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没有说谎,他的事情太多了。哪怕他现在已经饿得前心贴后背,都没有时间回蔡府吃饭。
也因为他太忙,常常每天只吃一顿,所以按蔡母的吩咐,不管他何时回府,都会有准备好的干饭和菜肴。
不过,如此作为,不仅没有招来蔡家其他人的不满,而且两个姨娘也都非常支持。因为蔡正和蔡必,同样是经常黑夜才回家,也同样有如此待遇。
两个姨娘已经学会了用快织机纺纱和织布,而蔡母随时都在传授蔡妍和两个姨娘,如何管治纺织工坊。
当然,蔡母也是照本宣科,内容都是《纺织工坊管理手册》上的。
管氏已经同意蔡妍加入纺织工坊。
管哲当然知道,让蔡妍进纺织工坊,就是给蔡母打下手,保证日后可以接管纺织工坊的。
左伯看到蔡成到来,兴奋地告诉蔡成,最多半月后,纸张就可以量产,而且价格仅仅是蔡侯纸的一半。
只不过产量方面,目前还不能保证。人手太少了,左家的下人,已经全部加入其中。要大规模量产,当前的人手远远不够。
但现在也不能招募更多的人手,因为场地要等大工坊建造好之后,左家的场地太小;原材料也不够,也要等造纸工坊的原料车间建造好之后,才能大批量供应造纸原料;工艺还需要更深入的磨合。
左伯肯定地告诉蔡成,最多一月,工艺就会完全成熟,成本也会降低到蔡侯纸的一到两成。
但蔡成知道,即便达到蔡侯纸一到两成的成本,还是足够昂贵,无法让普通百姓随意购买。
但等造纸工坊建造完毕,蔡成会引进“流水生产线”的概念,再次大幅度降低成本。那时,左伯纸的售价大概能达到蔡侯纸售价的百之一二吧。
蔡成的最终目标是把成本降到蔡侯纸的千之一二。当然,要达到这一点,就必须制造造纸的机械。
这些机械都是木制,只需要少量的铁制零件,蔡成也有完整的图纸和制作方法,可现在却无法制作。
所有的工匠,都在赶制曲辕犁呢。
如果不在开春前赶制出足够的曲辕犁,必然会影响整个东莱的春耕,那损失可就太大了。
东莱的工匠太少了。
当前蔡立已经派人去其他各郡招募,起码要等上元节后,才能陆续进入东莱。
第二天一早,蔡成匆匆吃完饭,就直接去了大工坊的建造工地。
建造大工坊的匠人,年节都不能回家了。因为郡府下令,必须要抓紧一切时间建造大工坊。
整个大工坊,可不仅仅是几间茅屋。
大型茅屋,是作为工作间的。小号茅屋,是给农工住宿的。二者各有区域。
但建造速度最慢的,还是一些土坯房和砖瓦仓库。
砖瓦仓库,必须要先烧砖瓦,而且成公子还给了独特的烧制之法。
可大冬天的,要烧制砖瓦,就必须挖粘土和砍伐大量木柴。就是土坯房所用的土坯,同样要挖土。
在没有机械和炸药的情况下,大冬天挖土是什么感觉?大家可以脑补。
好在蔡成充分了解这些,所以他要求在开春前,以建茅屋为主,建砖瓦窖为辅。
现在,中伯和土伯两人,都是在工地上吃住,可能只有年夜,才会回家吃顿年夜饭吧。
土伯是谁?当然是管氏的大管家。
中伯和土伯,两人手上都有蔡成给他们的图纸,以及建造的详细说明。
蔡成到了工地后,中伯和土伯就迎了过来,而且开心地告诉蔡成,一到四号工区,在上元节前就能够完工。
其实,中伯和土伯也不知道各号工区是做什么的,但一到五号工区,是蔡成专门叮嘱要先建好。
在蔡成的规划中:
一号工区:纺织工坊;
二号工区:造纸工坊;
三号工区:农具工坊;
四号工区:家庭用具工坊;
五号工区:土坯砖瓦工坊;
六号工区:制药工坊;
七号工区:制盐工坊;
八号工区:钢铁工坊;
九号工区:兵器工坊;
十号工区:大型器具工坊(军民两用);
十一号工区:农作物加工坊
十二号工区:……
可见,一到五号工区,都是围绕改善民生的,自然要尽早建好。
总之,蔡成要制造的东西非常多。
大工坊占地,除留出一些通道之外,已经对黄县呈半包围之势。
为了不破坏农田,大工坊延伸的方向,都是一些贫瘠土地或荒地。
尽管很大很广阔,但占黄县地域不及十之一二。
东莱地广人稀,此时倒成为一个优势了。
其实,蔡成对大工坊的规划,是遍及整个青州的。
君不见,后世的胶东半岛,处处是企业,家家有制造车间……
一步步来好了。
制药、冶铁、炼钢、兵器等工坊,同样重要,但总需要时间。
战略发展初期,只能是一边发展民生,一边增强自保能力。
还有两天,就进入中平二年了。中平二年,是埋头发展时间。
看完工坊建造工地,蔡成又去了孤儿院。
这段时间里,郡府已经盘下了很多宅院,而且相互打通,形成了一个有如容纳数万将士的军营一般。
当然,房屋也仅仅能满足一万多孤儿居住,只为渡过这个冬天。
给孤儿的授课,现在已经开始了。
管氏和左家,派了几个蒙学先生,专门教这些孤儿识字。
蔡成倒是想教这些孤儿算学,可他简单的想了一下,就打消了这个念头。
他不可能同时给一万三千多人同时讲课。
但如果要分班,哪怕是每班两百人,每个班讲一个时辰,一天讲四次,为这么多孤儿上完一轮课,也需要十八天。
无奈之下,他只能退而求其次,给孤儿们讲故事。
来给孤儿讲故事的,还有蔡成的姐姐蔡妍。
蔡成给了蔡妍一本《女子故事集》,然后让蔡妍负责孤儿中的女孩子,自己负责男孩子。
这样,蔡成面对的就只有八千多人了。
每次故事会,他先给两百人讲。然后由这两百人再讲给其他孤儿。
蔡成如此做,有两个目的:
其一,用故事启蒙孤儿的见识;
其二,在这些孩子中,培养记忆力好、理解能力强、能说会道之人。这些人,将是他培养的第一批师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