借此让自己冷静下来。

他们想知道,自己为什么会有为蔡成担忧的心绪。

他们不应该等着看笑话吗?

经过重新思考,他们才慢慢理清头绪。

成公子所述说大汉的态势,第一项“国力”还好,似乎有青州、冀州撑着,大汉会越来越好,也越来越强。

说到第二项,味道就不对了。

结论就一个,大汉朝廷已经失去了对大汉疆域的掌控力。

当然,放弃西域是朝堂决断,可之所以放弃,不也是因为无力掌控吗?

虽然众臣内心有些排斥这个结论,可成公子所言皆为事实,不由得大家不信服。

当然,成公子顺带把群臣斥责了一番,也让大家有些羞恼和尴尬。

至于第三项民生,似乎只有推行新农体系,才能一改之前民不聊生之态势,否则大汉确实无法应对四起的民怨,对大汉各州郡的掌控也会越来越弱。

但第四项的最后三大隐患,听得群臣惊骇莫名。

不是简单的惊骇,而且是越想越可怕。

原来南方三州加益州割据并不可怕,疫情、大旱和小冰河期,才最可怕。

如果真是大汉人口因旱情、疫情、缺粮、战争等因素急剧减少,还能挡住北方的草原游牧民族疯狂南侵吗?

哪怕最终挡住了,大汉也必将元气大伤。

而他们这些士族在鲜卑的铁蹄下,又能保全多少?

一旦蔡成的预言真的出现,确实有亡国灭种之危。

这时群臣才知道,他们内心中的担忧是什么。

如果成公子所言皆为真,那他们真不能与成公子对抗,而是支持成公子,一起共渡危难,一起共保大汉安宁。

可话又说回来,如何保证成公子所言皆为真呢?

不仅仅是三公九卿,就连刘虞、黄琬这些人,也都把蔡成所言当成了“预言”。

预言虽然令人心生顾虑,可毕竟只是预言,不是现实。

在场所有人,都眉头紧锁,似乎每个人都有一肚子的问题。

比如成公子如何得知现在鲜卑正在攻打北匈奴?

比如“小冰河期”到底是怎么回事?

比如北方草原游牧民族真的会疯狂南侵吗?

……

率先开口的是刘虞。

“成公子,你刚刚所说,可是预言?”

“不,不是预言,而是现实。”蔡成郑重地回答道。

随之蔡成继续解释道:

“小冰河期已经来了。证据就是一年冷过一年。

“不要被青州、冀州粮食增产而蒙蔽。

“粮食增产,是因为农户得到了田地,农耕热情空前高涨。更是因为采用了如曲辕犁等一系列新农具。

“如果诸公愿意,这次陪陛下出巡之时,诸公便可以在三辅、凉州、并州等刚刚推行新农体系和使用新农具的地域调查一番,看看这几年,粮食是否在减产。

“而且中平元年北方大旱之后,连续五年,北方的雨水都不充沛,大旱随时会来。

“旱情,便是滋生蝗虫源头。

“天旱之时,土壤中的水分会降低至一成到两成,恰好适宜蝗虫产卵。而干旱导致植被减少,更会导致蝗虫大量产卵繁殖。

“而疫情并未完全退去,也是诸公都知道的现实。

“如果我大汉之民继续缺衣少食,不讲卫生,身体的抵抗力会进一步下降,疫情随时会再次爆发。”

众人面色凝重。

因为蔡成所说的事实,他们都知道。

一年冷过一年,他们早已感觉到了。

根本不用去三辅、凉州等地调查,司棣、兖州、豫州,不仅是粮食亩产连年下降,所有农作物的产量,皆是连年下降。

原来,他们以为是黄巾余党一直没有扑灭造成的,可今日蔡成一说,他们再仔细思考,发现,这与黄巾余党无关,反而是造成黄巾余党剿之不尽的本因。

至于为何土壤中水分下降,植被减少,会促进蝗虫产卵,他们不懂。

他们甚至连“植被”是什么都不知道。

可他们知道,这些年来,地里蝗虫确实是越来越多。

春耕之时,时常会从土壤中翻出白色的蝗虫卵。

“成公子,如何得知鲜卑正在进攻北匈奴?”

“是我往草原上派的探子回报的。为了把这一消息送回大汉,我派出的探子,目前已经死了将近三十人。”蔡成语气沉重。

派往草原的野草成员,都是他一手培养出来的孤儿。

他们活动于草原的每个角落,绘制舆图、收集情报。

如果可能,蔡成一个都舍不得让他们死。

可没有办法。

鲜卑进攻北匈奴后,北匈奴和鲜卑都封锁了边境,捉拿一切可疑之人。

无论是北匈奴,还是鲜卑,此时都担心大汉突然出兵,在他们的身后捅上一刀。

众人谁都没有想到,成公子竟然往草原上派出那么多的探子。

这不仅是深谋远虑,更有雄才大略在其中。

而只为“鲜卑进攻北匈奴,而且占上风”这种消息,就死了将近三十人,总觉得有些不值。

唯有郭全去过青州的“英烈园”,更知道蔡成爱护每个子民。

所以,他能够想到,死了近三十人,蔡成一定心如刀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