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柜右脚往后撤了四分之一步,目光往左瞥,下意识地想看季龙的反应。
四堂主,怎么办?
“咳。”季龙用手遮住嘴巴,假意咳嗽了两声。
元秋灵警惕地看着季龙。
这个人有点不对劲。
掌柜和季龙拱手跪下:“下官拜见知府大人。”
元秋灵几乎是立刻伸手将掌柜扶起,只要不是故意躲着自己,这个人必须得处好。
掌柜问道:“这些天不在青海府,让大人就等实在抱歉,不知元大人找草民所为何事?”
元秋灵看了半圈铺子里的客人,人太多,这里不是说话的地方。
掌柜见状立刻就明白了,连忙伸手将元秋灵和朱师爷请进内院。
推开房门,里面摆着一张黄花梨桌子,两边配了四把配套的椅子,上面铺着松软的坐垫,看起来这间房是衣宝阁专门用来招待贵客的。
“大人请坐。”
几乎在同一时间,伙计已经将滚烫的茶水和精致的点心端上来了。
元秋灵见季龙也坐下,看样子就不像是个下人。
“不知这位是?”
看他的穿衣打扮,不像是读书人。
个子高,肩膀宽,臂粗腿壮,看起来像是个武人。
掌柜马上介绍道:“这位是季先生,主家派过来巡视商铺的。”
元秋灵颔首,是从皇城来的?
天底下那么多衣宝阁的铺子,这人怎么偏偏被带到这里来了?
掌柜再次问道:“不知大人找草民所为何事?”
一路过来,白天夜里的赶路,身体很疲惫。
想睡觉。
元秋灵看了一眼朱师爷,对方立刻从袖子里拿出一本账本推到掌柜的面前。
“青海湖年年发洪水,朝廷想要重修青海湖大坝,这是青海府的一些有名望的人捐的款。”
掌柜打开后直接看捐款最高的那一个。
然后拍着胸脯说道:“修建大坝是好事,既然如此,衣宝阁也捐一千两。”
第一就是一千两银子,并列就行,没必要多捐。
衣宝阁的上层管理者和温怀蝶一样,都是那种花小钱办大事的人,能少一文就一文。
一文钱都能买一个素包子了。
元秋灵虽有点失望,但也爽快地把银票收下了,并且让师爷在账本上记下一笔。
“掌柜的也放心,这些款不是白捐的,等青海湖大坝修建好,本官会专门划出一块地方刻上各位捐款者的名字和对应的捐款数额,记录你们对这项为民工程的无私奉献。”
“就是不知道这石碑上的名字是写谁的?”
掌柜笑笑,“直接写衣宝阁就行。”
想套他们主子的名字,这个知府有点小心机。
元秋灵见对方不入套,索性就把目光转移到季龙的身上。
主家来的人,肯定比这个掌柜的身份要高,能做的决定也绝对更大。
“季先生,衣宝阁的生意做的这么大,想必你家主人一定是个特别有能力,特别聪明的人,不知道能否引荐一下。”
季龙十分淡定地回答道:“那是自然,不过我家主子不在青海府,天南海北的,大人恐怕是见不着了。”
元秋灵不肯放弃,“再天南海北也在同一片土地上,有心又怎么会见不着。”
季龙双目含笑,阁主说的果然没错。
这个元秋灵不是很好应付。
想到温怀蝶交给自己的任务,季龙换了一个反问的语气。
“青海湖大坝的募捐衣宝阁已经捐了,元大人是有什么事必须要见我家主人吗?”
元秋灵挺直胸膛,背部半靠在椅子上。
“那本官就开门见山的说了。”
“修建青海湖大坝需要至少三百万两银子,或许还会更多,朝廷没有拨这笔款给本官,光凭募捐的钱根本就不够。”
“本官想从衣宝阁借钱,等之后府衙的库房充盈了些再还。”
坐在一旁的师爷憋口气不敢呼吸地太大声。
三百万两银子,青海府多少年的税收才能抵。
更别说青海府年年还要向朝廷交税,又能余下多少银子还债。
说真的,他们甚至怀疑过,元秋灵是不是在朝中得罪了人,才分给她这么难的事情。
还不如愚公移山呢。
季龙含笑低头,端起桌上已经凉了一些的茶水抿了两口。
“三百万两银子,元大人觉得衣宝阁有那么多?”
