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泡书吧小说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泡书吧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有一个传奇春秋吴国 > 第82章 遇台风越国遭灾 抗灾难勾践祭天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82章 遇台风越国遭灾 抗灾难勾践祭天

1

这个世界有史以来最严重的一次台风灾害发生了!它在观世音海上形成,编号 001 的超级台风以史无前例的强度席卷而来。台风首先袭击了越国东南部,也就是今天的福建和浙江沿海地区。天空中乌云滚滚,狂风夹带着暴雨,如同咆哮的巨龙,翻天覆地地袭来。那声势浩大,仿佛千军万马奔腾而来。

随着台风的逼近,大地开始颤抖,山体崩裂,发出轰隆隆的巨响。房屋也无法抵挡这股强大的力量,纷纷倒塌,发出哗啦啦的声音。汹涌的洪水冲破堤岸,迅速淹没了农田和房屋。一片汪洋中,屋脊像树叶一样漂浮在水面上。

台风继续肆虐,暴雨倾盆而下,洪水不断上涨。浑浊的水流中,漂浮着各种各样的杂物,还有人和牲畜的尸体。整个场景令人心碎,人们的生命和财产受到了巨大的威胁。这场灾难给当地带来了毁灭性的打击,无数家庭失去了亲人和家园。

在遥远的春秋时期,那是一个物资匮乏但充满希望的时代。人们的生活虽然简单,却对粮食有着极高的依赖。那个时候,每一个人每年都需要大约 600 斤的口粮才能维系生命与体力。这 600 斤的口粮,就是他们一年的生计。

然而,大自然并不总是那么慷慨。有时候,它会给人们带来一些挑战,比如青黄不接的时候。这个时候,粮食供应不足,人们的生存面临威胁。但是,聪明而坚韧的古人并没有因此绝望。他们知道,团结互助才是战胜困难的关键。于是,当有人缺少口粮时,邻里之间会相互借贷、拼凑,共同渡过难关。这种互助精神,成为了当时社会的一种温暖力量。

当然,也有一些特殊情况,尤其是遭遇特别严重的灾害年份,比如突如其来的大灾难,个人的努力往往难以应对。这时,国家的援助便成了最后的救命稻草。国家会采取一系列措施,如发放救济粮等,以确保人民的基本生活需求得到满足。

正是因为这种互助精神和国家的保障,春秋时期的人们才能够在艰难的环境下生存下来,并逐渐发展壮大。这段历史告诉我们,无论面对多大的困难,只要我们保持乐观、团结,就一定能够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同时,国家作为人民的后盾,也要时刻关注民生,及时给予援助,让人民感受到国家的关爱和支持。

2

在先秦时代,古人把水、旱、风雾雪霜、疠、虫害等五种灾害称为“五害”,认为善于治理国家的人,一定要有充分的准备,积极地预防和应对这些灾害,并将其提升到治国安邦的重要地位。正如《礼记·王制》所言,如果一个国家没有足够九年储备的粮食,那么这个国家将会陷入贫困;如果只有六年的储备,那么这个国家将会处于紧急状态;而如果连三年的储备都没有,那么这个国家就不再是真正意义上的国家了。此外,《礼记·王制》还指出,经过三年的辛勤耕耘,必然可以收获一年的粮食;经过九年的不懈努力,必定可以得到三年的食物。通过三十年的积累,即使遭遇凶猛的干旱、洪水泛滥等天灾,民众也不会面露饥色。”这种理念强调了长期规划和持续努力的重要性。在中国古代,仓储制度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它不仅帮助储存了大量的粮食,稳定了粮价,还在灾荒时提供了救济和援助,保障了人民的生计。这样的制度确保了社会的稳定,并使人们在面对自然的考验时更具韧性。

然而,越国是一个被战争摧毁的国家,它没有那么多的储备粮食和物资。勾践心急如焚。他立即召集大臣们商议应对之策,同时派遣钦差大臣前往灾区视察灾情,赈济灾民。灾区的百姓们纷纷展开自救,他们相互扶持,共同抵御着这场天灾。一些勇敢的人们组成救援队,冒着生命危险营救被困的同胞;另一些人则自发地组织起来,修筑堤坝,防止洪水进一步泛滥。

