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浒传》悲惨的结局已经让所有人都预感到了,虽然古人们不知道这部剧到底还有多少集,但大家都知道,很快就要结束了。
但让他们意外的是,结局居然来得如此之快。
又是五天后,天幕再次降临在各朝,小五上来便说道:“鉴于《水浒传》只剩下三集了,所以今天这期呢,就是三集连更了!”
古人们:啊!又要结束了吗!
第四十一集,魂系涌金门。
皇帝朝会上,高俅果然将宋江与方腊议和的事情捅了出来,状告的理由也如同吴用之前猜测的那样,梁山军贼性不改,妄图与方腊合兵,共反朝廷。、
古人们:唉!高俅为什么总是要盯着宋江不放呢?他官职又大不过你,你老盯着他干什么啊!
武将们纷纷跟家里人抱怨:你看看,带兵打仗容易吗!干点什么都有那么多人盯着,稍微有些变故,那些个小人就去告状了!
天幕上,蔡京附和着高俅的话,宿景闻言则急忙站出来为宋江辩解,说他若有反意,在京城时就反了,何必跑去杭州起事。
皇帝听了两方的争执也不想他们继续在争论了,便道自己会静观其变的。
而宋江这边,他还在说着,想与方腊送封信,做最后一次的争取。
古人们:啊?为什么还要坚持这个事情啊?
吴用听到宋江这么说,自然是反对的。前番既然已经谈崩了,如今再去送信也是无济于事,且送信之人都可能会有危险的。但宋江却道,两军交战不斩来使,方腊这点德行应该是有的。宋江还是希望能议和,这样不止军士,就连百姓也能少死些。
各朝武将们:怎么宋江打了这么久的仗,还是这么天真呢?
文官们:我看是跟方腊辩输了在这儿往回找补呢吧!
但不管别人怎么想、怎么劝,宋江依然坚持如此,还说自己这边仁至义尽了,方腊若还是执迷不悟,再跟他打,心里也干净。
见劝不住宋江,底下兄弟们便开始自告奋勇去送信了。首先站出来的便是张顺。
张顺言辞恳切,表示非常愿意为宋江做任何事!
小七:“张顺可真是宋江的铁杆啊!”
百姓们:先别说那么多,他送个信说这么多,是不是回不来了??
天幕上,虽然还有人自荐,但吴用认为一个人去就够了,于是张顺去送信,其他人则去做攻城准备,若是张顺送信不利,也好及时攻打对方。
于是一门门大炮被拉了出来,就架在涌金门的对面。
小六:“不是,宋朝就有大炮了??”
没见过这样大炮的宋及之前的朝代,所有人都看直了眼!
帝王们纷纷红了眼:这是什么好东西啊!!
甚至元朝的忽必烈也迷惑了:我都没见过炮口这么大的,宋朝能有??
明朝的朱元璋跟朱棣也有些困惑:这怎么看上去,比我们的大炮好很多啊?
但天幕上只是匆匆让这些大家伙亮了个相,接着便又是宋江叮嘱张顺要小心的画面。张顺一个人划着小船朝涌金门而去,到了门下,叫门却没有人理会他。
张顺不想就这样放弃,于是他借力跳上了木门,开始朝上爬去,当然,一边爬他一边还在叫着,说自己是宋军来使要见你家大王!
可就在他努力向上爬的时候,方腊这方的兵士们却纷纷提着弓箭出现了!
百姓们:哎呀,唉呀!他们要下黑手,张顺,你得赶紧往回跑呀!别爬了!!
帝王们则表示:我不是很想看这个,能再对准让我看看清楚,刚才那些大黑家伙们吗?
但天幕上的结果却还是走向了所有人不忍心看的那面。张顺被自上而下的无数箭矢射中了!而且方腊这方显然不仅不打算给张顺留活路,更是要狠狠扎对方宋军的心,他们最终将张顺浑身都射满了箭,将他钉在了涌金门上!
百姓们:!!这也太惨了!他该多疼啊!!
杀死了张顺后,方腊守军大声朝宋江这边喊着,自家皇上已经回宫了,你就死了议和的心吧!
吴用告诉宋江,喊话的便是方腊的弟弟方貌。
宋江这边将张顺的尸体结了回来,他一根根将张顺身上的箭拔了出来,而与此同时,宋军这边早已经准备好的大炮,也终于隔江发射出了愤怒的炮火!
没见过大炮的帝王们再次兴奋起来:威力如此之大!这真的不是天雷吗?怎么看上去比天雷还要厉害啊!好想好想拥有啊!!
而见过大炮但没见过这么厉害大炮的元明清统治者们:射程居然这么远?威力这么大?这样的大炮真的存在吗?
至于写书的罗本早已经放弃了:算了,早就跟我们写得不一样了,后世人你们爱怎么改就怎么改吧!
不过隔着这么远,还有江水为堑,这大炮就是打没了也伤不到对方吧?
哎?怎么还真打中了?真的有这样的大炮吗!!
刚研制出来火药不久的诸葛亮:啊!原来大炮长这个样子啊!但炮身是怎么做的?那火药填入又是如何能不炸的?怎么确保射出来的距离和射中后的爆炸呢?
要做这样的武器,看来他要研究的东西还有很多啊!
天幕上,宋江终于拔完了张顺身上的箭,他看向对面的涌金门终于也再不压抑自己的怒火,冲着对面一连大喊无数声,“开炮!!”
就在这种伤感时分,天幕另一边的三个后世人却是忍不住捂脸笑出来了。
古人们不解,这都能笑出来??
小五开始道歉:“不好意思,我实在没忍住,怎么宋江突然就变成李云龙了!”
小六也说:“我都想喊一声二营长,把意大利炮拉上来!”
古人们听得满脸问号:都什么跟什么啊!!
不理会她们,大家接着看到另一边的天幕。只见载着大炮的船队向涌金门驶去,靠着大炮轰炸和军士们不计代价的拼杀,宋军终于攻下了涌金门!
但这还不够,他们还要攻下杭州城才行!
卢俊义带着大军来到了杭州城门之下。
百姓们:这厮杀也太过惨烈了呀!难怪宋江之前一直想要议和!这些大人物们,就不能不打仗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