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泡书吧小说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在继后乌拉那拉氏与纯贵妃为了各自儿子的皇位继承权,暗中勾结族人和朝中大臣,展开了一场明争暗斗之时,皇帝的耐心正被她们的无休止的争斗逐渐消磨殆尽。皇宫内,气氛紧张得如同弦上之箭,一触即发。

然而,就在这局势紧张到了极点的关键时刻,纯贵妃却突然身患重病,仿佛被命运之神开了一个残酷的玩笑,她卧床不起,生命之火似乎在逐渐熄灭。这一变故,犹如在平静的湖面上掀起了一场惊涛骇浪,让原本就错综复杂的局势变得更加扑朔迷离,难以捉摸。

皇帝在得知纯贵妃生病的消息后,心中五味杂陈。他对纯贵妃为了儿子永璋上蹿下跳,不惜一切手段争夺皇位的行为感到愤恨不已。但毕竟,他们之间曾经有过一段深厚的感情,那些共度的时光和回忆,如同烙印一般刻在皇帝的心中。因此,当听到纯贵妃生病的消息时,皇帝的内心还是充满了忧虑和不安。

他决定亲自前往纯贵妃的寝宫探望,以表达自己对她的关切之情。当皇帝踏入纯贵妃的寝宫时,一股沉重的氛围扑面而来,仿佛连空气都凝固了。他看到纯贵妃静静地躺在病床上,面色苍白如纸,形容憔悴不堪。她的身体仿佛被抽走了全身的力气一般,完全失去了往日的风采和活力。皇帝的心中一阵刺痛,他快步走到床边,凝视着纯贵妃那紧闭的双眼和微微颤抖的嘴唇,心疼之情溢于言表。

皇帝轻声呼唤着纯贵妃的名字,声音中充满了温柔和关切,希望能唤醒她。然而,纯贵妃却毫无反应,只是静静地躺在那里,仿佛已经陷入了深深的沉睡之中。皇帝的眉头紧紧皱起,他的眼中闪过一丝焦虑和无奈。他转身对随侍的太监和宫女们下令道:“传朕旨意,让宫中最好的御医立刻前来为纯贵妃诊治!务必竭尽全力治好她的病,不得有误!”

与此同时,继后乌拉那拉氏也得知了纯贵妃生病的消息。她的心中暗自窃喜,觉得这是一个天赐的良机。如果纯贵妃的病情无法好转,那么她的儿子就少了一个强劲的竞争对手。乌拉那拉氏的眼中闪过一丝狡黠的光芒,她开始在心中盘算着如何利用这个机会,为自己的儿子争取更多的支持和势力。然而,她也明白,皇宫中的局势变幻莫测,她必须小心谨慎,以免引火烧身。

在皇帝焦急地等待御医前来为纯贵妃诊治的同时,继后乌拉那拉氏的宫中却是一片看似平静实则暗流涌动的景象。她坐在金碧辉煌的宫殿内,手中轻抚着一串珍贵的佛珠,眼神中却闪烁着难以掩饰的算计之光。

“纯贵妃这一病,倒是给本宫省了不少力气。”继后轻声自语,嘴角勾起一抹不易察觉的冷笑。她深知,在这后宫之中,母凭子贵,而皇位的争夺更是残酷无情。纯贵妃的倒下,无疑为她的儿子永璂清除了一块绊脚石。

然而,继后也明白,皇帝对纯贵妃并非全无感情。她必须谨慎行事,以免在这个敏感时刻引起皇帝的猜忌和不满。于是,她决定派自己的心腹宫女前去探听纯贵妃的病情,同时暗中吩咐御药房,要确保给纯贵妃用的药既不过于猛烈,也不至于让她迅速康复。

御医们很快便赶到了纯贵妃的寝宫,他们一个个面色凝重,小心翼翼地为纯贵妃把脉、开方。皇帝站在一旁,目光紧紧盯着御医们的每一个动作,心中充满了不安和期待。

“皇上,纯贵妃的病情颇为严重,乃是急火攻心加之长期操劳所致。”为首的御医恭敬地禀报道,“微臣等定会竭尽全力为纯贵妃诊治,但……但病情能否好转,还需看纯贵妃自身的造化。”

皇帝闻言,眉头皱得更紧了。他深知御医的话意味着什么,但他不愿意放弃任何一丝希望。他挥手示意御医们退下,自己则坐在纯贵妃的床边,握住她冰凉的手,低声诉说着往日的情谊和未来的期许。

