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泡书吧小说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285章 活子孙寿

【#活子孙寿#】

【古人认为阳寿并不是虚幻的东西,是可以通过某种手段增加或者是夺取的。

据说在民间有一种巫术叫活子孙寿,借用子孙后代的寿命为己用。

方法有很多种,比方说爷爷给孙子下跪,甚至改口叫他爷爷。

更邪更阴损的方法是收集子孙们的指甲,然后磨成粉泡澡。

所以在一些地方有种奇特的风俗,叫祭死窑,也作:寄死窑、自死窑、老人洞。

当老人到了一定岁数,就带到山上。

挖一个两米长、一米宽的小山洞。

把老人送进去,接着送饭三天,然后就不再管,让他自生自灭。

目的就是为了防止老人夺取后代的寿命。

当然现在都知道寿命是没准的,谁都不知道什么时候会出意外,活子孙寿纯属糟粕,那么为什么会出现这种事?

有位网友分享了一个故事:

他们村里几十年前发生过类似的事,有个老人叫周平生。

很长寿,快百岁了,但是身体依旧健康。

吃嘛嘛香,不用人帮衬,还能自己去散散步。

但是活得太久也有烦恼,身边的人都一个接一个的死去,连大儿子都走了。

好在老人有三个儿子,老二在外工作。

周平生就住在老三家里,老三负责照料,老二负责出钱。

刚开始的几年还算家庭和睦、父慈子孝。

可后来有一天周平生大病一场,差点就不行了。

可缓了几日后又好了起来,取而代之的是老三的儿子,也就是他的孙子出了意外,没由头地病倒,躺在床上奄奄一息。

这个时候,村里人就开始传有关周平生的闲话。

的确邪门,他们家人丁不兴,周平生早年丧妻,中年丧子,现在连孙子都出了意外,全家就他一个人越活越精神。

那时候医疗没那么发达,人均寿命也就四五十,六七十都算高寿,百岁老人更是少见。

加上他家里人都相继出事,所以村里人都在传周平生是做咒取了自己后代的阳寿。

知道这事后,最气愤的莫过于周家老三。

自己赡养父亲那么久,没想到他竟然还想害自己的儿子。

于是,他带人闯进了周平生的房中一顿搜查,竟然真从床底发现一个箱子。

里面装着的是一副铜镜和儿子的生辰八字,还有自己和二哥的。

他一怒之下打破铜镜,宣布不再管父亲了,将他赶出家门。

村里人听说后也没苛责他,并觉得情有可原,虎毒尚不食子,如此狠心的确不该再管了。

周平生虽然日常生活没问题,但却没有劳动能力,没了儿子的供养就只能靠乞讨为生。

但殃及子孙这件事情实在是遭人厌恶。

也只有一些好心人会施舍他一些吃的,大部分人是看到他都会直接赶他走。

直到一个月后,在外打工的老二回来了。

听闻此事后,老二大发雷霆,从村中破屋里将父亲背了出来,当面与弟弟对峙。

他哪能不知道弟弟的想法,就是因为父亲活得太久,养的不耐烦了,早就想赶他走。

只不过害怕传出去,会败坏自己的名声,所以就有了这么一出,那些闲话的源头自然也是他。

其实寄死窑也是一样的道理。

说白了就是没钱没粮,养了老的养不起小的,但这个事情又违反了孝道,所以需要找一个莫须有的罪名,好减轻自己的心理负担。】

. . . . .

评论区:

〖难怪室友叫我爸爸,原来是偷我阳寿。〗

〖那你就叫他爷爷,超级加倍。〗

〖其实并不是老人长寿祸及子孙,而是家里孩子没本事,身体又不如老人好,自己过日子艰难无力赡养老人,偏偏越这样,老人越长寿。〗

〖老二出钱老三出力,而且老人又没病,又没瘫痪在床,能自己照顾自己,只需要每天吃饭的时候叫一声,怎么就不养了呢?〗

〖或许是老二给不起钱了,但故事里没说。〗

〖不一定,我伯公三个儿子,老大在城里上班定居,老二在镇上,只有老三在老家,原本定的是各住几个月,老人年纪大了就不愿意出去,想长期跟老三生活,老大也愿意出钱,老二愿意出粮,但老三不愿意养啊!最后整得老人家都哭了,当晚老大就把老人家接走了!〗

