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泡书吧小说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泡书吧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有一个传奇春秋吴国 > 第13章 遭陷害父兄被杀 伍子胥一人逃脱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13章 遭陷害父兄被杀 伍子胥一人逃脱

1

中国人一直强调德行,然而在中国的历史长河中,帝王们的行为可谓五花八门,其中不乏一些令人咋舌的缺德之事。这一切都源于家天下的制度,使得他们能够超越法律的束缚,随心所欲地行事。

这些帝王们似乎拥有无限的权力和自由,不受任何约束。他们可以随意践踏法律、道德和伦理底线,做出各种恶劣行径。例如,有些帝王会滥用权力,迫害无辜百姓;有些则沉迷于享乐,挥霍国家财富;还有些甚至违背人伦道德,干出荒唐之事。

在家天下的体制下,帝王们将自己视为天下之主,视民众如草芥。这种情况下,法律对于他们来说不过是一纸空文,无法对其形成有效的制约。因此,我们常常能看到历史上那些帝王们的荒诞行为,以及由此引发的社会动荡和人民疾苦。

然而,正是因为这样的制度缺陷,也促使了一些有识之士开始思考如何限制皇权,建立更为公平合理的政治体系。随着时间的推移,人类社会逐渐走向民主与法治,试图摆脱家天下的阴影,以确保每个人的权利得到平等保护。

前面讲过齐庄公玩大臣崔杼老婆的事,上朝时大臣多他坐在龙椅上看下面视力模糊,还特地给崔杼弄了顶绿帽子,这样他在上面就可以分辨出谁是崔杼,只要崔杼来了,他下朝时会安排很多活让崔杼干,然后他跑到崔抒老婆那儿鬼混……绿帽子特定的含义就是这么来的。

且说这楚平王,本就是个品行不端之人。他通过欺诈手段从两位兄长手中夺得王位之后,并未安于本分,反而变本加厉。其好色本性暴露无遗,竟然打起了儿媳的主意。此事说来话长——

原来,楚平王听闻太子建的未婚妻秦国公主孟嬴貌若天仙,心生邪念。于是,他不顾伦理道德,暗中派人将孟嬴接进宫中,并强行占为己有。太子建得知此事后,怒不可遏,但又无力反抗,只得忍气吞声。然而,楚平王的荒淫行为并没有就此停止。他越发肆无忌惮,终日沉浸在酒色之中,不理政事,导致楚国国力日渐衰落。朝中大臣们忧心忡忡,纷纷劝谏楚平王,但他却置若罔闻,依然我行我素。

不过,楚平王也是做贼心虚,他担心这件事会东窗事发,所以他赶紧找了个借口将太子健打发到遥远的城父(今河南襄城西)去镇守边疆,这样一来既可以防止太子健发现真相,也能让自己的心稍稍安定一些。同时,楚平王还将秦哀公的女儿孟嬴,并命其为太子妃。

不久,传出孟嬴怀上孩子的消息,楚平王喜出望外,更加宠爱她。而太子建在边境得知这一切后,对楚平王的怨恨更深了。他决定联合其他不满楚平王的势力,伺机夺回属于自己的一切。与此同时,楚国的局势越来越动荡不安,周边的诸侯国也虎视眈眈,企图趁虚而入。楚国的命运究竟会如何发展呢?太子熊建能否成功复仇?这一切都充满了未知数……楚平王把太子建派到边境,并没有放松对太子建的监视。

2

话说这太子建有两位老师,其中一个叫伍奢,还有一个就是那个代替太子建去秦国迎接孟嬴到楚国来的费无忌。这个费无忌是个阴险狡诈、心术不正的小人,也正是因为他把孟嬴带到了楚平王那里,如果不是他从中作梗,太子建也不至于受这样的委屈,因此,太子建对费无忌也是恨得咬牙切齿。

费无忌心里很清楚,自己干了这么多坏事,一旦太子建成了楚王,肯定饶不了他,于是他就先下手为强,在楚平王面前诬陷太子建和伍奢企图谋反。楚平王一听到这个消息,顿时火冒三丈:“什么!太子居然敢谋反?”他立刻派人去杀死伍奢全家。可怜的伍奢就这样死在了楚平王的刀下。

