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泡书吧小说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泡书吧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有一个传奇春秋吴国 > 第27章 破郢都吴军进城 鞭尸伍子胥泄愤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27章 破郢都吴军进城 鞭尸伍子胥泄愤

1

其实楚国的二十万大军里面并没有多少郢都的士兵,大部分都是从其他地方调集过来的。因此当阖闾带着三万多军队抵达郢都的时候,很多人都觉得不可思议,因为他们无法想象一个吴国怎么可能有这么强大的兵力。然而,吴国却用实际行动证明了自己的实力和能力,阖闾带领着这支精锐之师与楚军展开了一场惊心动魄的战斗。最终,吴国以三万人的兵力成功击败了二十万楚军,这场战役也成为了世界军事史上的一次奇迹。

在现代战争中,以少胜多的战役屡见不鲜,但这些胜利往往是建立在高科技装备的支持下实现的。例如,美国攻打伊拉克时,萨达姆所率领的军队被称为\"百万雄师\",但面对美国的卫星、雷达、导弹和先进战机等高科技武器,萨达姆的军队显得力不从心。尽管他的军队人数众多,但在美国先进战机的压制下,他们几乎无法展开有效的反击。甚至萨达姆的战机只能被深埋于沙漠之中,无法发挥作用。这场战争充分展示了科技在现代战争中的重要性,只有掌握了先进技术的一方才能取得最终的胜利。这也提醒我们,在当今世界,科技的发展对于国家的安全和军事力量至关重要。

然而,在冷兵器时代,要想实现以少胜多的胜利确实非常困难。这种情况往往需要具备特殊的条件和策略才能达成。因此,当涉及到柏举大战的地点争议时,我仍然倾向于选择历史记载中的地点,而非学术界提出的观点。这个决定背后有着深思熟虑的原因。尽管对于柏举大战的确切地点存在不同的说法,但我认为坚持传统的历史记载更为重要。这些古老的记载经过时间的考验,承载着前人的智慧和经验。它们可能并非完全准确,但却代表了当时人们对这场战役的理解和记忆。相比之下,学术研究虽然具有科学性和严谨性,但也难免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例如资料的局限性、研究者的主观判断等。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和新证据的发现,学术观点也可能发生变化。此外,选择史说的地点还能更好地体现出古代战争的背景和特点。在那个时代,地理环境、军事战略以及文化传统都对战争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通过遵循历史记载,我们可以更深入地了解古人如何利用地形、气候等因素来制定战略,从而取得胜利。这样一来,我们不仅能够欣赏到古代军事家的智慧和勇气,还能从中汲取宝贵的教训。当然,对于柏举大战地点的争议,我们应该保持开放的态度,并继续探索更多的证据和研究成果。但在此之前,我们应尊重历史记载的权威性,将其作为解读这段历史的重要依据。同时,我们也要认识到历史的复杂性和多样性,不断挖掘其中的奥秘,以更好地理解过去,为未来提供启示。

面对三万对二十万这样悬殊的军力对比,如果选择在阵地战中硬拼,显然无法战胜对方。因此,只能运用运动战的策略,寻找战机,灵活应变。这种战术思维充分展现了孙武的军事智慧和谋略。他明白,在战争中,不仅需要勇气和力量,更需要智谋和策略。

在战争中,孙武强调了“兵者,诡道也”的观点。他认为,在战场上,不能仅仅依靠实力和正面攻击来取胜,还需要巧妙运用计谋和策略。例如,当军队有足够的实力时,可以故意装作弱小;当计划发起进攻时,可以装作毫无意图;当准备攻打近处目标时,可以装作攻打远处;当计划攻打远方目标时,可以装作攻打近处。这些都是孙武所倡导的“诡道”,即通过伪装、迷惑敌人来获得胜利。

在这场战斗中,孙武巧妙地运用了这些策略。他用计将子常诱离防守阵地,然后派出部分兵力与楚军展开拉锯战和迂回战。通过长时间的运动战,他们穿越小别山和大别山,在数百里的复杂地形中不断消耗楚军的体力和士气。最终,在关键时刻,孙武以精锐之师给楚军以致命一击。

这种战略和战术的结合体现了孙武的卓越军事才能。他深知战争不仅仅是一场简单的对决,更是一种充满智谋和变化的游戏。通过巧妙运用各种手段和策略,他能够在劣势中找到优势,最终取得胜利。

