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泡书吧小说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泡书吧小说网 > 其他类型 > 从红海行动开始做大做强 > 第375章 “代达罗斯”计划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各种讨论、惊叹、质疑的声音铺天盖地而来。

在一些科技论坛上,众多资深的航天爱好者们纷纷推测起昊天空间站的各项功能和未来的发展潜力。

有人激动地表示:“这简直是人类航天史上的奇迹,有了这样的太空电梯、太空城,我们殖民火星、探索太阳系都不再是遥不可及的梦想!”

也有人担忧地提出:“行星安全理事会掌握了如此强大的太空力量,未来的国际太空秩序会因此发生怎样的变化呢?”

而在各国的政府高层会议室内,气氛则显得格外凝重。

各国领导人眉头紧锁,眼神中透露出复杂的情绪。

他们清楚地意识到,行星安全理事会凭借着“天梯”和“苍穹”这两项伟大工程,已经在太空领域占据了绝对的领先地位。

可即便如此,米利坚高层也不愿眼睁睁看着太空主导权落入行星安全理事会手中。

在一番紧急磋商后身为现任总统的斯考特决定大幅增加NASA经费,妄图通过加速航天计划——无论是重返月球还是抢在行星安全理事会之前登陆火星——来扳回一局。

然而这一提议刚抛出,便被NASA局长当场否决。

“诸位先生,”局长推了推鼻梁上的眼镜,投影屏上缓缓展开休斯顿航天中心的废墟影像。

“半年之前的战火摧毁了我们80%的地面控制中心、90%的火箭组装车间,还有整整三代航天工程师的心血。”

画面切换到仓库里布满弹痕的“太空发射系统”(SLS)组件,“现存的载人火箭零部件连完成一次发射都不够,而重建供应链至少需要五年。

更别说重新培养被疏散的航天员梯队了。

会议室里响起此起彼伏的咒骂声。

一名议员猛地拍桌:“那我们就这么认输?看着他们在太空城开香槟庆祝?”

“恕我直言,”局长的声音里带着压抑的疲惫,“就算没有战争,我们的深空探索计划也早已落后。

御秦集团的‘后羿’重型火箭推力是SLS的三倍,而我们的‘阿尔忒弥斯’计划还在为一枚火箭的发射延期扯皮”

他突然顿住,目光扫过众人铁青的。

“现在摆在桌面上的不是‘多久能登陆火星’,而是‘我们是否还能保住近地轨道的存在感’。”

沉默如铅块般压在会议室里。

窗外,华盛顿的阴雨正淅淅沥沥地敲打着玻璃,正如米利坚航天事业此刻的境遇。

曾经的太空霸主,如今连一枚完整的载人火箭都难以拼凑,而那个东方集团却用两座惊世工程改写了宇宙的话语权。

“或许……”一名幕僚突然开口,“我们该考虑合作?行星安全理事会不是说开放太空城吗?”

话尚未说完,便被一声怒喝截断:\"你疯了?没听见么?太空城唯有加入他们的成员国才能进!\"

\"要不咱们就加入他们?\"

\"蠢货!这和认输有什么两样!\"一名官员恨铁不成钢地骂道,指关节重重叩着桌面。

\"那你说咋整?有能耐你想个招啊?\"被驳斥的人红着脖子回怼,喉结在领带间上下滚动。

眼看众人又要吵作一团,斯考特猛然一拍桌子,咖啡杯里的水溅出半盏:\"够了!\"

他额角青筋直跳\"都tm给我闭嘴!\"

随着这声怒喝,原本嘈杂的会议室总算静了下来。

众人的目光纷纷投向斯考特。

NASA局长指腹摩挲着保温杯边缘。

他喉头动了动,像是在掂量措辞。

“有件事或许该提一提。”

他忽然开口,指节轻叩自己面前的全息投影装置,蓝白色的数据流里跳出泛黄的项目档案。

“三年前的‘代达罗斯”计划……诸位还记得吗?”