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洪灾逐渐得到控制,灾民们也得到了妥善的安置。然而,这场灾难给越国带来的损失是巨大的,无数家庭破碎,农田被毁,经济遭受重创。朝廷决定全力支持灾区的重建工作,颁布了一系列救济措施,号召全国人民齐心协力,共渡难关。然而,这场自然灾害实在太大,不少老百姓家中的储粮全被洪水冲掉或霉变腐烂,各个地区官储粮食本来不多,也因灾损失不少,国库储粮几个赈灾之下也很快告罄。怎么办呢?求天。

在遥远的古代社会,统治阶层们对于科学知识的了解极为有限,面对那些无法解释或者难以应对的现象和事件时,往往将其归咎于神灵的意志。因此,祭祀成为了君主们最喜欢举办的活动之一,他们坚信“祭神如神在”。而“敬天法祖”则是当时的核心价值观,认为天地乃是神圣的存在,孕育并滋养着世间万物。于是,祭祀便被视为人类与神灵之间沟通的桥梁。

在这个背景下,君主自称为上天的儿子,认为自己具有特殊的地位和使命。祭天这项重要的仪式,自然而然地落到了这些自命不凡的君主手中,其他人根本没有资格参与其中。所以,这些自称“天子”的君主毫不犹豫地承担起了主持祭天仪式的责任。

一座圆形的祭坛。古有“天圆地方”之说,祭天的祭坛一般为圆形的,这代表着古人对天地自然的敬畏和崇拜。在古代社会,统治者们常常将无法解释或难以应对的事情归咎于神的意志,因此祭祀成为他们热衷的活动之一。当面对自然灾害等困境时,他们会宣称这是神的旨意,而与自己的统治无关。然而,作为上天之子的君主却可以通过举行盛大的祭祀仪式来代替百姓向天祈祷,以求神拯救众生。

3

按照常理来说,这场发生在越国的风灾祭祀活动本应由代表统治越国的“吴臣”余佻亲自进行,但经过众人的商议后,最终决定由余佻主持祭祀,而勾践则负责执行具体的仪式流程。

祭祀之日,按照惯例,天子率领文武百官一大早就赶到了郊外的圜丘。天子身着庄重的大裘,里面穿着华丽的衮服,衮服上装饰着日月星辰以及山、龙等精美的纹饰图案;头上戴着一顶前后垂挂着十二旒的冕冠,腰间插着一把巨大的圭璋,手中握着一块镇圭,他面容严肃而又恭敬地站在圜丘东南侧,面向西方。

此时,悠扬的鼓乐声响起,激昂的节奏和婉转的旋律交织在一起,仿佛在向天地宣告着这场盛大仪式的开始。这阵音乐声如同一股神秘的力量,将人们带入一个神圣而庄严的氛围之中。紧接着,天子牵着一头牺牲品,缓缓走向祭坛。这头牺牲品毛色洁白如雪,身上还散发着淡淡的香气。它的眼神中透露出一种温顺与宁静,似乎已经知晓自己即将成为祭祀之物。

天子神情肃穆地将牺牲品宰杀,并将其鲜血洒在了地上。这鲜红的血液如同生命之花,绽放出绚烂的色彩,象征着对天地神明的虔诚奉献。牺牲品的肉体随着玉璧、玉圭、缯帛等珍贵的祭品一同被放置在高高的柴垛之上。天子亲手点燃了堆积如山的柴火,顿时熊熊大火燃烧起来,烟雾滚滚,火光冲天。火势越烧越旺,直至整个天空都被浓烟所笼罩。

这便是燔燎,又称作\"禋(yin)祀\"。通过焚烧牺牲品和祭品,使得烟火高高地升腾到天际,让天帝能够嗅到其中的气息。这种做法被视为向天表达敬意和祈求福祉的方式,希望得到上天的庇佑和祝福。接下来,伴随着欢快的乐曲声,天子带领着群臣们迎接\"尸\"登上圜丘。所谓的\"尸\",其实是由一名活人扮演的角色,他们装扮成天帝的模样,充当着天帝的化身,代表天帝接受众人的祭享。