2

子常擅自改变了与沈尹戌商议好的作战计划,居然贸然渡过汉水去追击佯装败退的吴军,结果自然是中了对方的奸计。吴军一路撤退到柏举后,突然转身迎战楚军。子常见吴军士气低落、阵容不整,便心生轻敌之意。但没想到,阖闾之弟夫概带领五千名吴军精锐士兵发动突袭,直接击溃了子常率领的楚军。子常惊慌失措地逃跑,留下了大量的楚军士兵在战场上被吴军屠杀。这一场败仗让楚国遭受了巨大的损失,也让楚昭王十分愤怒。他忍不住破口大骂子常:“这个混蛋!他怎么能这么愚蠢?”

楚国已经到了生死存亡的时刻,作为国内君主的楚王应该怎么办呢?因为郢城内城墙坚固,守城的士兵也不在少数,如果楚昭王能够亲自率领将士们奋勇杀敌,或许可以振奋士气。

如同乌克兰的泽连斯基总统,当俄罗斯军入侵乌克兰时,有人就劝他暂时离开乌克兰,而且也有国家愿意让他在该国避难。但是,泽连斯基没有离开乌克兰,他选择了留在乌克兰,与乌克兰人民共同抗击俄军。这仗一打两年,乌克兰得到了国际社会很多国家的支持,泽连斯基也受到了国内外的尊重。

然而,楚昭王并没有这样做,他选择了逃跑。这种行为让人感到失望和无奈,毕竟一国之君应该承担起保卫国家的责任。楚昭王的逃走导致楚国陷入混乱,失去了统一指挥的力量。如果他能勇敢地面对敌人,带领军队抵抗吴军的入侵,也许楚国还有一线生机。可惜历史没有如果,楚国最终还是走向了灭亡之路。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一个领导者的决策对于国家命运至关重要,当面临危机时,坚定的信念和勇气才能带领人民走出困境。

楚昭王逃到了随国,他没想到自己的国家竟然会被吴国打败,更没有想到郢都会这么快沦陷。而此时的郢都,已经成为一片废墟,百姓们遭受着吴军的烧杀抢掠和蹂躏,生活陷入困境。

吴军进入郢都之后,便开始放松警惕,军纪也变得松弛起来。他们开始肆意掠夺财物、强奸妇女,完全失去了军人应有的纪律和道德底线。吴国的君臣们则分别占据了楚国君臣的宫殿,并各自霸占了楚国君臣的妻妾。他们沉迷于楚国的财富和美色之中,数月都不愿离去。

伍子胥带领吴军进入郢都后的首要任务便是报血海深仇。当时楚平王已去世,但他并未放弃复仇的决心。他重新安葬了被楚平王杀害的父亲和兄长以及其他家人后,决定挖掘楚平王的坟墓。当他面对楚平王的尸骨时,愤怒之情难以抑制,疯狂地抽打了三百鞭子。吴军在楚国都城内肆无忌惮地作恶,引起了极大的混乱和恐慌。

吴王阖闾轻信了伍子胥的建议,下令焚毁楚国的宗庙。这一举动严重伤害了楚国人民的感情,激发了他们的愤恨。吴军的暴行激起了楚国百姓的愤慨,普通民众甚至不惜与吴军拼命。吴军的行为越残暴,楚人对他们的反抗也就越发激烈。

这让楚昭王十分愤怒,但他又无可奈何,只能默默忍受着这一切。

楚昭王深知,如今的楚国已经到了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刻,如果不能迅速恢复国家的实力,那么楚国将会永远失去曾经的辉煌。因此,他决定采取一系列果断措施来重振楚国雄风。

首先,楚昭王积极筹备军队,训练士兵,提高战斗力。他明白,只有拥有强大的军事力量,才能保卫国家,对抗外敌。与此同时,他任命堂兄子西担任令尹之职,负责管理国家政务。子西具有卓越的政治才能和领导能力,楚昭王相信他一定能带领楚国走出困境。

其次,楚昭王树起大旗,公开反抗吴国的侵略。他向全国人民表明,楚国不会屈服于吴国的压力,将坚决扞卫国家的主权和领土完整。这一举动激发了楚国人民的爱国热情,使得全国上下团结一致,共同抵抗吴国的侵略。