“你是说地外生命探索计划?”斯考特眉峰微蹙。

他对这个所谓的“代达罗斯”计划略有耳闻。

当年NASA曾在火星上发现了存在液态水的“强有力”证据。

而有水就意味着这颗星球之上曾诞生过生命体,再加之火星在40亿年前它的环境非常类似于蓝星环境。

因此为了试图佐证火星上曾诞生过智慧生命体。

NASA便申请了一笔巨资启动了一项发射探测卫星、搭载火星车抵近采样的工程,命名“代达罗斯”。

“代达罗斯,约翰,你的意思是这个计划有新进展了?”斯考特目光灼灼。

“是的,总统先生。”约翰身子前倾。

“火星车其实在半年之前就已完成采样并搭载返航火箭进入地火转移轨道。”

他指尖敲了敲桌面,“经过近三个月多的飞行,目前搭载样本的返航火箭已经距离国际空间站经差计三日的行程。

“三日后,将与国际空间站对接,由我方人员接收样本舱。” 斯

考特指尖摩挲着皮质桌面,忽然抬眼:“你的意思是……”

“如果我们能率先破译地外智慧生命存在的证据,”约翰的声音低沉下来

“在太空话语权上,我们或许能扳回一城。”

此言一出,会议桌周围泛起细碎的低笑。

“你能确保样本里有地外生命存在的直接证据?斯考特不放心的问了一句

约翰伸手松了松领带,嘴角扬起惯有的弧度:“总统先生,就算样本里没有 ——”

他顿了顿,露出一副神秘莫测的笑容,“我们也可以让它‘有’。”

国防部长轻咳一声,将视线从文件上移开,国务卿转着钢笔的手顿了顿,笔尖在备忘录上洇开小块墨渍。

这些细微的肢体语言里,藏着某种心照不宣的默契 .

毕竟在数据解读、证据 “发现” 这类事上,他们早有先例。

“模棱两可的科学报告,比板上钉钉的真相更有价值。”

约翰补了一句,目光扫过众人默许的神情。

“退一万步说,样本里真有地外生命,我们不过是顺势而为。”

斯考特盯着屏幕上跳动的曲线,喉结微动。

他伸手揉了揉眉心。

这动作在幕僚看来,向来是决策前的最后权衡。

“按流程走。”

“但要确保所有环节可追溯。”斯考特抬眼时,镜片反光恰好遮住眼底情绪。

“毕竟,科学的‘偶然’,总得有经得起推敲的注脚.....”

三日后,正如NASA局长约翰所言,“代达罗斯”探测器在太空中跋涉近半年后,终于抵达蓝星近地轨道,并与国际空间站完成对接。

驻守空间站的宇航员从返回舱中取出样本储存舱时,金属舱体表面还凝着深空带来的冷雾。

此时的国际空间站因北亚罗斯联邦退出地联、加入行星安全理事会,已失去往日的人员密度。

原定9人的驻站团队减至6人,其中4人来自米利坚,剩余2人隶属于欧罗巴航天局。

环形舱室内,白色舱壁映着冷色调的工作灯,显得格外空寂。

几名宇航员将样本储存舱移入国际空间站实验舱后,便接到地面指挥部指令,着手对样本展开观察测试,以确认是否存在地外生命体。

很快,六人中的五人出于安全考量退至实验舱外等候,唯有英籍微生物学家休·德里穿戴好防护装备,独自进入舱内开始实验。

实验舱的密封门在他身后合拢时。

舱外五人的目光同步聚焦在监控屏上。

德里俯身调试显微镜,待焦距校准后,才用专用取样器从样本储存舱内取出第一份火星土壤。

他熟练地按地理位置、采样时间、土层深度将样本分类码放,随后在舱外五双眼睛的注视下,开始逐一观察。

最初的十几个样本呈现出高度一致的荒漠特征:赤铁矿颗粒间嵌着硫酸盐结晶,厌氧菌代谢痕迹虽清晰,却都是已知的地球型微生物变体。

随着时间流逝,实验舱外的气氛从紧绷转为松散。

倭裔米籍工程师上村秀忽然叹气:“或许火星生命论该进博物馆了。”