当\"尸\"登上圜丘后,便坐在了事先准备好的座位上。在他面前摆放着各种各样的礼器,包括玉璧、鼎、簋等,每一件都承载着无尽的祝福和期盼。这些礼器闪耀着金色的光芒,熠熠生辉,仿佛在诉说着历史的沧桑与辉煌。

就在这个时候,首先向尸献上牺牲的鲜血作为祭品,然后依次进献五种不同质量的酒,这被称为五齐。在完成前两次献酒后,接着进献全牲、大羹(肉汁)和铏羹(加盐的菜汁)等食物。到了第四次献酒的时候,就会进献黍稷饮食。推荐完毕后,尸会用三种酒来答谢祭献者,这就是所谓的酢。饮酒结束后,天子会与舞队一同跳起《云门》之舞,据说这是黄帝时期的一种乐舞。最后,祭祀者还要一起分享祭祀所使用的酒醴,由尸将福气赐予天子等人,这被称为“嘏”,后世也称之为“饮福”。天子还会将祭祀用的牲肉赠予宗室臣下,这被称为“赐胙”。尽管后代的祭天礼大多依据周礼制定,但已经不再使用尸,而是用神主或神位牌来代替它。

越王勾践身着一袭华丽的礼服,上面绣满了日月星辰等神秘而又庄重的图案,他率领着朝中的大臣们一同登上高台,准备举行一场盛大的祭天大典。

高台下,一座巨大的柴垛被搭建起来,上面堆满了牛、羊、猪三种牲畜,它们被当作牺牲品,用来向神明表达敬意和感激之情。一旁的礼官手持竹简,神情肃穆地诵读着祭文,他的声音低沉而有力,仿佛穿越时空而来,充满了神圣的力量。与此同时,悠扬的雅乐声响起,与礼官的诵经声相互呼应,营造出一种庄严肃穆的氛围。

当祭文的最后一个字落下时,勾践缓缓走上前,双手捧着祭品,恭敬地投入到熊熊烈火之中。火焰升腾而起,吞噬着祭品,释放出滚滚浓烟,象征着他将自己辛勤劳作的成果奉献给上天,祈求保神明佑国家繁荣昌在庄严的祭典之后,勾践带领群臣静静地凝视着天空,心中默默祈祷着越国的繁荣昌盛。烟雾渐渐消散,阳光洒在众人身上,仿佛给予了他们神圣的祝福。节目做完后,大王王又命令文武百官将祭祀所用的牲畜之肉称为“赐胙”指天子于祭祀宗庙、社郊后,把祭肉分给群带回去,让那些失去了亲人的孤寡老人与孩子们共同分享这份福气。

回到宫中后,勾践依旧眉头紧皱,满脸忧愁。他深知祭天祭地只是一种寻求心灵慰藉的方式,并不能真正解决眼前的困境。问题的关键还是要依靠自己去寻找答案和解决方案。

这时,范蠡上前一步,对勾践说道:“大王,如今越国正面临着严重的天灾,而吴国却仍然派遣使者监视我们。在这种情况下,我们不如直接向夫差借粮。如果夫差同意借给我们粮食,那么说明吴国对越国还是有所信任的;但如果他不同意借粮,那越国就真的是祸不单行了,危险将会再次降临到我们头上啊!”

勾践听了这番话,不禁点了点头,表示赞同。他心想:“是啊,与其祈求上天保佑,倒不如主动出击,想办法解决问题。吴国一向富饶,粮食储备充足,如果能从他们那里借来粮食,就能暂时缓解越国的危机。而且,这次越国遭受大灾,既是天意也是人为所致。当初若非吴国对我国发动战争,我们又怎会陷入如此艰难的境地呢?现在正是时候,让我们向吴国借粮,利用他们的储粮库来渡过难关吧!不过,伍子胥一直将我视为大敌,恐怕他未必会愿意借粮给我们啊……”想到这里,勾践心中不由得泛起一丝忧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