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智清长老打得哑谜,宋江听不懂,吴用也没听明白,但天幕下的古人就觉得,这怎么看都不是好话,想来这次南征,结果会很惨烈!
见智清长老不肯明说,宋江便又问起鲁智深的行踪来,自进了寺后,他们便看不见他了。于是智清长老叫来鲁智深,却见他又是佛衣佛珠加身了。
智清长老对宋江吴用说,智深已绝尘缘,将在这里修成正果。鲁智深也道,自己不会跟他们南征了,请他们见谅。
小五:“鲁大师这段时间还真是看破尘缘了,眼神都平静无波了。”
古人们:看着像和尚了。
罗本哗哗地翻稿子:我没记得鲁智深退场这么早啊!
宋江跟吴用、卢俊义感概,一百零八位兄弟,不能同生但愿同死,可现在林冲走了,萧让、乐和、皇甫瑞、金大坚留在宫中,今日又走了鲁智深,实在让人伤心。
而就在这时,外面传来叫喊,大旗断了!
古人们:得!看来这不好的事情,才刚开了个头啊!
宋军大旗断了,外面风吹雨下,一片不祥之兆。吴用问能不能晚几天再启程呢,但宋江却说,如今朝中上下都盯着我们,若无故拖延,只会惹出麻烦啊!
于是众人还是出发了。但于此同时,一个道人却悄悄离开了,这便是存在感一直不高,但却也是跟着晁盖一起上梁山的公孙胜。
小七:“公孙胜在电视剧里的存在感太低了!都没感觉他有什么场景出现过,就最开始撺掇晁盖劫生辰纲,哦,还有后来初上梁山时被王伦给抓住。
其实人家在小说里厉害着呢,但就是没法拍!”
罗本:对啊!那些斗法的场景,你们为什么不演啊!!
小五:“先不说那些,为什么杨志笑得这么开心啊?”
古人们:是啊!出征打仗他就这么开心啊?关键是周围人都耷拉着脸,就你这么开心,总觉得不对呢!
的那紧接着第二个开心的人就出现了。
宋江发现有人在射雁,一问才知道,是花荣在教燕青射箭,燕青居然一箭就射中了大雁!
宋江抬头看天,很快太阳被黑烟掩盖,苏州城外战火连天,梁山军与方腊军交战,两方均伤亡惨烈!但最终,还是宋江这边赢了。
城上的旗帜,也由“方”变成了“宋”。
古人们:这就打完了啊?看着也太惨了!
方腊的弟弟方貌弃城而逃,但梁山军内也同样折了不少兄弟。吴用让秦明带军去安营下寨,又让阮小二去安抚城内百姓,其余人打扫战场。
很快,他们收拾出了一处院子作为中军帐,又将阵亡兄弟的牌位都移到了这边,而除了阵亡的人之外,杨志也断了一条腿,成为了残废。
古人们:啊,这!
杨业捂脸:……就知道!你之前乐成那样,就知道会出事!!
天幕上,宋江带着所有人向这十一个牌位祭拜。
小五:“十一个,死得也太快了!”
小七:“马上就要结束了,这就开始疯狂发盒饭了!”
罗本:这演得也太潦草了!还有还有,你这都死得是谁啊,不会又跟我们写得对不上吧!
梁山军内一片惨淡,但东京内,蔡京与高俅却是继续针对他们。
如今宋江连克州县,南贼死伤惨重,方腊好景不长啦,但宋江这边也是损兵折将,双方果然如他们预料的那般,是两败俱伤。
蔡京提醒高俅,此时更改催促宋江继续南下,限期攻克杭州,不能有误!高俅道,对!不能让宋江有喘息的机会,于是两人谈笑间便将宋江等人的命运,朝着暗处又推了一大步。
古人们:真是狠毒啊!
而宋江这边,他们刚刚安抚好苏州城,便来问吴用,是否要接着去打杭州了?吴用道,我们如今是疲惫之师,本就不该去打重兵防守之地,更何况对杭州的情况我们都不了解,实在不该急于用兵。但朝廷却是来了命令,让他们限期攻下杭州。
吴用还是觉得大军需要休整,不想急着出兵,宋江也忧虑伤亡惨重,这样不顾血本地打,到最后也不知道能生还几个兄弟!
于是他道,自己想跟方腊见一面。
古人们:啊?你胆子挺大的啊!
罗本又开始哗哗地翻稿子:这又是哪儿跟哪儿啊,完全跟我们的对不上啊!!
行如此危险之事,怎么能是一军主帅之为呢!
对于宋江这个想法,不仅罗本不同意,天幕上的其他人也不同意。但宋江却坚持,说如今大军压境,发粮不能不考虑他自己的前程吧?若是他们能议和,也免得生灵涂炭!
武将们:做梦呢!!
他可是称帝了呀,那是造反造反呀!这要是跟你们议和,他还能活?这宋江,怎么突然变得这么天真不理事了?
吴用知道他的心思不好劝,但他还是从别的方面劝了,那便是,朝廷没有议和的意思,如果他们擅自议和,且最后不成的话,只怕朝廷会怪罪啊!
但宋江依然坚持,还说若是朝廷怪罪,他来承担!
古人们:……这会儿又想起你那些死去的兄弟了,唉!若是当初不招安,哪儿有如今这么多的事儿啊!
见宋江主意已定,燕青便出来说道,如今把手杭州的是庞万春,自己之前去泰安打擂时,与他相识,他愿意先去杭州一趟,李逵忙道,自己也可以一起过去!
古人们:啊,那兄妹两个啊!如今跟燕青他们再见,居然变成了敌人了!
最后,梁山军决定,围困杭州,造成攻城之势,再让燕青、李逵去见庞万春。
杭州城涌金门外,宋江在河的另一边安营扎寨,而燕青则带着李逵进去见到了庞万春与其妹妹庞秋霞。
李逵见到庞秋霞很开心,但对方对他们的围攻却并不开心。燕青说自己是想请庞将军帮一个忙,就是他家宋江大哥想要见一见方腊。
可四人分属两家,各为其主,庞万春不觉得自家圣上会愿意与宋庭议和,就在这时,方腊出现了。
古人们:这就是方腊啊?怎么这么五大三粗的!
小五:“哟,王平也来啦!”
三国时期的王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