“科学假设本就需要证伪。”米利坚工程师罗里·亚当斯转着笔反驳。

“几十亿米金换堆沙子,国会山那群老爷该哭着改预算案了。”身为一名医生的大卫·乔丹忍不住吐槽道。

“至少样本库能丰富些 Extremophile(极端微生物)数据。”欧罗巴航天局的疾病控制学家米兰达·诺斯并没有那么悲观。“

等等——德里的操作停了。”北亚罗斯裔米籍宇航员凯特琳娜·戈洛夫金突然说了一句。

众人循声望去,只见德里的肩膀突然松弛下来,防护面罩下闪过一抹笑意。

监控屏上,他正用毛细管挑起半透明的样本。

在显微镜200倍视野里,一枚橄榄形单细胞生物悬停在载玻片中央,细胞壁外裹着层状休眠孢膜,在荧光染色剂下泛着珍珠母光泽。

“是隐生状态的单细胞生物。”德里的声音透过通讯器传来,带着不易察觉的颤音。

“核糖体结构...和地球原核生物有差异。”

实验舱外,上村秀的笔从指间滑落,但却因为失重的缘故飘在了空中。

罗里·亚当斯猛地扑向屏幕,鼻尖几乎贴上监控器:“这是...地外生命?真正的外星生物?”

米兰达的指甲深深掐进掌心,喉咙里涌起荒谬的哽咽。

他们此刻见证的,可能是人类文明史上最重大的转折点。

其余几人同样激动无比。

“休,能尝试唤醒它吗?”凯特琳娜的声音里带着颤音。

“可以试试。”休指尖在操作屏上滑动,唤醒程序的蓝色进度条开始爬升。

他先将实验舱温度调至20c,又通过气体循环系统模拟远古蓝星的大气成分——氮氧比例调整至23:76的瞬间,显微镜下的休眠孢膜突然泛起涟漪。

最先舒展的是螺旋状鞭毛,它像解开的发条般轻轻震颤,带动整个细胞脱离载玻片表面。

当透明胞体展开成蝶形时,细胞壁上细密的荧光斑点开始有节律地明灭。

“天呐……”米兰达捂住嘴,监控屏里的单细胞生物正以微米级的幅度“摆动”,鞭毛划出水波般的轨迹,在培养液中织出淡金色的光纹。

休的呼吸声通过麦克风传来,混着压抑的笑:“看它的运动模式,像在跳某种生物韵律舞,真美丽啊。”

消息传回地面时,约翰正对着国会预算案皱眉。

可是当秘书递来加密通讯屏,他瞳孔猛地收缩。

他忽然想起三天前会议室里的对话,嘴角扬起连自己都未察觉的弧度。

约翰立刻将“代达罗斯”计划的突破性进展汇报给斯考特。

当斯考特盯着加密屏幕上跳动的细胞影像,指节在桌面敲出急促的节奏。

自米利坚建国以来,历任总统从未有过如此接近“星际话语权”的时刻。

若能将这枚火星细胞转化为政治资本,无疑会成为他连任路上最耀眼的勋章。

紧急内阁会议在半小时内召开。

当全息投影里的单细胞生物掠过众人眼底,国务卿率先打破沉默:“我们需要在七十二小时内完成舆论预热。”

国防部长的手指划过会议纪要:“建议同步启动‘普罗米修斯’信息管控预案,防止其他势力介入样本研究。”

“就这么干!”

“.....”

“代达罗斯”计划的突破性进展的消息很快便席卷全球。

当米利坚官方证实火星单细胞生物存在的那一刻,社交平台瞬间被刷屏。

曾因预算缩减而门可罗雀的NASA官网,流量峰值突破历年航天发射总和,连带着“火星生命”等关键词登上72个国家的热搜榜首。

米利坚本土的庆祝浪潮尤为汹涌:纽约时代广场的巨型屏循环播放火星生命的显微影像,芝加哥千禧公园的喷泉被调成火星赭红色。

甚至国会山穹顶都亮起象征宇宙的靛蓝色灯光。

在这样的舆论高热中,NASA趁热打铁推出全球直播计划,将国际空间站的六人小组推至聚光灯下。

直播画面切到实验舱时,休·德里的防护面罩上还凝着细微的水珠。

他身旁的样本培养皿里,还未曾命名的火星生命体正舒展着鞭毛游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