而此刻的纯贵妃,虽然昏迷不醒,但仿佛也能感受到皇帝的关怀和温暖。她的嘴唇微微动了动,似乎在呢喃着什么,却终究没有发出声音。

继后乌拉那拉氏在得知御医的诊断后,心中更加笃定了自己的计划。

她表面上装作关心,带着礼物前往纯贵妃寝宫探望。一进屋子,她便假惺惺地抹泪,口中念叨着姐妹情谊。皇帝看在眼里,虽知她心思,却也不好发作。

继后在床边坐下,轻声唤着纯贵妃,眼神却透着一丝阴狠。这时,纯贵妃突然悠悠转醒,她看到皇帝和继后在旁,眼中闪过复杂的情绪。她虚弱地拉住皇帝的手,说自己之前争权是为儿子前途,如今知错。皇帝心中动容,安慰她安心养病。

继后见此情景,心中恼怒,却只能强颜欢笑。她离开后,加快了在朝中拉拢势力的步伐,想趁纯贵妃病中彻底打压。然而,纯贵妃虽病,却也没那么容易被打倒。她暗中让亲信收集继后勾结大臣的证据,准备等自己病好,给继后致命一击。一场新的风暴,在这看似平静的后宫中悄然酝酿。

太后听闻继后乌拉那拉氏和纯贵妃为了自己儿子的皇位,在背后上蹿下跳,暗中勾结,不禁对着心腹嬷嬷冷冷一笑,眼中闪过一丝讽刺之意。

“继后和纯贵妃都是蠢货。”太后轻声说道,语气中充满了不屑,“皇上正值壮年,龙体康健,她们现在蹦哒的越高,以后倒霉得就越快。真以为皇上看不出她们的那点小心思?”

心腹嬷嬷闻言,低头应和道:“太后说的是,她们也太急功近利了。皇上英明神武,岂会被她们这些小伎俩所蒙蔽。”

太后轻轻摇了摇头,叹息道:“哀家也知道,她们都是为了自己的儿子。但皇位之事,岂是她们能随意插手的?皇上有自己的打算,她们这样做,只会让皇上更加反感。”

说着,太后的眼神变得深邃起来,仿佛在看透这后宫中的纷纷扰扰。她继续说道:“纯贵妃现在还病着,继后却在这时候动心思,真是愚蠢至极。哀家倒要看看,她们最后能落得个什么下场。”

心腹嬷嬷闻言,心中一凛,知道太后已经对继后和纯贵妃的行为感到了极度的不满。她小心翼翼地说道:“太后,那我们要不要……”

太后摆了摆手,打断了她的话:“不必了,哀家自有打算。你现在就去给哀家盯着她们,有什么动静及时来报。哀家倒要看看,她们还能闹出什么花样来。”

心腹嬷嬷应声退下,太后则独自坐在宫中,眼神中闪烁着冷厉的光芒。她知道,这后宫中的争斗从未停止过,而她,作为太后,必须时刻保持警惕,以确保皇家的安宁和稳定。至于继后和纯贵妃,她们的命运,已经掌握在了太后的手中。

太后悠然坐在慈宁宫的软榻上,身后的靠垫绣着繁复华丽的图案,与她那淡然中透着威严的神色相得益彰。她轻轻抬了抬手,示意心腹林嬷嬷靠近些,那动作里蕴含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尊贵。

“林嬷嬷,你瞧瞧这后宫,花团锦簇,莺莺燕燕,可谁才是真正心明眼亮之人?”太后轻声细语,却字字珠玑,语气中带着一丝深邃的考量。

林嬷嬷微微欠身,恭敬地回答道:“太后心中自有乾坤,奴婢怎敢妄自揣测。”她深知太后的眼光如炬,对后宫中的一切了如指掌。

太后嘴角勾起一抹淡然的微笑,眼神中闪过一丝赞赏:“皇贵妃,她才是那真正心明眼亮之人。出身世家,见多识广,眼界自然非同一般。你看她,在这后宫中从不张扬,也不与人争宠。皇上正值壮年,她的儿子永瑚还年幼,她却能在这风云变幻中保持冷静,如静水深流,不卷入那些无谓的纷争。”

林嬷嬷闻言,心中暗自赞叹太后的洞察力。她轻声附和道:“皇贵妃的确是个难得的智者,她深知在这后宫中,唯有保持冷静和理智,才能保全自身,为永瑚谋得一个光明的未来。”

