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1087年,大宋元佑二年,大辽大安三年十二月初五,辽军耶律琮所部投降大宋,宋军彻底断送了耶律洪基在析津府(幽州)战略决战的意图。
得知消息的宋辽两军高层反应不一,宋军方面差点就要放烟花来一出普天同庆的戏码了。
而辽军这边,耶律洪基在第一时间也上演了一场血染大殿的大作。
听闻当时这位辽国皇帝,在打击之下,怒气中烧,口吐鲜血,晕厥在地。
太医院全体出动,前后抢救加治疗耗时近一个月,才把命不该绝的耶律洪基个重新拉出了鬼门关。
不过此次耶律浚和耶律琮的组合伤害过高,隐隐有一丝真伤加斩杀的功效,让耶律洪基伤了根基,彻底瘫软在床,动弹不得。
宋军方面在接受耶律琮的投降后,再次占领顺州,完成了对燕云地区基本收复,也将析津府彻底围死了。
宋军初步收复燕云十六州的消息传回国内,引发了极大的震动,大宋上下各个阶层,纷纷自发行动起来,筹备了一些节目庆祝胜利。
虽然还差一个析津府所在的幽州没有收复,但是如今宋军围城,内有静塞军时刻待命阻击辽国王牌军铁林军,外有神机营火炮部队随时能够炮轰幽州城,辽军败亡,已是时间问题罢了。
哲宗小皇帝得知消息的第一时间,就不顾群臣羡煞的目光,一连数道圣旨发往前线,慰问将士。
关键其中好几封圣旨都是述说他对韩明这位老师的思念,这可让人羡慕嫉妒恨。
用圣旨当信件,给自家老师寄信,这让无数人惊掉了大牙。
韩明知晓此事后,专门递了个奏疏回京,劝谏了一番这位有些激动和开心的小官家,莫要拿圣旨做这种怪事,最后让圣旨失去了权威性。
哲宗小皇帝听进劝,往后亲政的时候,除了韩明,他没有给任何大臣这么下发过这样的旨意。
这就让群臣读懂了这位官家的心意,除了韩某人,其余大臣都没有这份殊荣,这是仅仅针对韩明的特别恩宠。
不过这件事儿后来倒成了老赵家的一个传统,后续的赵宋官家,在面对自己喜爱不已的臣子时,都搞这一出。
尤其是哲宗之子高宗皇帝赵佑,在位期间涌现出了‘治世四能臣’:李纲、赵鼎、李光、胡铨,同时还有‘镇国七名将’:岳飞、韩世忠、吴玠、吴璘、刘锜、王德、杨沂中。
其中对岳飞岳帅那是相当厚恩,在其和草原部族的战争期间,高宗皇帝赵佑是三天一口谕,五天一圣旨,全是关切贴心之言,把咱们得岳爷爷弄得满脸懵逼,不知道如何适应这么‘黏糊人’的官家。
可见老赵家这个用圣旨表达情感的方式,还是哲宗小皇帝给开了这个‘好’头。
以至于许多年后,接替大宋统治天下的明朝太祖朱元璋,年轻时习惯了喊打喊杀,结果被马皇后和太子朱标给当面怼了。
指责对方能不能学学前朝皇帝,关心关爱一些臣子,别总是甩脸子给臣民,还以为人家欠你钱呢?!
朱元璋无可奈何之下,捏着鼻子捡起老赵家的‘关爱传统’,没事写写圣旨‘关心’一下那些‘空巢老人式’的臣子。
结果不但没有起到正面效果,还接连吓死了不少老臣,这可把老朱同学气的够呛。
最后只能甩了一句:“咱就这德行了,改不了,大不了明日咱就退位,让标儿上去‘关爱’老臣去!”