太子建得知此事后,赶紧带着自己的儿子公子胜逃离了楚国。而伍子胥当时恰好不在家,躲过一劫,但他深知楚平王绝不会放过他们一家,所以他也开始了漫长的逃亡生涯。

关于伍子胥逃亡的故事充满了传奇色彩。其中最着名的传说之一便是“一夜白头”。据说伍子胥在寻思如何逃脱楚平王追杀的时候,焦虑万分,竟然一夜之间白了头发。这个故事展现了伍子胥内心的紧张和压力,也让人们对他的命运产生了深深的同情。

另一个传说则与一把名为“七星龙渊”的宝剑有关。伍子胥在渡河时遇到了一位好心的撑船老翁,老翁不仅帮助他过河,还给他提供了食物和水。伍子胥感激不尽,将自己随身携带的宝剑赠予了老翁,表示感谢。然而,当老翁回到岸边时,却发现楚军正在追赶他们。为了保护伍子胥,老翁选择了在江心自刎而亡。这个故事展示了伍子胥与老翁之间深厚的友谊以及老翁的忠诚和勇敢。

还有一个感人至深的故事是“千金报恩”。伍子胥在逃亡途中饥饿难耐,几乎到了绝境。幸运的是,一位善良的女子看到了他的困境,并给了他一些食物。伍子胥感激涕零,但又担心女子会泄露他的行踪。于是他请求女子保守秘密。然而,女子觉得自己受到了侮辱,她不愿意被人怀疑,于是抱着一块石头跳进江中自尽以证明自己的清白。后来,伍子胥成功逃脱后,来到女子跳水的地方,投入千金以表达对她的敬意和感激之情。这个故事体现了伍子胥对恩人的感激之情,同时也反映了古代社会对于贞洁和名誉的重视。

这些传说和故事使得伍子胥的逃亡经历变得更加丰富多彩,充满了惊险、感动和人性的光辉。它们展示了伍子胥在逆境中的坚韧不拔,以及他与他人之间的深情厚谊。这些故事也成为了中国历史文化中的经典,流传至今,仍然让人津津乐道。

历经千辛万苦,伍子胥终于抵达了吴国。此时,公子光刚刚在吴楚边境取得一场胜利,他率领的军队成功占领了楚国的钟离和居巢地区。伍子胥踏入吴军的势力范围后,很快就被吴兵发现了。面对吴兵的逼近,伍子胥没有做出任何反抗动作,只是淡定地表示希望能见到吴军的将领公子光。吴兵们注意到伍子胥气度非凡,于是将这一情况汇报给了公子光。公子光得知来人竟是伍子胥,立刻决定亲自会见他。

公子光问:“先生何故如此狼狈?”

伍子胥长叹一声,把家里遭到的不幸一五一十告诉了公子光。说:公子光,现在楚国国内政治动荡,太子建和众多大臣已联合起来,正在积蓄力量要推翻楚平王,如果公子光愿挥师伐楚,楚可破也。”

公子光说:“我在这里的任务是王上命令的,作为领军,必须服从王上的旨意。”

公子光十分清楚伍子胥有着过人的军事才华,于是他便谦虚地向伍子胥讨教了很多有关军事方面的知识和技巧。伍子胥也毫无保留地将自己的见解和经验传授给公子光,他们二人相互交流、切磋琢磨,都感到受益匪浅。在交谈过程中,伍子胥发现公子光不仅聪明睿智而且胸怀大志,对军事战略有着深刻的理解;而公子光则惊叹于伍子胥的博学多才以及对军事战术的娴熟运用。随着时间的推移,两人之间的关系越来越融洽,他们开始共同探讨一些更深层次的问题,并逐渐建立起一种默契与信任。

在一次又一次的对话中,伍子胥和公子光彼此分享着各自的观点和想法,互相启发、共同成长。这种思想的碰撞让他们越发觉得对方是一个难得的知己,彼此间的友谊也变得愈发深厚起来。他们常常彻夜长谈,从天文地理到军事策略,从治国之道到人生哲学,无所不谈。每一次的交流都是一次心灵的洗礼,让他们更加坚信自己所追求的理想和目标。

