塞音八年一月底,总山照例召开合议会,并听取内阁报告。
由于大明对塞区的经济封锁,塞区在塞音七年的对外贸易遭遇挫折,但出乎很多人意料,去年的生产总值仍然超过了三千万两!
可以说这波经济增长在相当程度是军工、基础建设和因股市火热带来的投资拉动的。
在民品方面,仍不可避免地出现大幅萎缩。
有鉴于此,内阁决定采取宽松的货币政策。说的直白一些,就是银行放水,适当增大货币供应量。
但这个增发带有一定倾向性,官府鼓励规模以上农庄发展,为农庄经济增加贷款。
这样做有两个基础:
一是青海府广袤的土地亟需开发;二是从四川龙安府移民约八万人,庞大数量新移民需要妥善安置。
去年的财政收入达到三百二十万,但由于这些钱还不够军费开支的。
除了枪支弹药的消耗,为了应付大明的军事威胁,下半年塞区又征兵两万,这使得常备兵力达到六万人。
这还不算塞音教的那五千教兵。
单是养活这支军队,一年的费用就不下二百万两。还有那些蒸汽战船、飞艇、气球、火炮等军械。
一艘蒸汽战船的价格是五万两,军部去年采购五艘,今年又报了采购四十艘的计划,结果连内阁都没通过。
开什么玩笑,真当钱是大风刮来的?
虽然音能动力今年指定扩产,有希望将蒸汽机的成本从二万两降到一万五千两,但你水军一个营就要花一两百万,这谁养得起啊?
还有造价高达十万两的超级飞艇,好是真好,可军部一张嘴就要来十艘。搞的后来刘学勤一看军部的报告就肝颤,他多年攒下的家底,一打仗就全没了。
好在经济指标还在安全线以内,毕竟和陕商培养这么多年感情也不是白给。
塞区和大明私下里的走私就没停过,这中间燕王也没少出力。
还有一个可喜的现象,经过一年的发展,股票市场的开户数量已经超过八万。除了陇西民众和外来的大明商人之外,先富起来的狄道人成了股市主力军。
股市经过一次大的调整,并没有一蹶不振,反而在去年下半年创出新高,并且在年底进行了分红。
虽说都是以股票分红的形式发放,但股民的热情还是被刺激到了。
比如前面提到的粟登科,他去青海府考察了一圈,回来正好又抄到历史大底,据说身价已经超过三十万两。
虽然像他那样的大鳄是极少数,但股市实实在在造就了一大批中产。这些人,如今是自治区消费的主力。
农业方面,小麦为主的主粮播种面积达三百万亩,首次超过五百万石;玉米、红薯、土豆等副粮播种面积将近一百五十万亩,收获超过六百万石!
副粮被大量用于饲料、酿酒、制粉等方面,自治区的粮食已经完全自给自足,可以养活全区九十万人口还有富余。
随着蒸汽农机和化肥的进一步推广,今年的粮食供应是有保证的。
在出口遇阻的情况下,继续拉动内需乃题中应有之义。
想要拉动内需,就需要培养更多有知识、高收入人群。
目前全区三十多个县,在校的小学、中学、大学生超过一万人,虽然相对全区人口而言显得很少,但是以大明的眼光看,那就高的可怕了。
何况工会、农会都会组织扫盲班,经过这些年的发展,全区识字人口已经超过十万,识字率超过10%!
自从发行了【论持久战】后,刘学勤也做足了打大仗,与大明拼消耗的思想准备。
想不到一石激起千层浪,这篇文章引发了一系列连锁反应,直到三月份,从大明传来个大消息:湘王朱柏死了。
从去年大明与塞区开战,首先被征调的是楚王与湘王的护卫。
可怜湘王的左右护卫全数被冯胜填进保宁府这台战争绞肉机里,当【论持久战】发布的时候,湘王两卫被打的仅剩不到三千人!
这湘王能忍?
但这位硬是忍了,谁叫朝廷的腿粗呢?
私下里肯定有微词,而且湘王也向朝廷上书,请求朝廷将自己的护卫轮换一下,并且给予相应的抚恤。
这本是很合理的要求,你总不能搁一只羊身上薅羊毛啊,藩王那么多呢。
但朱允炆不知哪根筋搭错了,认定湘王这是跟他叫板,冒犯朝廷权威。
还有一层原因,就是楚王、湘王、晋王、燕王、滇王(原蜀王)这几位是实打实领一万石的岁禄的,其余藩王只有五百到一千石。
“你拿那么多钱,出点血怎么啦?”
这是朱允炆的潜台词。
于是针对湘王朱柏的一场阴谋很快展开了,他们让军士伪装成商队,将火枪藏在装满木材堆的车子里,一路掩人耳目来到荆州,随即突然包围了湘王府。
面对朝廷大军,朱柏没有反抗,也没有束手就擒,而是选择了以死明志。
这位爱惜羽毛的亲王不能容忍自己被宵小之辈凌辱,所以他整理衣冠,点燃王府,和王妃吴氏一起慷慨赴死。
湘王的自焚之举令朱允炆恼羞成怒,给了其“戾”这个恶谥。并且以湘王没有子嗣为由,直接将湘藩除封。
这件事一定程度反映出建文朝廷的几个弱点:
朱允炆还不够沉稳老练,取得一点成绩就有些飘,开始急于求成,此其一也;
率先对湘王发难,仍然很大程度重蹈历史覆辙,选择了从易到难的削藩节奏,可见建文帝的幕僚团队缺乏经验,此其二也;
外患未除,又添内乱,显得前后矛盾,没有章法,乃战略失当,此其三也。
湘王之死很快引起藩王的普遍不满,但此时仍然没有人敢于向朝廷叫板。
朱允炆干脆一不做,二不休,悍然发动了对塞区的第二阶段战争。
三月到四月间,朝廷任命北平总兵杨文为征虏总兵官,率十万辽军南下,沿途召集燕、晋、秦三藩护卫,共十六万大军云集陕西,直逼塞区北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