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泡书吧小说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泡书吧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娶妻一个月,才知岳父朱元璋 > 第655章 朱元璋担忧起未来的事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655章 朱元璋担忧起未来的事

“撒马尔罕以西,确有诸多强国。”

朱标接过地图细看,不由得倒吸一口凉气:

“如此说来,那‘日不落帝国’、‘法兰西’这些国度……竟也都是真实存在的?”

朱元璋眉头紧锁,起身踱至窗前:

“咱原以为,他不过是半真半假的瞎编,想要唬咱,为的就是开海!如今看来……”

他转身凝视朱标:“此人预知未来,通晓万国,身怀诸多新奇技术,渊博不似凡人,实乃异人也。”

殿内一时寂静。

朱标微微颔首。

异人之事,他早就知晓了。

当下最要紧的,还是这舆图。

朱标沉思片刻,轻声道:

“父皇,若真如舆图所示,驸马也曾说过,我大明虽物阜民丰,多年以后,迟早成为众矢之的……”

“不错,”朱元璋背负双手,神色凝重,“就如同一块肥肉,四周群狼环伺!”

他眼中闪过一丝锐利,沉声道:

“那帖木儿皇帝,表面对咱称臣,背地里却在西域厉兵秣马。

他们蒙古人,是一个模子里刻出来的,一味的穷兵黩武,四处征战。”

朱元璋有一丝忧心忡忡:

“更不必说,那些远在西方的强国……”

朱标皱着眉头回想:“儿臣记得,驸马曾言及‘海上威胁’。

说的就是那些国家,仗着船坚炮利,到处殖民与掠夺……”

“异族人……”朱元璋负手而立,仰天道,“非我族类,其心必异!再怎么防备他们,都不为过……”

这一刻,皇帝和储君都是神色凝重,皆感受到了一种说不清的沉重压力。

如果以往有人同他们说起这些,他们必定是有些不屑的。

然而这一回,有一幅万国舆图和使者互相印证。

这帖木儿帝国,相当强盛,疆域广阔,就在大明的西边。

但此前这么多年来,大明竟是毫无所觉……

父子两个相对静默,各自都在思索。

朱标在想,这世界竟是如此之大,原来除了周边的那些小国之外,还有诸多国度。

这一点他自然是早就知道,但以前没有半点真实感,因为同平时的生活没什么关系。

但现在有异域使者远道而来,带来了遥远之地的消息。

于是。

陆知白曾经的提醒,便如同惊雷一般,又在他们耳畔回荡起来了……

朱元璋站在武英殿的窗前,目光穿过雕花的窗棂,望向远处巍峨的宫墙。

“标儿,”他缓缓开口,声音低沉坚定,“咱思来想去,这事不能不管。但毕竟还远,也不能操之过急……”

朱标恭敬地站在一旁:“父皇的意思是……

“首先,”朱元璋转过身来,眼中闪烁着精明的光芒,“驸马这个人,确实有点意思,天底下可能找到第二个吗?”

朱标不禁摇了摇头。

朱元璋笑道:“咱也这么觉得。对他,还是需要热情些。”

皇帝的笑容却又微微收敛,缓缓说道:

“却也不可尽信。他的脑瓜子,实在太活,有时提的主意,实在匪夷所思……”

朱标闻言,思虑片刻,道:

“父皇明鉴。驸马虽常有惊人之语,但儿臣观其言行,确实一心为国为民。只是年岁尚轻,难免思虑不周......”

朱元璋摆摆手打断道:“咱晓得。那小子的所做作为,咱都看在眼里。”

顿了一顿,朱元璋眉头微皱,负手而立。

“二月份咱命汤和去南方巡视,最近又有消息回来了。”

他缓缓说道,目光投向殿外,仿佛能穿透重重宫墙,看到千里之外的东南沿海。

汤和与徐达,朱元璋的两个老伙计,一个在南,一个在北,守卫大明的江山……

朱标点头道:

“父皇,汤帅前日有密奏送到,言及沿海倭寇之患,确实又有复燃之势。

虽不如当年猖獗,但小股流寇袭扰不断,沿海仍受其害……”

朱元璋冷哼一声,眼中闪过一丝冷厉:

“几年前咱让日本国王多约束倭寇,他倒是答应得痛快。

可这几年下来,禁令松弛,倭寇又敢来犯……还有那金银矿产,交付也是一次比一次晚。

可见这些东瀛人,终究是靠不住的!”

朱标沉吟道:“父皇,倭寇之患,根源复杂。日本国内战乱频仍,许多浪人、武士流亡海上,即便其国王有心约束,恐怕也难以彻底禁绝。”

朱元璋冷笑:“咱不管他们国内如何,只要敢犯我大明疆土,就得付出代价!”

他顿了顿,又道:“徐达在北边镇守,蒙古人尚且不敢轻举妄动。可这东南沿海,却总是不得安宁!”

“唉……”朱元璋轻轻叹了口气,低声自言自语,“咱一直主要防的是蒙古人,可这倭寇……

如今是乌合之众,但假设有朝一日,他们也有了大船跟火炮,可不也是一个威胁?”

朱标思索片刻,道:“驸马曾同儿臣提起过,往后,有诸多小国,国力却也算强盛。

他们联合起来,就如同蚂蚁吞象,妄图以种种手段,来瓜分我们华夏……”

朱元璋负手而立,面色威严,说:

“以后怎么样不敢说,但现在,咱大明的水师也不差!

就让汤和、唐胜宗近一步整顿沿海防务,加强水师巡防,先拿倭寇练练手!”

父子两个很有默契,都没有提到开海之事。

这个话题,终究还是太宏大遥远了。

朱标沉思片刻,缓缓开口道:

“父皇,儿臣以为,倭寇横行,根源或许不在于禁令是否严苛、打击是否狠厉,而在于‘匮乏’二字。”

朱元璋眉头一挑:“哦?此话怎讲?”

朱标指着舆图上日本列岛的位置,道:

“日本国土地狭小,物产有限,加之国内诸侯混战,许多浪人、武士失去生计,只能铤而走险,出海劫掠。

即便天皇下令禁止,可若他们连活路都没有,又怎会甘心束手待毙?包括一些蒙古人扰边,也是一样的道理。”

朱元璋冷哼一声:“照你这么说,他们穷啊,抢掠我大明,反倒成了理所应当?”

朱标摇头:“儿臣并非此意……”

他大着胆子说:“只是,倭寇之患,或许……现在就是无法根治的。只能不停的打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