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六章:朝堂对峙
祭祀大典上阴谋集团的阴谋被挫败后,林尘深知,真正决定胜负的关键一战,是在朝堂之上。只有在众目睽睽之下,彻底揭露阴谋集团的罪行,才能让他们受到应有的惩处,还朝廷一个清明。
数日后,皇上在朝堂上召集众臣,特意提及祭祀大典上的刺杀事件,责令彻查。林尘知道,这是他等待已久的机会。
朝堂之上,气氛凝重。林尘站在大殿中央,神色严肃,而在他对面,阴谋集团的残余党羽虽表面镇定,眼中却难掩一丝慌乱与凶狠。
林尘率先开口,声音坚定而洪亮:“皇上,诸位大人,祭祀大典上的刺杀绝非偶然,乃是阴谋集团蓄谋已久的篡位阴谋。”说着,他示意手下将整理好的证据呈给皇上和诸位大臣。
一份份详实的文件被传递开来,上面清晰记录着阴谋集团与各方势力的勾结往来,从与敌国的密信,到在朝中安插眼线、诬陷忠良的种种恶行,证据确凿。
阴谋集团的一位核心成员站了出来,试图反驳:“林尘,你这是蓄意捏造,妄图污蔑我们。这些所谓的证据,不过是你为了铲除异己,自编自导的闹剧!”
林尘目光如炬,直视着对方:“你休要狡辩!每一份证据都有迹可循,人证物证俱在。你们为了一己私欲,不顾国家安危,勾结敌国,扰乱朝纲,陷害忠良,致使朝堂乌烟瘴气,百姓苦不堪言。”
另一位阴谋集团的成员冷笑一声:“空口无凭,就凭这些纸张,就能定我们的罪?林尘,你怕是别有用心,想借此上位吧。”
林尘不慌不忙,说道:“若要证据,人证即刻便到。”言罢,他向殿外示意,几位曾被阴谋集团威胁利用的官员和宫中太监宫女战战兢兢地走进殿内。
其中一位官员说道:“皇上,微臣有罪。此前微臣受阴谋集团胁迫,不得已按照他们的指示,在朝堂上附和他们的言论,诬陷忠良。这些皆是他们威逼利诱的结果。”
紧接着,一位宫女也说道:“皇上,奴婢在宫中亲耳听到他们商议如何在祭祀大典上制造混乱,趁机挟持皇上。”
阴谋集团的人脸色大变,却仍强词夺理:“他们这是被林尘收买,故意污蔑我们!”
林尘看向皇上,说道:“皇上,这些人皆是在微臣的劝导下,迷途知返,他们所言句句属实。且这些证据,与微臣从皇宫密室寻得的账本相互印证,足以证明阴谋集团的罪行。”
皇上翻阅着证据,脸色越发阴沉:“你们还有何话说?”
阴谋集团的首领仍不死心,恶狠狠地盯着林尘:“林尘,你以为这样就能扳倒我们?即便你拿出这些所谓的证据,朝中也不乏我们的人,他们会为我们说话。”
林尘环顾朝堂,大声说道:“诸位大人,如今真相已然摆在眼前,是与非、忠与奸,一目了然。若有人还妄图庇护阴谋集团,与他们同流合污,便是与国家为敌,与百姓为敌!”
朝堂上的大臣们交头接耳,不少人面露犹豫之色。一部分平日里与阴谋集团勾结的大臣,心中忐忑,不知该如何是好;而那些正直的大臣,纷纷站出来支持林尘。
“皇上,林尘所言句句在理,证据确凿,阴谋集团罪不可赦,还望皇上严惩!”一位大臣说道。
“没错,皇上,若不彻底铲除阴谋集团,朝堂永无宁日,国家危矣!”另一位大臣附和道。
阴谋集团见势不妙,其中一人突然抽出暗藏的匕首,朝着林尘扑去:“林尘,你坏我大事,拿命来!”
林尘早有防备,侧身一闪,轻松躲过攻击,反手抓住对方的手臂,用力一扭,匕首落地。大将军见状,迅速上前,将此人制服。
“大胆狂徒,竟敢在朝堂上行刺!”皇上龙颜大怒。
此时,朝堂上支持林尘的声音越来越高,阴谋集团的气势逐渐被压制。
“皇上,阴谋集团犯下如此滔天罪行,若不惩处,难平民愤,难正国法!”林尘跪地,言辞恳切。
皇上沉思片刻,终于开口:“阴谋集团意图谋反,扰乱朝纲,罪大恶极。即日起,将所有涉案人员全部缉拿归案,交由大理寺严审,务必严惩不贷!”
随着皇上一声令下,朝堂上的侍卫迅速行动,将阴谋集团的成员一一拿下。
林尘站起身来,看着被押走的阴谋集团众人,心中感慨万千。这场朝堂上的激烈对峙,终于以正义的胜利告终。
然而,林尘知道,这只是国家走向清明的第一步。接下来,朝廷需要进行全面的整顿与改革,以防止类似的阴谋再次发生。
在后续的日子里,林尘积极协助皇上制定新的政策和制度。他提议加强对官员的品德考核,设立专门的监察机构,定期巡查官员的行为,确保官员廉洁奉公。同时,鼓励百姓监督官员,对于举报属实者给予重赏。
在选拔人才方面,林尘主张打破门第限制,通过公平公正的科举考试和实际能力考核,选拔真正有才能、有品德的人进入朝堂为官。
在经济方面,林尘建议减轻百姓的赋税负担,鼓励农业生产和商业发展,兴修水利,促进国家经济的繁荣。
在林尘和一众大臣的共同努力下,朝廷逐渐恢复了生机与活力。百姓们安居乐业,国家的国力日益增强。
而林尘,因为在这场朝堂风云中的卓越表现,成为了国家的中流砥柱,深受皇上的信任和百姓的爱戴。但他始终保持着谦逊和警惕,时刻关注着朝廷的动向,为国家的长治久安继续贡献着自己的力量。他深知,守护国家的责任如同沉重的使命,永不能懈怠,必须时刻坚守,为这片土地和人民撑起一片晴朗的天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