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泡书吧小说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听雪阁,冬月冬日提着食盒子进了正屋,摆好早食束手立在一旁。

杨如期净过手,拿起勺子小口地喝养生粥。

碧绿匆匆进了屋,禀报道,“和小姐猜测的分毫不差。”

“派人盯着青松院,有什么风吹草动可千万别传到祖母耳朵里,”杨如期拿勺子的手顿了下,耐人寻味道。

碧绿闻言愣了一下,随后笑道,“是,奴婢明白。”

何氏等不及用早食,就叫人将杨如萍唤了过来。

杨如萍进屋时,瞧见何氏与何嬷嬷沉重的脸色,有不好的预感。

何氏向杨如萍招了手,杨如萍走近,轻声开口,“母亲。”

“老夫人说侯府要与董家结亲,”何氏看着如花儿般的女儿,有些不忍说出口。

杨如萍心中的答案已经有了,如遭雷击:“祖母说的可是董大人的庶子。”

何氏无奈的点了点头。杨如萍脸色变得苍白,眼眶里的泪滑落下来。

何氏心疼,可她也晓得杨侯爷最厌恶别人质疑他决定,这门亲事已经是板上钉钉,劝慰道,“萍儿,侯爷决定的事连老夫人都不敢吱声,你要想开些,好歹是尚书府,算是高嫁。”

杨如萍哽咽:“我不愿嫁庶子,哪怕许给平民百姓。”

“胡说什么,这话你不准再说出口了,”何氏斥责道,要是传到老夫人口中,免不了一顿责罚。

不说老夫人,何氏也为自家女儿的口不择言惊到,她的父亲是正四品西都刺史,她虽是个庶女,也是如汴京的庶小姐们那样锦衣玉食长大的。

杨如萍怎能嫁给一介平民百姓,说出去都要让人笑掉大牙。

听这话,杨如萍不由得怨道,“母亲也不理解女儿的想法吗。”

何氏叹了一声,她自知庶出平日处处受嫡出掣肘,低人一等,谁不想托生在正妻肚子里,可这又不是她们能做主的。

既来之,则安之,不想开些,日子怎么过得下去。而且越是显赫的人家越不会苛待庶子庶女,董家权势滔天,想必不会为难一个庶子的。

“母亲理解,但是贫贱夫妻百事哀,你现下还小,不能理解我这一句话,等你再长几岁自会明白的。”

她也盼着女儿能嫁给嫡子,但这哪里是她能做主的,莫说杨如萍,侯府嫡出少爷小姐们的婚事都得杨侯爷首肯。

杨如萍摇头泪珠不断,听不进何氏的劝慰,见母亲对这门亲事不反对,失魂落魄地出了屋。

晚间,翠红服侍老夫人在院子里消食,顺便将青松院的事说给老夫人听。

越说老夫人的脸色就难看一分,常嬷嬷跟在后头听这话暗道不好,果不其然,老夫人就恨声道,“去把四小姐提过来。”

常嬷嬷只好叫了翠黄去青松院通传,又劝慰老夫人别动气,这不是什么大事。

丫鬟扶着老夫人进了厅堂,常嬷嬷叫住翠红训话,“你如今主意大了,什么话都敢往老夫人跟前说,一些无关紧要的小事多什么嘴,四小姐年纪小不懂事抱怨俩句还能翻天不成。”

翠红咬了下唇,不服气道,“我到底是老夫人跟前的奴婢,不是嬷嬷的,老夫人既然看重我,我更应该知无不言 ,言无不尽。”

常嬷嬷听了这话,见她执迷不悟哼笑一声,“你迟早坏在这张嘴上。”

“不劳嬷嬷费心,”翠红说罢,自径去了老夫人身后候着。

不到一刻钟,翠黄就带着杨如萍进了正屋。

杨如萍紧张地行了礼,垂着头,等待老夫人发话。

“听说你对这门亲事极为不满?是你母亲教你的规矩?”老夫人厉声问道。

杨如萍闻言吓得立马跪在了地上,惶恐不安。

老夫人脸色一沉,继续质问道,“哑巴不了成?”

杨如萍手心冒出冷汗,不敢抬头直视老夫人,却也不甘心认错,小声辩解道,“四娘没有。”

老夫人见杨如萍还在撒谎,不由重重的一掌拍到了旁边的木桌上。

厅堂里的奴婢吓得忙站直了身子,低眉敛目起来。

老夫人冷冷道:“婚姻大事,自古以来都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哪有闺阁小姐指手画脚的份儿,庶出就是庶出,上不得台面,连孩子都教不好。”

杨如萍紧紧咬着唇,垂下的眼里满是愤恨,不敢出声反驳。

老夫人瞧着杨如萍,只会哭,还不知认错,原本五分的怒气都变成十分了。

“你既只会哭,不认错,那就去祠堂罚跪,什么时候意识到错误了,就什么时候出来。”

杨如萍直立的腰板吓得塌了下来,泪水汹涌澎湃,嘴紧紧抿着硬是开不了口认错。

仿佛一旦她开口承认错误,就再也没有转圜的余地了。

老夫人看的心烦,挥手叫人把杨如萍带下去。

“一个个,都是讨债的,让人不省心。”

常嬷嬷摸了摸桌上茶杯的温度,还温着,端起来递给老夫人,“老夫人喝口茶润润嗓子,”见老夫人接了茶,接着道,“四小姐才满十四,年纪小,一时糊涂,才胡言乱语,您莫要放在心上。”

老夫人喝了口茶,将茶杯放回去,不满道,“四娘与她母亲一样,小家子相,只守着青松院那一亩三分地。京城多少世家小姐想嫁进尚书府,她娘俩倒好,一副天要塌下来的样子,似是侯府苛待了她们三房。”

常嬷嬷闻言,想起平日何氏的行事,也不免叹了口气,不作声了。

怪不得人人都要娶嫡女,光眼界这一点,庶出的就没法儿和嫡出比。

何氏收到消息时,杨如萍已经在祠堂跪着了。

何嬷嬷将打探来的情况讲给何氏听,本要去翠竹院求情的何氏,止住了脚步。

待杨义方回了青松院,进了内间,何氏把杨如萍跪祠堂的事儿说了。

杨义方皱眉,杨如萍一向乖巧,怎会惹得老夫人生气,问何氏缘由。

何氏含糊不清地只说了个大概,听到杨如萍不想嫁进尚书府,杨义方没法理解,他质问道,“你莫不是糊涂了不成,尚书府多好的一门亲事,你怎能随女儿胡闹,还传到母亲耳中。”

何氏忧心不已,“我当时已经呵斥过萍儿了,哪知道就传了出去。”

杨义方皱眉,“说话时可关上门了?”

何氏愣住,回想着上午的情景,当时只顾着想怎么与杨如萍说这件事,没在意门有没有关上。

杨义方看她这脸色,就知当时门没有关,指不定有多少小丫鬟听去了。

“我看让萍儿反省一下也好,你明日去劝劝她,她要是死活不愿,再闹下去,父亲说不准让大姐家那个庶女嫁过去。”

何氏一听,这哪行,白白让郑家捡了门好亲事。她忙道,“明日定要说服萍儿,瞧姑奶奶的样子也是盼着想要这门亲事的。”

杨义方颔首,“你晓得轻重就好,萍儿嫁进尚书府,对言儿的前程大有帮助。”

提到儿子的前途以后能借尚书府的光,何氏理解女儿的心,开始硬了,她点了下头。思虑起明日该如何说服女儿去老夫人那儿认错,让这门亲事落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