元秋灵说话的声音十分的坚定:“本官相信你们有。”
季龙放下杯子,溅出来的水渍染湿了他的指甲盖,还是有点微烫。
“青海府的情况我们都看在眼里,三百万两银子,年年还,不知道要还到猴年马月。”
“元大人把大坝修建好,拿了功劳调走了,难道这剩下的债务要让后来的知府继续还吗?”
“名不与官斗,草民是真怕这笔巨额的借款最后变成一笔烂账,我衣宝阁要不回来钱。”
元秋灵铿锵有力地说道:“银子是本官借的,自然会在本官在任期间全数还清。”
留下个尾巴给别人处理,这不是元秋灵的行事风格。
季龙的手不停地摸着袖子里的东西,意味深长地说道:“大人,我家主人是商人,商人重利,借这笔钱出去我们能得什么好处?”
元秋灵反问道:“你们想要什么?”
季龙道:“此事事关重大,我一个管事的也做不了主,需要问一问主家怎么说,才能给元大人答复。”
元秋灵站起身:“那本官就等着季先生的好消息了。”
朱师爷缩着肩膀跟在元秋灵的身后离开。
前面一个脚步潇洒如风,后面一个畏畏缩缩,像一只喝了醉酒的螃蟹,晕头转向。
季龙和掌柜没有亲自把人送出门,而是让伙计去送的。
这个时候得压压元秋灵的气焰,为后面几天的谈判争取一个有利的条件。
伙计见两人离开后,火速转过身回到房间。
“掌柜,知府大人和朱师爷已经走了,这是这些天您不在的时候府衙送过来的请柬,还有参加两次饭局的人的名单。”
掌柜先是扫了一眼两份请柬上的字,字里行间透露着这两次的邀请十分的诚意满满。
元秋灵放低了姿态。
掌柜:“名单上的人每一个都在那个捐款的册子上,我刚刚粗略算了一下,大概已经有二十万两银子了。”
大头过五百两的也就那几个,剩下的基本全都是捐一二百两银子,算是给了这位新来的知府大人一个面子。
季龙双手抱胸靠在椅子上,他先是抬头看天,然后闭上眼睛思考。
“阁主要的利息太高,我总觉得她有点太高看得起元秋灵了,根本还不起。”
掌柜困倦地张开嘴,“总比去赌坊借钱来的高利息低。”
“换个角度想,阁主这么做,不就是因为她非常看重元秋灵嘛。”
季龙啧了一声。
他接到传信后千里迢迢跑过来,这笔单子必须得成。
掌柜:“在青海府,除了衣宝阁,元秋灵也没有其他的选择。”
没有人能一下子拿出那么多的银子,青海府可没有特别大的富商。
在回府衙的路上,元秋灵停下脚步侧过身对朱师爷吩咐道:“你安排一个人便衣装扮,守在衣宝阁外面盯着那个季龙。”
朱师爷的眼睛里带着忌惮:“大人,那个季龙一看就会武功,下官担心府里的衙役会被发现。”
元秋灵:“找个最厉害的,只要跟着季龙知道他没离开青海府就行,其他的不用做。”
朱师爷迟疑地颔首,他心里没底。
……
与此同时,户部已经将各省府县的经济情况收集起来,整理好递交到温怀蝶的案头上了。
御书房内,温怀蝶第三次向右看。
没见到人,只有空荡荡的桌子。
她不由地叹口气:“唉…”
之前自己做什么,阎翰云都会陪在自己身边寸步不离,现在一下子人不在了,心里空落落的。
户部严尚书见温怀蝶在分神,便没有立即开口。
皇夫这几天没出现在御书房,莫不是和皇上吵架了?
