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9章 带村长回四九城
工厂一共三天假,孙卫国好久没回来陪自己老爹,这次准备直接待到初三,于莉也没意见,平常在四九城,跟父母见面也就是转个车的功夫,不差这两天。
大年初一当晚,几人又聚在村长家,饭桌上只有三个菜,只有炖白菜上面漂着几点油花,剩下的就是清水炖菜,水多菜少。
天灾加上人祸,群众和党员干部都在挨饿,寻常人家能在过年时候凑出这些已经是不错。
但是,赵成暗里给村长送了不少东西,不说之前打猎的收获,但是回村钓鱼的收获就不少,但看桌上的菜色,那些东西应该都被村长拿去发扬风格了。
赵成对此也是无可奈何,这些老一辈,见过最恶劣的官绅,也见过最淳朴的战士,自然会受到感召。
饭桌上五人其乐融融,比起去年,多了于莉,少了郭家母女,众人也没提。
都知道形势不好,说不定什么时候又起风波。
隔壁几个村子,近些年一直有地主被拉去做批斗,郭家原本也是地主,虽说家风很正,在村里名声不错,但终究是个隐患,能早走就早走。
饭桌上,村长赵成厚胳膊肘支在膝盖上,伸出筷子加夹了一片肉,五花三层,放在嘴里感受着油香,细细咀嚼,品味许久才咽了下去。
长辈动了筷子,其余几人都动起筷子,初次到场的于莉还有些局促,但有孙卫国陪着,她自己也是个精明人,很快就融入进来。
赵村长扫了一眼腻在一块的孙卫国两口子,转头看向赵成,说道:“小成,你毕业后可得抓紧了,都27了!”
“您放心,毕业半年,肯定能把对象带回来!”
赵成把茶水咽下去,咳了两声,尴尬的连连点头。
赵成厚点了点头,不再多问,他对赵成很放心,这孩子十几岁就知道读书能改变命运,别人家娃娃帮家里干活,忙着挣点钱的时候,他陪着这孩子一家一家敲门,借钱念书。
从那时起,他就知道,只要世道变好,赵成这孩子就能出人头地,只是没想到,居然这么快,赶上了好时候。
一共三道菜,五个人很快就吃完,于莉自觉揽过收拾的活,另外四个男人坐在了土炕上,就着窗外风雪,将杯中剩下的福根一饮而尽。
“这酒气性真足,咱们两个,只喝了一瓶半,居然脸红成这样!”
赵成厚伸手指向镜子,灯光下,四个人在镜子里都有些模糊,但村长和孙奎两张大红脸却分外显眼,特别是村长,咧嘴大笑的样子,占据了亮的一块。
“你才喝了半瓶就不行了,哈哈!”孙奎满脸通红,摇头大笑,忽然轻叹一声,说道:“老哥哥,年纪大了!”。
“我可还没老!去年在山里遇到兔子我还追上一只!”赵成厚一拍床头,借着酒劲直起身子,一脸不服老的样子,只是头发已经明显稀少,不复当年。
孙奎半信半疑,疑惑道:“那咋没见你带回来,加个餐也行啊,虽然没油水,但起码也是肉!”
赵成厚忽然尴尬了一下,好在本就脸红,根本看不出来,含糊几句之后,借着醉酒的劲头,躺在炕上。
他当然是追到了兔子,虽然是兔子自己跑了过来,而且他还没抓住,但终究是有一瞬间碰上了。
只是没留神而已,怎么会是老了,他还有念想,可不会服老。
虽然读书不多,眼界不算开阔,但每次赵成回来都会讲很多东西,别的他不懂,但听得出日子正一天天变好。
许多事情,他想亲眼去见证,就在这座村子里,想看着劳碌半生,却代代贫苦的乡亲们,在新世道里,像人一样活着!
窗外风雪渐渐增大,两个加起来已经百岁的老人,躺在炕上,渐渐响起呼噜声。
赵成和齐修对视一眼,无奈摇头,稍一合计,索性直接在屋里照顾着,让于莉到整理出偏房,点上炉子将就一晚上。
..........
“村长,你这身体见老,去城里查查吧!做个检查,我们也放心!”
赵成看着在屋里醒酒的村长,已经不知道是第几次劝说,孙卫国也一直在旁帮腔。
然没用,赵成厚根本不觉得身体有毛病,也不想费时费力的去检查,见两人又开口劝说,使劲摆了摆手,说道:“不去,我又不是什么金贵人,现在锄地还是一把好手!怎么可能有毛病!”
眼见村长老小孩的倔脾气上来,赵成和孙卫国暗暗交换了眼神,换了个思路。
赵成低声劝说道:“我现在在城里安家,但您连门都没进过,传出去该说我忘恩负义了......”
话没说完,就被赵成厚挥手打断,只见赵成厚怒目圆视,嚷嚷道:“谁敢嚼舌头,我找他理论!”
他把赵成当自家孩子,怎么能容忍别人对赵成造谣。
孙奎在一旁帮腔道:“去城里查查,也不费功夫,这是孩子一片心意,现在咱们得听这些年轻人的,他们的眼界比我们广!咱们年轻时候,最远就到过镇上,这俩孩子可都在四九城安家了!”
赵成眼珠一转,凑上前笑道:“到了四九城,我带着您四处逛逛,正好趁着放假有时间!”
赵成厚呼吸微微加重,四九城,里面应该都是光鲜亮丽的工人,吃着商品粮,不用挣工分,为同一个目的而奋斗。
在他看来,这就是村里最好的出路。
要不,先去见识见识?
“可是......这公社里的工作,还是算了!”
孙奎摇了摇头,说道:“公社离了你还不转了!?我帮你管几天,不就是家长里短那些事,都是一个村的,多少要给我一个面子!”
赵成和孙卫国趁热打铁,最终把事情敲定下来。
大年初二,中午,赵成四人坐上了回程车。
一路上,赵成厚眯起眼睛,不时看向窗外,景色渐渐陌生。
记忆中上一次出远门,已经是许久之前的事了。
那时候没钱,全靠两条腿,一手牵着一个孩子,走走停停。
到现在,已经是三十余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