太后点了点头,眼中闪过一丝睿智的光芒:“皇贵妃明白,皇位之事,非她所能左右。她现在要做的,就是悉心教导永瑚,让他茁壮成长。她知道,一个母亲的爱和教诲,是孩子成长路上最宝贵的财富。等到将来皇上年迈,永瑚羽翼丰满,自然能在这宫廷中展翅高飞。”

林嬷嬷听得连连点头,心中对皇贵妃的敬佩之情愈发深厚。她深知,在这后宫中,能够像皇贵妃这样保持冷静和理智的人,实属罕见。

太后沉默片刻,似乎在思考着什么。随后,她缓缓开口道:“林嬷嬷,你以后要多留心皇贵妃的动向,有什么事情及时来报。哀家觉得,她将来必定是个可造之材。在这后宫之中,能够有如此眼光和谋略的人,实在不多见。哀家也想看看,她究竟能走到哪一步。”

林嬷嬷领命退下后,太后便靠在软榻上,闭目养神,仿佛这世间的一切纷扰都与她无关。不多时,一个小太监轻手轻脚地走了进来,躬身禀报道:“太后,继后求见。”

太后闻言,嘴角微勾,露出一抹似笑非笑的神情,淡淡地说道:“让她进来吧。”

继后闻言,莲步轻移,款款走进殿内,盈盈下拜,恭敬地说道:“太后吉祥。”

太后抬眼,目光在继后身上扫过,似笑非笑地说道:“继后今日前来,可是为了纯贵妃之事?”

继后心中一凛,没想到太后竟如此直接地点明了她的来意。她忙道:“臣妾听闻纯贵妃病重,心中担忧,想来问问太后可有法子。”

太后轻笑一声,说道:“你倒是好心。不过这生老病死,自有定数,非人力所能为也。你呀,还是多操心操心自己儿子的教导之事吧。永璂年纪也不小了,该是时候为他将来的前程打算了。”

继后脸色微变,她听得出太后话中的敲打之意,强笑道:“太后教训得是,臣妾定会用心教导永璂,不负太后期望。”

太后摆了摆手,说道:“下去吧,哀家累了。”

继后告退,心中却满是不甘。她知道,太后对她已经产生了不满,可她又不甘心就此放弃。回到宫中,她开始盘算着如何挽回局面,如何才能让太后重新看重她,让她的儿子永璂在皇位继承上有更多的机会。

然而,继后却不知道,她的一举一动,早已被太后和皇贵妃看在眼里。太后和皇贵妃都是宫中的老狐狸,对人心的洞察和局势的把握都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她们知道继后的野心和不甘,也知道她接下来可能会采取的行动。

继后退出太后的寝宫,脚步略显沉重,每一步都似乎承载着无尽的思绪与压力。她深知,太后对她的不满并非一朝一夕,今日之事,只是太后对她的又一次隐晦警告,提醒她不要轻举妄动。

回到自己的宫中,继后坐在铜镜前,凝视着镜中自己略显憔悴的容颜,心中涌起一股强烈的不甘。她不甘心就这样被太后和皇贵妃轻视,更不甘心自己的儿子永璂在皇位争夺中处于劣势。她的眼神中闪烁着坚定的光芒,暗暗发誓绝不会就此放弃。

“本宫不能就此罢休。”继后咬紧牙关,心中盘算着如何挽回这不利的局面,如何重新赢得太后的青睐,如何让自己的儿子在皇位争夺中占据一席之地。

然而,她却浑然不知,太后和皇贵妃早已将她的一举一动尽收眼底。太后靠在软榻上,闭目养神,但心中却如同明镜一般清澈。她早已洞察了继后的野心和不甘,也预料到她定会想方设法挽回局面。

“皇贵妃,你如何看待继后这人?”太后突然开口问道,语气中带着一丝玩味和考量。

皇贵妃正坐在一旁,闻言轻声答道:“太后心中自有明断。继后心思缜密,手段不凡,但可惜过于急功近利,恐怕难以成就大器。”

太后轻笑一声,说道:“你说得对。继后虽有野心勃勃,但缺乏足够的耐心和远见。她以为哀家看不出她的心思,殊不知,哀家早已将她看透。”

皇贵妃微微一笑,说道:“太后英明睿智。继后若想在这后宫中立足,还需多向太后学习才是。”

太后摆了摆手,说道:“哀家已经老了,不想再卷入这些争斗之中。不过,哀家也不会眼睁睁看着后宫乱成一团。皇贵妃,你聪明伶俐,哀家希望你能在这后宫中起到稳定局势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