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泡书吧小说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399章 放春楼的清谈论辩

然而事情总是不会如人所想的。

五月结束,进入六月里,各州府的贡生们也开始陆陆续续进京来了。

靠近贡院的一带客舍酒楼会馆寺院也都住满了人,处处可见背着笈囊的士子。

还未至考期,这些士子们除了读书谈讲,便也无旁的什么事了。

当然也不可能整日里闭门埋头,故而很明显酒楼茶座这些日子逐渐占满了人,多是扎成一堆凑到一处,高谈阔论,大谈文章。

就连一力促成科举的卫国公崔寄和中书令关渡,也是这些人口中,出现得最多的话题。

六月初六是天贶节,也有叫晒衣节翻经节的。

恰是个好天气,一早太阳上来,春和宫里,黄栌便也安排众人将柜子里的衣服一一搬出来晾晒。

阿璀最近一直待在屋里温书,有些日子没有出宫了,但昨日崔白襄过来时,说今日崇阳坊那边的放春楼会有个盛大的清谈论辩,问她要不要去瞧瞧。

阿璀本不想去的,毕竟她耳疾不便,那么多人,想来光靠看也看不清楚。

但崔白襄却告诉她,组织这场清谈的是康宁侯府的两位郎君。

“康宁侯府这两位郎君当真阔气,据说他们包了放春楼明日一整日,士子们只需凭借浮票,便可随意出入放春楼,且凡入放春楼的士子们,点心茶水任吃任喝。若谈讲过程中有一观点能将旁人都辩论下去的,便赠一两金,且不限人数;若当天论辩中拔得头筹者,还会额外再赠十两金,且应考之前一应吃穿用度,他们全包了。”

崔白襄当时给阿璀说这些的时候,那语气是一个阴阳怪气鄙夷不屑,但阿璀却来了兴趣,决定今天去瞧瞧。

于是一早,她便让槐娘重新给她做了那日乡试时的装扮,便往崇阳坊放春楼去了。

崇阳坊就在皇城旁边,离礼部贡院并不远,从春和宫过去,也只需要自皇城景风门出便可到了。

至放春楼门口处,果然见得来来往往的人,比往日里可热闹得太多。

门前一排两张桌案,有家仆模样打扮的人正在一一核查想要进去的士子的浮票。

阿璀虽有个“关琢光”的浮票,但她身边跟着的人自然是没有的,好在与那查验的人说明,倒也让她带了两个人进去。

于是阿璀便带着槐娘和鲁源一同进去了。

放春楼里面人显然比外面更多,来得早的早已占了桌子,来得晚的便只能站着。就连楼上扶栏,和楼梯上都站满了人。

“人太多了没有空座。”鲁源低声回禀,他方才四处绕了一圈,连一处可坐的地方都没找到。

“没事儿,咱们站一会儿,看看便罢了。”阿璀却不在意,只往当中圆台上看。

那上边已经有几个人高谈阔论,唾沫横飞了。

阿璀正留意判断他们说的是什么内容,却有人过来相请。

她还有些诧异,正想着是遇到了哪个熟人,槐娘却已上前半步,将阿璀略拦在后边。

阿璀仔细瞅了来人一眼,好像有些许眼熟,仔细一想,好像是卫国公府里头见过。

遂一问,果然是崔白襄让他过来的。

那人笑道:“我家郎君请您上去呢。”

崔白襄今日一早便过来了,十分好运气地占了个好座儿。

二楼临着栏杆的一处座位,往下便能看到下边的人,且隔得不算远,那边说话也听得清。

他方才靠着栏杆往下瞧时,一开始并没有认出阿璀来,反而是一眼便瞧见了贺槐娘。

他是认得阿璀身边的这个女使的,毕竟阿璀惯常出门都只爱带着她。

既然认出了贺槐娘,当下他在往贺槐娘旁边那年轻小郎君一瞧,几乎便猜出来那个便是阿璀了,遂让人下去请她。

崔白襄是第一次看到阿璀如此装束,也不知是谁的手笔,也实在精巧,几乎不太像女子,也与她先前容貌少了五六分相似。

待得阿璀上来,崔白襄上前来迎,但目光却忍不住便要往她脸上看。

他这目光与那日会景如出一辙,看得阿璀实在有些不舒服,无奈道:“你看得差不多了吧。”

崔白襄嘻嘻笑起来:“从没见过您这模样,与往日大不相同,芝兰玉树,朗月入怀。”

“你可够了……”阿璀很想白他一眼,但又觉得实在有失风度。

崔白襄的这处位置,这会儿周围也站满了人,虽然略挤挤也能再塞两张凳子,但今日放春楼人多,哪里还有空余的椅子凳子?

阿璀见他那边也就一张长凳,长凳另一边已经坐了人,而自己并不愿占了他的座位去,本想着说自己四处走走看看的。

但崔白襄却十分麻利地从桌案底下抽出了个月牙凳来,安置到桌旁,十分殷勤地请阿璀坐。

阿璀一愣,狐疑看他。

这家伙心眼子真多,竟然还藏了个凳子。

“这是我从家里带出来的,原本是怕人多占不到座位以防万一的,谁知道我运气好。”崔白襄见她目光落在月牙凳上,笑道,“您快坐快坐,恰好您来了,可不就是我能掐会算,正好用得上。”

阿璀道了谢,坐下,又问:“这会儿下边在论什么呢?”

“无非就是四书五经里头的东西,比较杂,也有些简单,不过温故知新,看旁人的观点自己也好再学习学习。”崔白襄是个谦虚的人。

但其实这首届的士子,腹内诗书文章真的能拿的出来,也不过十之一二。

余下的八九却不过是因为多年战乱文士凋零,这首次科举,在众人水平都不太行的情况下讨了巧,勉强混过了乡试。

阿璀微笑:“你一向谦虚。”

接了放春楼茶博士送来的茶水,阿璀点头道谢,又朝崔白襄道:“这边隔得远,下边人说话我也看不太清,要是有什么新颖的观点,你复述与我看看。”

崔白襄应下,继续往楼下看。

阿璀也往下边看,这一看,便看着了一个认识的人——公玉淳。

原本还以为大约难再得见的,却不想在这里又见到了,也实在是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