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泡书吧小说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唐纳德知道会议结论后,当场把可乐扔到了地上,对着自己的幕僚长马克抱怨道:“两党怎么能支持UASA,他们让史蒂夫按原计划行事,那岂不是就是放任夏国在我们前面登月?这样何时才能让米国再次伟大!”

马克劝导道:“也许夏国也会失败呢?你看他们的cZ5,都失败了3次。”

唐纳德继续抱怨道:“可我最担心的是那个行星科技,从犄角旮旯里突然冒出来的公司,一跃成为现在的商业航天龙头,不行,帮我预约下cIA,我需要对行星科技进行监控。”

马克走到投影仪前,说道:“好的,我会帮您安排和哈斯佩尔局长的见面,现在差不多要到行星科技的发射直播了,您之前提醒过我的,还要看吗?”

“看!我要看着他们失败。”唐纳德咬牙切齿的说道。

只见屏幕上,行星科技的直播已经开始,一枚外表斑驳不堪的火箭矗立在发射架上。

唐纳德瞟了一眼直播间人数,居然已经突破五百万,紧锁眉头,又拿出自己的手机,打开了为了解夏国专门下载的抖音,看了眼行星科技官方直播间,早已10万+。

忧心忡忡的放下了手机,唐纳德继续看着英文流直播。

…………

行星科技本次发射空间站,自然也是吸引了大量媒体,不仅行星科技自己按惯例进行的直播,就连晚间新闻也专门派出记者,拍摄画面。

由于是第一次空间站发射,周世航也专门来了到了现场,看着发射小组紧张而有序的工作,一股自豪感油然而生。

就跟旁边的秦毅聊道:“你看,一年前我们发射时连专门的发射小组都没有,所有工作还是发射中心的人帮助才顺利完成的,现在都已经成长到了这个地步。

秦毅在旁边吐槽道:“那是,每10天就要发射一次,持续了半年,无论谁来都是信手拈来的好吧。”

这时晚间新闻的记者林风走了过来,要做一个专访。

秦毅立马进入吃瓜模式,在旁边看戏。

周世航对着秦毅翻了个白眼,整理了下衣服,点头示意可以开始了。

林风对着摄像机,整理了下思绪,开口说道:“各位观众晚上好,演播厅好,这里是琼省平昌市航天发射中心,在我身后的就是行星科技的技术总监,周世航先生。”

周世航礼貌的跟摄像机打了声招呼。

“我们都知道,周先生您是在麻省读博期间突然放弃了学业,转而回国加入了行星科技,一入职就成为了技术总监直到今天,能问一下您当时为何要放弃学业呢?”

周世航心想当然是因为重生了,又有了系统,这不赶紧回来干事业,难道又要重复上一世病死吗?

但这些却完全不能和人言语,咳嗽了一声酝酿了下情绪说道:“直接原因当然是我的大学同学,现在行星科技的cEo唐禹哲力邀我回国做商业航天,这比起在学校里读博,更能展现自己的实力。

其次就是我一直都记着2018年2月7日,马谊朗成功将重型猎鹰火箭发射并回收,当时三枚一级火箭的回收直播画面,直到今天都时常出现在我的眼前。

那时候我便意识到了,真正的太空航行技术已经成熟,全新的风口即将形成。我个人考虑再三决定还是要搭着这个风口,去看一看人类未来的边疆。”

秦毅听着周世航的话,撇了撇嘴,这话说的冠冕堂皇,可是不多见。

林风听着回答很是满意,这高度直接上升到了人类,又继续问:“那么周先生,能大概讲一下您是什么时候开始决心研究可回收技术的呢?根据公开资料显示,在您回国后的次年,行星科技就完成了可回收火箭的首次成功。”

周世航想了一下,说道:“其实可回收技术早已经在20世纪50年代由德国火箭专家冯·布劳恩提出,我国的钱佬也于上个世纪60年代就提出了可重复使用的运载工具。

可以说在火箭科学界,一直在寻找实现可重复使用的火箭技术,但受限于精密制导控制系统的发展,一直没有什么大的水花,同时伴随冷战结束,航天界一下子失去了大量经费支持,进入了瓶颈期。

真正的突破应该是spaceZ的工程师在2012年发表的论文,Lossless convexification of Nonconvex control bound and pointing constraints of the Soft Landing optimal control problem(对最优软着陆问题中非凸的控制约束和朝向约束进行无损凸化)。

通过控制学对火箭的着落优化有了更详细的思路,才使得spaceZ成为了世界第一家完成可回收火箭的公司,而我也是从那篇论文中获得的启发,开始着手研究可回收技术的。”

林风蹙眉,这可全是对米国和spaceZ的吹捧啊,现在这个时间节点处理不好可能会引发一波小小舆论。

就听着周世航继续说道:“经过多年的学习研究,我对火箭控制学的想法也在逐渐有了新的想法,特别是使用神经网络对大量数据进行学习后进行大型推理问题,并且在一定程度上做出预测,使得后来者可以通过快速多次迭代试验,找到问题最佳解决办法。

正是依靠着利用大数据推理问题流程,才使得我们可以在短短一年内,实现可回收技术的突破。如果你去过我们公司总部附近了解下,就能知道我们在短时间内做过多少次试验,大量失败的试验让我们获得了同行内难以匹敌的数据库容量,也是基于此,我们才开发出了可回收技术。”

林风一下子听了这么多相对专业的词汇,有点懵逼,只好暂时略过提问,继续下一个问题:“那么周先生,据我所知这次你们将会首先发射一个空间站节点舱,3天后再发射另一个节点舱,您能给我们的观众解释下为什么要如此密集的发射呢?”

周世航看了下远处的大屏幕,已经开始进入最后的倒计时,立马说道:“马上就要发射了,这个问题我快速回答下,之所以要2个节点舱挨着发射,是因为我们这次发射还是从星宿项目中额外挤出来的火箭,当然要快点了,不然会耽误后面的卫星发射。”

紧接着周世航就摆手示意到此为止,要去到盯着发射数据了。

林风也只好作罢,对着摄像机进行了收尾录制。

周世航赶到控制台,松了口气,这采访简直要命。

发射组长黄杰看到周世航采访结束后过来,羡慕的说道:“周总,这下你可是在全国观众面前露脸了啊。”

周世航翻了个白眼,“我估计等下结束后还会有采访,到时候你去,让你也露露脸。”

黄杰听闻顿时美滋滋,就连发射前最后的检查也快了不少。

虽然已经是12手的老火箭,但行星2号依旧给力,按计划在轰鸣声中顺利起飞,将弥罗宫送入预定的830公里轨道。

这个轨道高度比国际空间站319公里要高出2倍多,直接成为人类迄今为止高度最高的空间站。

……

就在直播间里为空间站成功入轨欢呼时,唐纳德喝完了最后一口可乐,叹了口气,看向马克:“刚刚最有价值的信息记下来了?”

马克点点头说道:“都记下来了,行星科技使用神经网络处理数据,快速迭代,至少在我看来这很靠谱,也解释了他们飞快的进度。”

“那什么神经网络,我们米国有什么研究进展的?”

马克拿出手机查了下资料,说道:“据我所知,好像在7月份,微软投资过一家名为openAI的公司,就是做的神经网络研究,他们称之为人工智能。”

唐纳德一下靠到沙发上,沉默片刻让马克出去,然后直接打电话给自己的投资经理,要求其调研下openAI这家公司,如果可以的话最好投资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