就这样,伍子胥和公子光成为了一对忘年之交,他们的友情如同一盏明灯照亮了彼此前行的道路。在这个充满挑战和机遇的时代里,他们携手并肩,共同追逐着自己的梦想和抱负。尽管前路漫漫,但他们始终相信只要心中怀揣着坚定的信念和勇气,就一定能够克服重重困难实现自己的愿望。

过了几天,公子光将军队中的事务都处理妥当之后,就与伍子胥一起返回了都城。他一见到吴王僚,就迫不及待地把伍子胥介绍给他,并对伍子胥的才能赞不绝口,表示自己非常欣赏他。吴王僚听后十分高兴,立刻设宴招待伍子胥。

在宴会上,伍子胥得到了吴王僚的热情款待。他们一边品尝着美味佳肴,一边愉快地交谈。伍子胥向吴王僚详细地讲述了楚国的局势以及吴楚两国之间的关系。吴王僚听得津津有味,不时地点头表示赞同。

伍子胥又劝王僚说:“楚国现在人心浮动,君臣不和,大王可以让公子光再度进军,击败楚国指日可待。”王僚一听也有道理,公子光取得了卑梁之战胜利后便按兵不动了,粮草军饷却越来越大,不知他葫芦里卖什么药。与其这样不如再让他打仗。

王僚心想,如果能打败楚国,自己不仅可以威震诸侯,还能扩大吴国的领土和势力范围。于是他决定听从伍子胥的建议,再次派遣公子光出征楚国。

这天上朝,王僚当着众多大臣的面讲了当下楚国的形势后说:“寡人认为,楚国一再与我吴为敌,先前射杀先王诸樊,后又夺我余皇号,不久前又占我卑梁并血洗城邑,现在我有楚国名将伍子胥提供情报,另有楚国太子建呼应,发兵楚国正是时候。谁愿意领军出征?”王僚说着,把眼光投向公子光说:“公子光,你为父报仇的时候到了。”,

公子光接到命令后,他的脸色瞬间变得凝重起来,他连忙拱手说道:“启禀大王,末将刚刚经历了一场激烈的战斗,目前部队正处于休整阶段,实在不宜仓促出兵啊!”他皱起眉头,语气坚定地解释道:“首先,我们的装备需要加强,士兵们手中的武器已经磨损严重,急需更换;其次,军队的士气尚未恢复,许多士兵还沉浸在上一场战争的疲惫之中,无法迅速调整状态投入新的战斗;此外,人员补充尚未完成,许多新兵还没有接受足够的训练就被派往前线,这对战斗力会有很大影响;最后,粮草和军饷都还没有到位,如果现在匆忙出征,可能会引发军中哗变。更重要的是,那些在战斗中牺牲和伤残的将士们还没有得到应有的抚恤,他们的家人还在等待着我们的关怀与慰藉。如果此时让他们再次出征,不仅会让这些家属寒心,更会动摇军心。请大王慎重考虑,切莫草率行事啊!”说完,公子光便恭敬地站在一旁,等待着吴王僚的回应。”

王僚怎么也想不到公子光竟然会如此不识抬举,竟然敢当着众人的面拒绝他,这让王僚感到有些尴尬和愤怒,但作为一个君王,他必须保持自己的尊严和风度,于是便故作镇定地捋了捋自己的胡须,强颜欢笑地说道:\"这个……这个嘛!\"然后他将目光转向了在座的诸位将军们,并开口问道:\"那么,还有哪位将军愿意主动请缨呢?\"然而,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在场的将军们都沉默不语,没有一个人敢于挺身而出。这时,公子光再次站起来,向王僚进言:\"启奏大王,伍子胥的父亲伍奢和兄长伍尚皆被楚平王所杀,因此他才会劝谏大王对楚国发动战争,实际上只是想借此机会报私仇而已。如果我们贸然进攻楚国,恐怕难以取得胜利。\"

王僚只好放弃计划。

而当伍子胥得知公子光以士气低落、兵员、装备不足为由再次不肯出征时,知道公子光有私心,又不能说穿此事,于是就将勇士专诸推荐给公子光。公子光大喜,便以伍子胥为宾客。伍子胥退隐乡下从事耕作,以等待专诸的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