不过一句气话,后来太子朱标即位后把这事儿记在心里,大明后世君主也继承了这一套。
只不过现在的韩某人和大宋君臣都不知道,他们的这一出,会受到后世君臣的赞扬和肯定。
认为这是君臣一体、荣辱与共、和谐共处的象征和体现,不少名臣武将都渴望这种殊荣。
不过这事儿说到底,还是哲宗小皇帝有些想念自家老师了。
比起神宗皇帝在世时的关心,从赵煦即位后,大部分时光都是韩明陪伴在身边,这就有了一丝诸葛亮和刘禅之间的感情在里边。
在赵煦眼里,韩明是一个亦师亦父的角色,是一个忠心耿耿、坚定扶持、保护自己的擎天白玉柱、架海紫金梁!
因此有了一丝真情流动,小皇帝就自然而然通过夸张的方式表达出来。
当朝宰执之首的王珪曾经感慨道:“以韩静远之才能,官家之恩宠,往后再有什么夸张的事情出现,老夫都不意外!”
由此也助长了韩家的威势,不过得益于韩章老爷子多年家传风气的影响,韩家人也没有过于骄纵和狂妄,都是默默做好自己的事儿。
这种君臣趣闻,也许很受民间喜爱,在短暂的传播后,很快形成了一股巨大的改编浪潮。
三教九流的人物纷纷编写话本,有代指的将哲宗皇帝和韩明的君臣之情,流传于世。
后世百姓中也喜欢拿刘禅、诸葛亮和赵煦、韩明这对君臣作对比,到底哪对更适合中国宝宝磕君臣cp体质呢?
最后还是不那么严肃韩某人和更年幼的赵煦占了上风,成为了后现代熟知历史的孩子们磕的对象。
当然他们不会知道,韩某人的崇拜对象,就是那位‘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的诸葛武侯。
哲宗小皇帝和韩某人的趣事不少,但是大部分都被人为掩盖了,也不想民间过多传颂这种故事。
而当事人也不会在乎这种事情传开后的影响,毕竟这就是这对师徒表达情感的方式。
大宋这边的欢声笑语与趣闻传到辽国方面,除了让耶律洪基君臣更加生气,半点招都没有。
听着下首耶律良呈报的关于宋军围城的消息,耶律洪基精神萎靡的坐在龙椅上。
一个月的抢救和治疗,让这位五十四岁的高龄皇帝,已经须发皆白,精气神全部达到了极限。
历史上活到1101年,终年七十岁的耶律洪基,如今似乎已经到了油尽灯枯,完全没有了往昔的意气风发和雷霆震怒。
他想到了很多种可能自己会战败,会败与韩明和宋军的手里,但他没想过自己会惨败在自己亲生儿子和统兵大将手里。
这对历史上父强子弱的典型代表,在这个时空,也走向了反目成仇。
只不过比起原本历史上的耶律浚束手就擒的表现,这个时空的耶律浚,有了为之拼杀的一丝希望。
现在耶律浚赢了,赢了强势的父皇,赢了偌大的辽国,赢得了皇位,也给自己和要保护的家人赢得了未来。
“我们还有多少人马?”
耶律洪基现在连脑子都快成了浆糊,手下的士兵有多少人都模糊不清了。
“除掉燕云地区被打散的余部,如今只剩下析津府的八万大军了。”耶律良如实回答道。
听闻此言,耶律洪基有些浆糊的脑袋回过神,有些不可置信的瞪大眼睛紧盯着对方。
“二十四万大军...就只剩下八万了...”
耶律洪基颓废的窝在龙椅上,目光中的神采越发黯淡。
“是朕...做错了吗...”
没有人会回答这个答案,就像他的父亲辽兴宗耶律宗真临死前的衷告:“皇帝从不会做错!”
耶律洪基沉闷的坐起身,面庞恢复了平静。
“阿苏,给宋军方面传信,朕要在析津府群英殿设宴,商讨宋辽议和一事儿。”
“请韩...韩大相公亲临,也希望能够让耶鲁斡(耶律浚)和阿音他们一起归辽...”
说完此话,耶律洪基彻底如同失了力气,瘫软在龙椅上,满面须发都带上了一丝解脱。
耶律良心里一颤,缓缓下腰拱手一礼:“谨遵陛下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