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音刚落,外面响起一道声音:“部长这么早就来了?”
王宇与杨斌对视一眼,随即起身开门。只见门外站着的是机械部部长章老和郑主任,旁边还有厂长杨斌陪着讲话。
看到几人出来,章老点头示意,然后步入室内。大家各自落座,章老问道:“听说你们造出了一种新型轧钢机?具体是怎么回事?”
还没等回应,一旁不知情的杨斌立即开口:“报告部长,我们确实研制成功了,性能远超旧型号…”
章老抬手示意,郑主任接过了话头,“我们正为研究新型发动机遇到一些问题,想试试你们的新设备能否派上用场。”
章老沉思片刻,“我们目前的重点确实是在新型飞机的研发。”
王宇知道这是个难得的机会,便插话问,“那么,是否意味着三辊轧钢机会成为关键部件之一?”
章老点了点头,继续讲述接下来的工作计划,最后转头看向陈书记:“你们什么时候能再制造出一台这样的设备?”
刘书记看向杨斌,而杨斌则把希望投向王宇。
“如果有需要,按以前的三辊模型,三天左右就能做好。”王宇慎重地回答。
---
“等等,你说的是以前的设计?”郑主任追问。
王宇不慌不忙地从背包里拿出一张新的设计图放在桌子上。“不只是三辊,我们还改进了一种四辊的方案,更适应薄钢板生产要求。”
众人面露惊奇,目光紧紧锁定了王宇。直到图纸全部摊开,众人才注意到其细节之复杂和精密。
“这太不可思议了!小王,你怎么不早点说出来?”杨斌略显责备地说。
此时此刻,房间里气氛紧张,但同时也弥漫着一丝振奋的气息。新型设备即将带来更多的可能性和变革。
在一旁的陈老此时也冷静下来,刚才他差点忍不住心动。
依他对李小松的了解,这家伙交出的设计图纸从来没出过问题。即便偶尔有些失误,也是因为操作人员的操作不当。不仅如此,这种情况还发生过多次。
可是即便再心动,他也无法如老刘那样行事,那实在丢不起人!
看着李小松,陈老的眼中多了份赞赏,想到新的轧钢机会比老刘拿走的那一台更好,他内心也就不再那么焦虑了。
如果两者质量相同,那就比拼速度和时间。但有了更先进的设备,提升效率根本不在话下。
想到这里,陈老语气平和地问道,“新的轧钢机需要多少天能完成?”
李小松摇了摇头,“这点我也无法确定。”
众人都流露出疑惑的表情。
李小松解释说,“新型轧钢机需要更高的精度和技术要求,远超过三辊轧钢机,所以制造起来更加困难一些。”
众人闻言点了点头,越是精密的机器越是复杂这一点大家都明白。
在场的几个人并没有过多的表示担忧,像赵主任这样的领导认为连晨星机床都能做出来,小小的轧钢机也不过是耗费些时间和精力罢了,对机械厂来说根本不是什么大问题。
但是,时间对陈老他们并不富余,“我们现在非常急需一台能够精加工的轧钢机。”
陈老没有催促李小松给出具体时间,只是提出了需求,言外之意是要尽量加快进度。
赵主任补充道,
“小松啊,你想想办法吧。要不是情况紧急,领导不会夜里赶来,我们也不会这么早就来拜访。”
赵主任心里清楚,虽然东北的航空研究取得了一些进展并成功仿制了苏式米格19战机,但仍有诸多隐患,尤其在发动机方面,存在故障风险以及质量问题。
基于以上形势不明的原因,上级命令研制更好的飞机引擎,从而推动技术进步。他们与后勤部门的合作也因此而展开。“我能帮上忙,不过时间我没法保证。”李小松思索片刻后答应下来。
听到这句话,陈老欣慰地笑了。
赵主任在旁边拍着大腿笑着说,“只要愿意帮忙就足够了!我相信你能行的!”
陈老紧接着说,“有任何需求或困难请直说,只要是能办到的,我们会尽力满足!”
“现在还不知道具体情况,等有问题我们会立刻提出来的!”李小松点点头。
达成共识之后,李小松随即赶往研发室组织大家开会。
片刻后,研发室内聚集着来自各个团队的研发人员。他们手上握有的新设计图,是之前未曾预料的突破。
几天前,团队成员还在为四辊轧钢机发愁,这两天也未见任何线索。而现在李小松突然拿出设计方案,着实让大家惊讶不已。
张建辉与王大力相视一笑,心中都有种奇妙的感受:也许李小松不去设计之前的型号,并不是因为他不会,而是没有必要去花时间。
虽然这有点令人泄气,但在看到他的辉煌成果后,大家已变得愈发坚强。
研发室内井然有序的工作环境吸引了陈老与赵主任的注意。后者甚至觉得这里充满活力和发展前景,让人由衷羡慕。
赵主任指着正在埋头研讨的年轻人说道:“那边的是年轻的研发骨干们,这边的则是有着丰富经验的老将。”
“这正是我们的研发部门,集中了大量的人才和先进技术力量。”杨佑宁骄傲地说。
接着他又向两位来宾介绍了部门的具体分工,以及研发和技术组各自的角色分配。章老听着这一切介绍,不时点头称许。
随后,在材料和技术讨论结束后,李小松迅速布置下一步工作安排,确保尽快进入实际生产阶段。
车间里的高精密加工设备引起两人极大的兴趣,尤其是看到了多台顶尖机床的投入。郑主任感叹于这些昂贵设备在此处得以充分使用的同时,也不免心生感慨:自己的部门同样急需更多高端装备以提升项目进展。
最终,一行人在返回时商量起了是否能借得其中一台用于他们的研究。这一设想既符合实际需要,又寄希望于未来可能获得的支持。
两人在后面悄悄交流,而那边的小杨已经开始了任务分配。
小刘带着团队安顿好了螺丝的生产流程后,也立刻加入到了协助行列。
“大家不要紧张,依照之前的方法进行工作。不用急,也不用害怕失败!”
“这次四辊轧钢机的生产工艺和上次三辊还是有区别的,大家看清楚图纸再动手。”
小杨一边说,一边脱下厚实的工作服,卷起袖子准备干活。
张工拿着图纸分配具体任务。
“小李,你带人先把这些螺丝加工出来!”
张工转向刚进来的小刘,后者听到指令立即拿起图纸前往附近的机器旁开始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