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华国的建立,开启了东南亚独立自主的开端。同年10月,荷兰坚持不住了,与印度尼西亚抵抗力量达成妥协,在获得一定利益后,同意印尼的民主自决。11月,印尼各方代表在也雅加达召开政治协商会议。美英苏等纷纷派出代表出席。各方与自己的代言人一起,将苏加诺原计划筹建统一的印尼共和国的目标落空。
苏加诺是印度尼西亚民族独立运动的领袖,被誉为“印尼国父”。他出生于 1901 年,早年接受西方教育,深受民族主义思想影响。 苏加诺积极投身于印尼的独立运动,领导印尼人民与荷兰殖民者进行了长期的斗争。他提出了“民族主义、伊斯兰教、马克思主义”的政治理念,试图将不同的政治力量团结起来,共同争取国家的独立。
然而,以王成武为主的爪哇华人独立自主联合会和以洛基伽为主的努沙登加拉民族自治组织,还有在加里曼丹岛南部纱幔斯部落联盟等,明确反对建立统一的印度尼西亚,原因很简单。印度尼西亚这个词原本就不属于当地民族,是殖民者的代言词。而且,印尼大大小小数百个民族,如爪哇族、巽他族、马都拉族、马来族等,巽他族主要分布在爪哇西部和苏门答腊岛,爪哇族集中在爪哇岛东南以及努沙登加拉群岛,马都拉族主要分布在马都拉岛,马来族主要分布在加里曼丹岛。此外,此外,印尼还有众多其他民族,每个民族都有其独特的文化和传统。分散在其他岛屿上,因为殖民者强行融合,才组成了所谓东印度尼西亚。
此时,华人在原东印度殖民地区(荷属殖民地)经济最发达的爪哇岛上,是势力最大的力量,苏加诺接手了原荷兰殖民政府留下的框架和机构,包括殖民地武装。但是,有美丽国支持的华人武装,却是地区最大的武装力量。他们得到荷兰殖民政府的默认,已经占领了爪哇岛中部和东部,将爪哇族主体从这一地区驱赶出去。东部的爪哇族最后与华人达成协议,双方爪哇岛,计划将其他非爪哇本岛的主体民族,驱离该岛。
苏加诺虽然是爪哇族,但并不受到东部爪哇人的认同,反而,苏门答腊岛的巽他族对他非常敬仰。因此,西部爪哇族和巽他族组成了所谓印度尼西亚主体,但他们想统一荷属东印度尼西亚,看来是不大可能。
加里曼丹岛,原本是东南亚最大民族马来族的领地,因为殖民者的关系,被分为东马来地区与印尼地区,长期的分割,使得原本一个民族已经有所区别。加上荷属地区纱幔斯部落联盟的崛起,马来人不得不加入纱幔斯部落联盟,当然也不会同意加入苏加诺的印度尼西亚。马都拉族,他们不但遭受了荷兰殖民者的大规模屠杀,与爪哇族和马来族也是世仇,更不会加入仇敌的国家。
在美英苏等大国的授意下,实际上,东印度尼西亚地区,荷兰人还没有撤离,已经被各大国瓜分了。只不过,出现的都是代言人而已。
1950年3月,东印度尼西亚地区,同时出现了十几个大小不同的政府,分别得到了不同大国的认可。以至于后来,为了避免战争。美苏英中四大国共同发布东印度尼西亚宣言,宣布承认各国的独立合法性。这样,东印度正式分裂。
同年,英属印度也和平独立,英国人在独立前设下陷阱,将印度教和伊斯兰教的信徒地区强行切割,这样,印度次大陆,出现了印度和巴基斯坦两个较大的国家。
这个时空,种花家当然不会给印度统一印度次大陆的机会。一些印度土着酋长暗地得到了种花家等势力的支持,学着东印度尼西亚,也搞起了独立。这些酋长邦国,将印度国撕裂成大大小小不一的国中之国。
中东,本属于伊斯兰教的大本营,然而,教派的争端,使得地区陷入一片混乱。美英放弃殖民企图后,各国名义上获得了独立。沙特、约旦、伊拉克、伊朗等国家纷纷独立自主。但是,巴勒斯坦地区却出现异象,因为犹大回来了,他们建立了以色列国,与巴勒斯坦人分治。但是,这对中东伊斯兰各派来说,世仇回来夺取了他们的领地,这是不可以接受的。中东战火就此拉开。
犹大建国,得到了美英苏等大国的支持。因此,阿拉伯人尽管非常反对,却无法阻挡,巴勒斯坦民众只能阻挡他们建设定居点,但从欧洲各国移民过来的犹大人越来越多,与当地人的冲突越来越大。
两族矛盾本就不可调和,矛盾达到临界点,最终引发战争。
第一次中东战争是由阿拉伯国家联盟(简称阿盟)的埃及、约旦、伊拉克、叙利亚和黎巴嫩 5 国出动 4 万多军队向以色列发动进攻。
战争初期,阿拉伯国家军队在数量上占据优势,但由于缺乏统一指挥和协调,战斗力不强。以色列军队则在西方国家犹太富豪的支助,加上二战很多犹太退役士兵的参与,以色列边打边扩充兵力,并利用阿拉伯国家军队之间的矛盾,采取各个击破的战术,逐渐取得了战场上的主动权。
第一次中东战争以以色列的胜利而告终。第一次中东战争的结果对中东地区的政治格局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以色列通过战争扩大了领土,确立了在巴勒斯坦地区的优势地位。阿拉伯国家则遭受了重大损失,失去了大片领土,加深了与以色列之间的矛盾。同时,战争也导致了大量巴勒斯坦难民的产生,成为中东地区长期动荡的一个重要根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