大明,应天府。

朱元璋望向朱标,缓缓摇了摇头。

目光移向朱棣,似笑非笑的打量着他。

朱棣一咬牙,沉声道:“爹,我愿意借寿命给娘。”

“砰。”

可怜的茶杯,越过朱标往朱棣头上飞去,

朱棣忙低头一躲,茶杯发出清冽的碎声。

“长兄还如父呢,你怎么不让你大哥跪下叫你大哥!”

朱棣正想接话说,也不是不行。

谁知蓝玉猛的直起身来,行礼道:“臣愿意借寿命给太子。”

“啪。”

朱棣敢躲,那是因为他是老朱儿子。

蓝玉虽然多少也沾亲带故,但却不敢躲,任由杯子砸在胸膛。

见蓝玉一脸委屈样,老朱怒骂道:“说你没脑子,你还不服气。”

“这——”老朱指着【活子孙寿】四个大字:“这是比淫祀更可怕的东西!”

“天家带头行事的后果,比胡人入关统治中原更可怕!”

“华夏根基就此崩塌!”

孝,根植于诸多文明,而华夏尤为突出。

因为孝和华夏的很多东西,其实是绑定在一起的。

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

孝悌忠信礼义廉耻,为何孝派第一位?

因为你连孝都做不到,后面的能做到?

当然,古语还有句:忠孝不两全。

但别忘了,在封建社会,天子即是君父。

一个孝顺的人,不一定是好人,甚至还有可能是罪犯。

但他一定是有底线的,即便这个底线很低。

起码还在人的范畴,虽然可能是人渣。

无有孝,连大部分牲畜都不如。

“爹,那您看我……”

朱棣嗫嚅着问道,不是让我借寿命,那您为什么用那么奇怪的眼光看我?

“我和你娘还有你大哥不是要回凤阳一趟,让你监国了嘛,咱想着这件事要不要交给你处理。”

“爹,后人不都说了是糟粕,是故事,应该……没人信吧?”

“没人信?”

老朱冷哼一声:“你信不信现在民间已经有人在实验了?”

“甚至若是有人家中老父亲病重,他儿子还会打着孝顺的名义,献祭自己的儿子!”

朱棣如今还没满十八,连十六岁都还差点,半大小子一个,从来没有处理过如此极端之事,不禁脱口问道:

“那我应该怎么做?”

“你监国还是我监国?”

“蓝玉也给你留下。”

“你们两个没脑子的慢慢商量。”

“三个臭裨将,顶个诸葛亮。”

“你们一个是大将军,一个是以皇帝之身封狼居胥的,朕相信你们两个加起来,比诸葛亮强多了。”

蓝玉连忙埋下头,嘴角抽抽。

刚才骂我没脑子,现在又堪比诸葛了……

清帝、明皇、元皇、宋皇、唐皇、汉皇、秦皇,以及更往上的春秋战国等……

甚至于战乱年代的割据政权皇帝们,只要脑子没问题,都已经预想到因这个视频可能出现的情况。

立即下令加大伐山破庙、禁断淫祀的力度。

而【活子孙寿】直接被划入巫蛊之术的范畴。

历朝历代,对巫蛊之术的处罚都是很严重的。

《汉?贼律》:蛊人及教令者,弃市,坐妻为巫蛊,族。

《唐律》:造畜蛊毒及教令者,绞。

《大明律》:置造、藏畜蛊毒,堪以杀人及教令造畜者,斩。造畜者,不问已未杀人,财产入官,及同居家口,虽不知情,并流二千里安置。

“爹,道录司、僧录司,我也可以调用?”

“当然,仪鸾司你也可动用。”

“毕竟这是你监国应有的权利。”

朱元璋半是调侃,半是敲打的语气响起:

“甚至你起草废帝诏书,自行登基也不是不成。”

朱棣忙上前请罪,大殿突有寒风入内。

“没事别总吓孩子。”

马皇后慈爱的声音响起,一时间冰雪消融,春天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