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泡书吧小说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216章 长安震动,统一可期

袁绍覆灭的消息,如同长了翅膀一般,迅速传遍了长安城的每一个角落。

大街小巷,无论是达官贵人的府邸,还是贩夫走卒的棚户,人们都在热议着这个重大的事件。

宛如一道惊雷,在平静的湖面掀起了惊涛骇浪,打破了长安城原有的氛围。

司空杨业的功绩,如同璀璨的星辰般闪耀,不可磨灭。

杨业已经成为百姓口中的传奇,成为了这个动荡乱世中希望的象征。

市井之间,百姓们三五成群,围坐在一起,津津乐道地传颂着杨业东征的故事。

他们的眼神中闪烁着光芒,那是对英雄的崇敬,对和平的向往。

一位白发苍苍的老者,用他那满是皱纹的手比划着,声音洪亮地讲述着:

“杨司空此次东征啊,可真是果决!面对袁绍的大军,毫无畏惧之色,就如同战神下凡一般,带领着我们的儿郎们冲锋陷阵。”

周围的人都听得入神,仿佛置身于那激烈的战场之中。

孩子们睁大眼睛,满是憧憬,他们在杨业的故事中编织着自己的英雄梦。

贩夫走卒们挑着担子,走在熙熙攘攘的街道上,谈论着这些天发生的大事。

他们憧憬着天下太平的日子,心中坚信乱世一定会结束。

黑暗的日子即将远去,百姓的生活会过得更好,每个人的脸上都洋溢着久违的笑容。

阳光透过斑驳的窗棂,洒在庄严的殿堂内,映照出公卿们或激动、或崇敬的面容。

杨奉挺直身板,端坐在高位之上。

他身着华丽的朝服,头戴高高的冠冕,目光威严而又自豪地扫视着满朝公卿。

此时的朝堂,安静得只能听见众人微微的呼吸声,所有的公卿都恭恭敬敬地站立着,他们的眼神中充满了对杨奉的敬畏。

杨彪向前迈出一步,微微躬身,带头恭贺道:

“恭喜大将军,司空杨业此次立下不世之功,实乃我朝之幸,百姓之福啊!”

“他的英勇和智慧,让我们看到了乱世终结的希望,大将军有此佳儿,实乃家门之荣。”

杨奉微微点头,脸上露出欣慰的笑容,他心中满是对儿子的骄傲。

贾诩清瘦的脸上带着一抹微笑,称赞道:

“君侯真乃能征善战之辈,此次东征,他审时度势,用兵如神。”

“无论是战略的制定,还是战术的执行,都堪称完美。”

“袁绍那般雄厚的势力,在君侯面前也土崩瓦解,足见君侯才能非凡。”

他的话语如同点点春雨,滋润着在场众人的心,让大家对杨业的崇敬又多了几分。

杨奉听着这些赞誉之词,心情舒泰。

他仿佛看到了多年来的梦想正在一步步成为现实,那是一个没有战乱、百姓安居乐业的太平盛世。

父子二人一路走来非常不容易,不知付出了多少心血和汗水,而如今,一切的努力都有了回报。

李儒眼神深邃而锐利,仿佛能看穿乱世的迷雾:

“大将军,如今袁绍已灭,这是一个绝佳的时机。”

“等拿下刘璋、张鲁、刘表、士燮、袁术、曹操之流,天下必然能够统一。”

“这些诸侯,虽各有势力,但与我朝相比,已不足为惧。”

“只要我们稳扎稳打,凭借君侯的军事才能,必定可以成就千秋伟业。”

他的话让朝堂上的气氛更加热烈起来,公卿们纷纷点头称是,眼中闪烁着兴奋的光芒。

杨奉听了李儒的话,信心十足。

他站起身来,目光坚定地看着远方,仿佛已经看到了天下一统的那一天:

“诸君,如今正是我朝大展宏图之时,吾等当齐心协力,辅佐陛下,成就大业。”

“司空此次之功,只是一个开始,我们要向着最终的目标前进,让百姓不再遭受战乱之苦,让大汉江山重归太平!”

他的话语如同一股强大的力量,凝聚着朝堂众人的心。

群臣齐声高呼:“愿为陛下效命,愿随大将军成就大业!”

散朝之后,阳光透过云层洒在宫廷的石板路上。

杨奉带着贾诩、李儒二人,一路谈笑风生地朝着书房走去。

今日朝堂之上的氛围让人心潮澎湃,袁绍覆灭的消息仿佛仍在空气中回荡,带着胜利的余韵。

三人来到书房,室内布置典雅,书架上摆满了古籍。

杨奉吩咐下人准备了美酒佳肴,准备小酌一番,共庆这来之不易的胜利。

酒过三巡,李儒放下酒杯,脸色微微一沉,道:

“大将军,如今有一事不得不提,如今朝堂上东迁的呼声,不知为何又有所恢复。”

杨奉听闻,眉头微皱,眼中闪过一丝疑惑,放下手中的酒杯,问道:

“这是咋回事嘛?之前不都已经把这事情平息咧嘛?”

李儒轻抚胡须,缓缓道:

“大将军,据我所知,此次是国舅董承在背后推波助澜。他在公卿之间暗中活动,煽动他们重提东迁之事。”

杨奉眼神变得深邃起来,目光中透着几分冷峻。

这件事显然不简单,背后可能隐藏着复杂的利益纠葛和政治阴谋。

他看向贾诩,问道:“文和,你咋看哩?朝廷这东迁的事,到底弄哩还是不弄哩?”

贾诩微微沉思片刻,眼神中闪过一丝决然,道:

“大将军,我认为没有必要。如今局势虽看似稳定,但各方势力仍在暗中窥视。”

“我们必须让公卿知道大将军的威严,不可轻易被他们左右。”

“东迁之事牵扯甚广,若贸然行动,恐生变数。”

李儒在一旁点头赞成,眼中露出一抹狡黠:

“贾令君所言极是,如今我们不妨按兵不动,最好让那些意图作乱的公卿,自己按捺不住跳出来,这样我们也好一网打尽,彻底解决隐患。”

杨奉听了二人的话,心中暗自赞许,他端起酒杯,站起身来,向贾诩和李儒敬道:

“二位说得美太太哩,你俩的忠心,额都看在眼窝里咧。有你俩在,额这心里就瓷实多咧。”

贾诩和李儒赶忙起身回敬,谦逊地道:

“大将军过奖了,此乃我等分内之事。”

酒意渐浓,李儒放下酒杯,再次进谏:

“大将军,如今局势之下,不如晋升大将军为‘公’,如此一来,既能彰显大将军的地位,又能镇住朝堂上的宵小之辈。”

杨奉听了,手托下巴,沉思片刻后摇了摇头:

“这事情啊,还得好好盘算哩,眼目下这时机还嫽不哈。这晋升的事牵扯到各路人马的利益哩,要是弄不好,反倒会惹出些麻烦来。”

贾诩点头表示认同,他看向杨奉,建议道:

“大将军,不如等君侯回来,再商议不迟。君侯一向足智多谋,有他参与,我们能更好地权衡利弊。”

李儒微微点头,眼中露出期待的神色:

“也好,等君侯归来,我们再仔细商讨此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