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泡书吧小说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假装没听出好友打趣的语气,孟凡晨也不回答,又问起京中局势。

安礼轻啜一口茶,目光凝重地望向窗外渐暗的天色,缓缓开口:

“上京风云变幻,孟家一夜间被流放北地,安家也难逃贬谪之命。而李家,也困于自保。”

他的话语低沉,每个字都像是重锤,敲打着室内的静谧。

孟凡晨闻言,眉头紧锁,双手不自觉地握紧茶杯,指节泛白。

“世事无常,李家竟也未能幸免。”

安礼随即长叹一声道:“听闻李家连遭不幸,两位孙辈接连殒命。”

“李老大人心如刀绞,一代名臣,终是选择辞官归乡,以求家族安宁。”

孟凡晨闻言,轻轻摇了摇头,语气中满是惋惜:

“李家世代忠良,却落得如此下场。李老大人此举,虽显无奈,却也明智。”

这个时候李家出这种事,谁都知道不可能是意外。

“如此说来,李家怕是要元气大伤。”安礼沉思片刻,继续说道:

“我听闻李老大人已有了年底辞官归乡之意,可陛下不想再等。”

孟蓝臣闻言,脸色骤变,猛地站起身,语气急切:

“李二姑娘呢?她可安好?”

上一刻,心中吐槽堂兄过不了美人关。下一刻,到了自己,这紧张样子更甚。

安礼一愣,不解地望向孟蓝臣,李家虽难,但到底是辞官归乡,和孟家比还是好很多。

他心中暗自思量蓝臣这突如其来的关切。

“我二哥书信中,并未提及李家姑娘有何不测,只是李家上下皆沉浸在悲伤之中,她自也是难逃其扰。”

安礼不清楚为什么孟蓝臣如此反应,便疑惑问好友:“蓝臣何故如此?”

孟凡晨眼中闪过一抹复杂情绪,缓缓开口:

“蓝臣,他……与李家二小姐,年初定下婚约,原本要明年成婚。”

“只是因我孟家流放之事,婚事至今未有定论。”

安礼闻言,目光微闪,孟家果然出情种!

他未曾料到孟蓝臣与李二姑娘之间竟有如此渊源,不由得重新审视起这位堂弟。

他轻咳一声,打断了孟蓝臣的思绪:

“蓝臣对李姑娘,倒是情深意重。”

“,你且稍安勿躁,我虽不知李二姑娘具体情形,但李老大人既然决定辞官归乡,定会尽力保全家族上下,包括李二姑娘在内。”

孟蓝臣闻言,心中稍安,但仍难掩焦虑之色:

“话虽如此,但我总觉得此事非同小可。李家接连遭遇不幸,我怕……”他的话语未尽,但其中的担忧已溢于言表。

孟凡晨拍了拍堂弟的肩膀,以示安慰:

“蓝臣,李家虽无力改变大局,但李大人不是无能之辈,既已辞官,皇帝短期也不便为难。应可保李家族中晚辈无恙。”

安礼也说道:“宋家也已派出翅勇军,暗中护送李大人一家归乡。”

“算算时间,李家应该已经回到岭南。”

“我让人打听一下,一旦有确切消息,即刻书信送往流放地,告知于你。”

他怕孟蓝臣还是不放心,又补充道:

“蓝臣,你且耐心等待。时局动荡,李家归乡未必不是好事。而我们能做的,就是保持冷静,静待时机。”

三人沉默片刻,各自心中都藏着千头万绪。

就在这时,门外传来掌柜的声音:“东家,有信使求见,说是带来了上京紧急书信。”

安礼赶忙让人将其带来。

他接过书信,拆开一看,面色微变,随即看向孟家兄弟,眼中闪过一抹喜色:

“李家已到湘南,一切安好。”

“信中提及,岭南刺史正是李老大人早年的学生。朝中竟无人知晓,现在此人对李家多有庇护。”

“李家安危,不必再担忧。”

说完,他又略有感慨道:“只是,这李家一向知礼,李老大人即便辞官,不想惹皇帝不喜,却仍旧不想悔婚。”

“李二姑娘也是实诚人,坦言已有婚约,便是半个孟家人。”

“她不愿和家人回到族地生活,一南一北,怕就此和孟家断了联系。”

“自李家离京返乡之日,她便也赶来北地,以便明年与蓝臣完婚。”

孟蓝臣闻言,大吃一惊,连忙接过书信细看,片刻后,他猛地一拍桌案,紧张道:

“太危险了!她怎么能独身来北地。”

“这怎么是好,李家人怎么能让她来?”

他心中又惊又喜又担忧。

喜的是,少年人的一腔爱意没有错付。

惊的是,李家如此关头,非但没有背信弃义,还直接同意族中嫡女前来北地。

但更多的,是对李婉婉的担忧,这个倔丫头,书香门第的小姐,哪里吃过苦。

这来北地的路,风雪不论,还危机重重,他十分担心。

孟凡晨见一向冷淡的蓝臣如今激动非常,也面露凝色。

安礼倒是不担心,说道:“李家不会让李二姑娘自己来的。”

“而且我们安家的翅勇军,这次足出了五百人护送李家。”

“分出几十人护送李小姐应该是没问题的。”

“况且,她一个闺阁小姐,影响不了大局,老皇帝不会分心在处理这样一个女子身上。”

这简单的道理,以孟蓝臣的心思不会想不到,但是由于这事关李婉婉,他什么分析能力都下线了。

而孟凡晨想的是另外的问题。

信件往返需要时间,李大人的老家岭南离路北城这么远,这信现在收到,那……。

“不知信上可说,李二姑娘何日出发的?”孟凡晨问道。

安礼直接答道:“十月初”

“孟家离京不足一月,宋李两家,相继出事,李家十月初返乡,李姑娘当是那时悄悄上的路。”

现在是十一月末,孟家在流放路上走了两个多月,因之前都是步行,族中老弱妇幼又多,脚程不快。

而李家虽是辞官,但银钱应是不缺,李姑娘必是乘马车赶路。

算算日子,如若孟家不是有李九歌帮助,怕是李姑娘已经赶上孟家。

孟蓝臣也想到这里,还好孟家先行,否则李姑娘如果和孟家一起遇到黑衣人追杀就麻烦了。

“此时李姑娘,很可能快到辽河。河面未冻牢,如若贸然渡河,太过危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