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泡书吧小说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夏凡望向程立,神情郑重:“从原始野人,至方今人类,当知晓:吃饱穿暖,人之自然需求也!亦是历史发展之必然大势也!你若坚持视黄巾贼,便存了拱卫大汉王朝之心思,虽可维护汉朝统治,但令新朝更迟出现,便延长黎民苦难,便逆时代潮流!”

“一言以蔽之:护大汉,则逆大势;旧朝之忠臣,历史之罪人!”

“仲德兄,汝作何选择?!”

咔嚓!

轰隆!

宛如一道闪电,劈开无尽黑暗;又似一声惊雷,轰破尘封大地!

小小的家国情怀,偌大的历史洪流……

一时的忠臣,长久的罪人……

旧,新……

程立惊得嘴巴张开又合上,几次三番,依旧发不出一个声音!

他身形趔趄,退后两步,脸上色彩不住变换,精彩至极!

连程立都被震惊到这种程度,旁听的黄巾三书生更好不到哪去,当即一把鼻涕一把泪的磕头道:“圣人圣言呐,朝闻道,夕死可矣!”

“我等并非谋逆之人,乃是顺应时势也!”

“有明公此语,黄巾无数冤魂可安矣!”

这三人,竟不知不觉间,将夏凡拜为了主公!

可见这番说辞之厉害!

夏凡作为穿越之人,拥有远超时代1800多年的历史观,王朝兴替,社会改进……这些最朴实不过的言论,若在后世,是人尽皆知的。

君不见初中政治课本上就说过: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当落后的生产关系束缚了生产力发展时,社会就需要改变!

只是这改变绝不是和和气气的,它一定是伴随着腥风血雨、改朝换代!

好一会安静后,程立才艰难的从心神激动中回过神来,问道:“若公子为这天下之主,遇此黄巾反叛,又当如何?”

程立这话问的很有水平: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现在你说黄巾无罪,有情可原;若你是当朝皇帝,你还能这么轻易饶恕黄巾?

人都是自私的!

不仅程立关心答案,黄巾三书生也目光灼灼望向夏凡,连不远处一个潜藏的身影也瞧瞧竖起了耳朵……

夏凡洒脱一笑:“天下风云出我辈,一入江湖岁月催。皇图霸业谈笑中,不胜人生一场醉。泱泱华夏传承千年,却仍逃脱不掉王朝兴亡之周期律,无人可更改!纵然他日我为帝,王朝没落之时,亦该顺势退位让贤。”

夏商与西周,东周分两段,春秋和战国,一统秦两汉,三分魏蜀吴,两晋前后延……

各朝各代,皆不乏雄才大略之人:秦皇汉武,唐宗宋祖……

可那又如何?

总有新朝换旧朝!

且不说夏凡一个穿越者,能不能做到皇帝这一步;纵然他已经是皇帝了,谁能保证王朝可以一直传承下去?

无人!

社会在发展,无人可预测,因为唯一不变的就是变!

既然王朝终归没落,那还有什么执念?

宛如既然知道人不可能长生,那么死亡来临之际,你还会胡乱折腾吗?

大概是不会的。

所以皇朝末年,叛乱四起之时,那你还会孤注一掷,残暴镇压吗?

别人不知道,至少夏凡是不会的。

因为夏凡是穿越者,有些现代人的思想意识,是终归改变不了的!

“好诗!好一个豁达之语!程立拜服!”

程立说完,心甘情愿的对着夏凡行了一礼。

“我等拜见明公!”

黄巾三书生早已泪眼婆娑,口呼“明公”不止。

看着不远处已经拆掉“黄巾”标识,用过粥食,整齐排好的众黄巾俘虏们,夏凡对三书生说道:“请汝三人来,是有一事相托!”

其中一人赶紧回话:“我等自此唯明公马首是瞻,赴汤蹈火,在所不辞!”

夏凡笑道:“不至于此。尔等待会回到黄巾之中,宣讲吾之心意:尔等此后,不复为黄巾,还归良民。明后日,便有舟船至,载汝等去一地。此处有地有粮,分与汝等,日后汝等勤劳有手,自可有屋有衣,生活富足。”

三人再此跪地泣道:“明公所为,实乃再世父母也!吾等必说服众人,从此归为明公治下顺民,生生世世不敢有违逆之举!”

夏凡叹道:“本就是顺民,奈何朝廷相逼?官逼民反,民不得不反呐!”

程立却从夏凡语气中听出了别样的意味,遂趁机问道:“夏公子,似乎言语中有未竟之意?”(翻译:话中还有别的意思?)

夏凡指着那些老老实实排队的黄巾俘虏们,说道:“华夏百姓,本是最安分守己之人。但凡朝堂之人做事不过分,黎民万不敢有反心!人性本善,人性本恶,皆不重要!”

“那何者为重要?”一旁的程立如好奇宝宝般,对夏凡的言行充满了兴趣。

夏凡笑道:“勿要考验人性!勿要坠入考验人性之深渊!”

一国之民,心怀善念或恶念,在和平时候,大家自然都看不出来。

非要判断出结果,那一定是非常时期,比如战争,比如生死!

可是,你非得把民众逼到生死境地,看到他们的反应吗?

为了求这个答案,造成代价不菲,值得吗?

这群黄巾俘虏,带到辽东之后,会不会有一天再降而复叛?

夏凡表示不探求结果!

只要自己给他们创造出适宜生活的环境,不把他们逼入生死选择的境地,不去考验人性,那么他们将一直是良民!

这就够了!

程立已过而立之年,人生阅历何其丰富,自然是理解了夏凡的意思。

“这少年,年纪轻轻,却不偏执,令人出乎意料!”

不由心中评价又增一分。

黄巾三书生见夏凡此后再无“圣言”,于是拜别,自去游说黄巾旧部。

夏凡负手而立,目光眺望远方,程立站在身后,低头不语。

一时间,竟和谐得陷入了沉默。

“报!东海糜家有急信!”

信使顾不上施礼,匆匆下马,奔向夏凡。

夏凡接过信简,匆匆看过,面色一变,竟是吐出一口鲜血!

程立一个箭步赶上前,一把扶住摇摇欲坠的夏凡,关切问道:“公子,勿要心急!若是有用得上在下的,吾必竭尽全力应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