温怀蝶把注意力收回来,用力睁眼让自己显得精神一些。
“继续。”
严尚书颔首点下巴,“是。”
“以南原本属于西岳国的二十八个省府均库房空虚,大部分已经发不出来官府的饷银。”
“这是微臣和户部其他官员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拟出来的库银划拨数额,请皇上过目。”
站在一旁的宫女立刻将折子接过来送到温怀蝶的手边。
登基后,温怀蝶将宫里到二十岁的太监和宫女全部放出去了。
皇宫虽大,但现在只住了温怀蝶和阎翰云两个主子,实在不需要那么多人伺候。
人多了也烦。
“冷苍梧当初拼死反抗,花掉整个西岳国的人力和物力也要抗击到底,这些亏空倒是给我们留下了一个大麻烦。”
严尚书点头回应道:“以西的三十一个省府需要补的还算少,全部加起来也才不到五十万两,以南的二十八个省府全部加起来已经超过了一个亿,的确是一笔不小的数目。”
温怀蝶的手指在那些省府的名字上面轻拂而过,“一个亿,不就是当初冷苍梧用来赎海龙雷的数额。”
严尚书:“还要多个一百万两。”
这笔银子东陵国现在的国库里不是没有,他就是觉得有点多。
温怀蝶陷入沉思中,她的右手食指和拇指上下摩擦,心里已经有了决定。
“按上面的七成发放下去。”
“让这些新上任的年轻官员手头上稍微紧点,除了税收,他们也该想想办法,准备开源了。”
现在的粮食产量本就不高,交完税剩下的只有一半。
光靠种田,看老天爷给不给饭吃,一辈子只能穷死。
更不用谈地区经济发展了。
严尚书了然地点头应道:“是,微臣重新改好后再呈给皇上。”
温怀蝶转过头看向宫女问道:“什么时辰了?”
宫女回答道:“回皇上,午时刚过一刻钟。”
温怀蝶起身,坐了一上午,腰杆子都变得僵硬了。
来到库房,站在门口的回古立刻朝温怀蝶下跪行礼。
“参见皇上。”
温怀蝶低声问道:“翰云还在里面?”
回古恭恭敬敬地回答道:“是,皇夫自从早上进去后,就一直没出来。”
不仅今天如此,这种情况已经持续了好几天了。
回古从来没看到过阎翰云如此好学,完全沉迷进去了。
温怀蝶推开门,从门缝中挤进去。
地上散落着凌乱的白纸,上面或整齐或凌乱地写着一些文字和符号。
温怀蝶弯腰捡起一张,脸上不免露出一丝得意的笑容。
他果然很有天分。
放到现代,肯定是个学神。
阎翰云背对着门口,一直低着头,就连温怀蝶进来他都没有发现。
温怀蝶走过去在旁边盘腿坐下。
“到用午膳的时间了。”
阎翰云抬起头,“饿了?”
温怀蝶从他的瞳孔里看到了智慧两个字,眼神明亮到晃温怀蝶的眼睛。
“那么早用的早膳,你不饿?”
阎翰云搂住温怀蝶的腰把人带起来,“好像不太饿。”
温怀蝶轻笑,“知识真能当饭吃?”
阎翰云开心地蹲下,像抱小孩一样将温怀蝶托起来。
温怀蝶的膝盖搭在阎翰云的胸前,她的手放在对方的肩膀上。
阎翰云:“我感觉我现在特别有精神,我想把书上写的那些东西全部变成真的。”
温怀蝶转过头,俯视了一眼摊在桌子上的图纸。
“想做什么直接去找六部配合,需要人自己去找,我已经和六部的尚书打好招呼了。”
阎翰云弯腰放下她,像金毛犬一样贴着温怀蝶的脖子撒娇,“就是还有好多问题没解决,不过我觉得我一定能解决。”
回古将两人贴在一起从里面出来,连忙接过阎翰云递过来的钥匙将大门锁上。
阳东被调到军营里去了,现在阎翰云身边就自己一个。
得培养两个人,否则自己完全没时间去追怜梦。
对方一直在太医院待着,他们每天相处的时间实在太少了。
用午膳的时候阎翰云时不时地和温怀蝶谈论自己今天遇到的问题。
温怀蝶知道的就说,不知道的就提出几个人名,让阎翰云去找他们。
三个臭皮匠也能顶一个诸葛亮。
多找几个人一起想办法,总能想到一些别的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