此外,楚昭王还主动与其他诸侯国建立联系,寻求他们的支持和援助。他派遣使者前往各国,表达楚国对和平的渴望以及对吴国侵略行为的谴责。通过外交手段,楚昭王成功争取到了一些诸侯国的同情和支持,为楚国赢得了更多的国际空间。

最后,楚昭王一直在寻找机会,试图夺回郢都,让楚国重新崛起。他密切关注着吴国的动态,等待时机成熟,发动反击。尽管道路艰难,但楚昭王坚信,只要坚持不懈,就一定能够实现楚国的复兴。

3

想要灭掉一个国家谈何容易,尽管吴国在攻占郢都之后,又成功地消灭了企图回援郢都的沈尹戍部,并杀死了沈尹戍,但他们也付出了沉重的代价。与此同时,吴国在郢都的所作所为引发了众怒。他们的士兵肆意烧杀抢掠,给楚国人民带来了巨大的痛苦和损失。更令人震惊的是,伍子胥竟然亲自打开楚平王的棺材,对其尸体进行了残忍的鞭笞。这种行为不仅引起了楚国人民的强烈愤慨,也受到了其他诸侯国的谴责和批评。各国纷纷指责吴国的暴行,认为他们违背了基本的道德和礼仪准则。伍子胥的个人恩怨虽然得到了发泄,但他的行为却给吴国带来了严重的负面影响。其他诸侯国都对吴国产生了警惕和敌意,这使得吴国在国际上陷入孤立无援的境地。此外,吴国军队的暴行也激起了楚国人民的愤怒和抵抗精神。他们开始组织起来,奋起反抗吴国的侵略。各地的起义军不断涌现,给吴国的统治造成了巨大压力。吴国不得不投入大量兵力来镇压这些起义,进一步削弱了他们的军事力量。因此,尽管吴国在战争初期取得了一些胜利,但由于他们的残暴行径,最终导致了自身的困境和失败。这场战争也让人们认识到,战争不仅仅是武力的较量,更是道德和正义的考验。只有遵循道德原则,才能赢得人心,实现真正的胜利。

楚国是个大国,那个楚昭王的娘孟赢可是秦国人,对此秦国人是很关注的,楚国大夫申包胥想到了向秦国求援。

申包胥,他出生和死亡的确切时间都有待考证。他是春秋时期楚国的一位大夫。他姓申,名包胥,也叫申冒勃苏,还被称为王孙包胥。他来自荆州的监利县。他是楚国君主申冒的后代,原本与伍子胥关系很好。公元前522年,楚国的楚平王在位第七年的时候,伍子胥因为父亲的冤案被迫逃离楚国。在路上,他遇到了申包胥,并对他说:“我一定要推翻楚国。”申包胥回答道:“如果你能够颠覆楚国,那我一定能够复兴它。”到了公元前506年,楚昭王在位第十年的时候,吴国的国王采用了伍子胥的计谋,攻破楚国并进入了郢城。当申包胥得知伍子胥掘墓鞭尸后带信给伍子信说:“你曾经是楚平王的臣子,现在鞭打死人,这难道是上天的意愿吗?你这样报仇,也太过分了吧?”

申包胥跟随昭王撤退,一路上历经艰辛,辗转来到了随国。然而楚国的局势仍然十分危急,申包胥心急如焚,他深知只有秦国才能拯救楚国。于是,他决定亲自前往秦国,请求秦哀公出兵援助。

起初,秦哀公并没有答应申包胥的请求。但申包胥并未气馁,他坚信只要自己坚持下去,就一定能够打动秦哀公。于是,他开始了一场漫长而艰难的等待。

整整七天七夜,申包胥不吃不喝,日夜哭泣着守候在秦廷门外。他用自己的真诚和执着,向秦哀公表达着对楚国的深情厚谊以及对楚国人民的关怀。最终,秦哀公被他的忠诚所感动,答应派出五百乘兵车前往救援楚国。

乘:古代兵车,指古代军队的基层单位。每乘拥有四匹马毕乱拉的兵车一辆,车上旦数模甲士3人,车下步卒72人,后勤人员25人,共计100人。

五百乘模缓指有五百辆战车的大军。

当申包胥得知这个消息时,激动得热泪盈眶。他知道,这是楚国的希望之光,也是他不懈努力的结果。随着秦军的出征,楚国的命运逐渐发生了改变,这场危机也渐渐得到了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