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泡书吧小说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泡书吧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锦衣黑明 > 第839章 突兀来临的第一次世界大战1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839章 突兀来临的第一次世界大战1

五月的大明,各大势力都安静了。

陆天明选择修内功,好像他们也不敢主动撩拨。

德川义直和林罗山乘坐漕船到通州,一路看到的都是欣欣向荣的景象。

田地一片绿油油,大量胥吏在组织农民修水利,太阳下山的时候,不停有人唱民歌,发自内心的快乐。

陆天明离开京城后,送回来一个小政策。

鼓励人口生育,夫妻婚姻二十年,纳妾五年开始统计。

一夫一妻,两胎为准,一夫一妻一妾,四胎为准。

以此类推,超出后每胎奖励三十两。

若少一胎,每年每胎处罚五石粮,少三胎,每年每胎处罚一千两,累加少五胎,每年每胎处罚五千两,罚死你狗日的。

因病不育者,必须有县级官府指定郎中查证,以此免除惩罚。

胆敢隐匿侍妾一人,罚没资产一半,其中一半奖励举报者,若隐匿两人,直接抄家,管你多有钱。

更狠的还有一句,妻妾可以和离,非继承资产一半归妻妾,休妻、逐妾、寻奸、私生,一律视同贩卖人口,轻者罚没一半资产,重者抄家流放千里。

这政策基本惠及百姓,惩罚针对性很强,就是针对有钱有地位的人。

重拳出击,抑制纳妾行为。

大明朝的恶俗,男人纳妾的高峰期并非三十以前,而是四十以后,特别是那些士绅官老爷,五六十的人了,经常纳妾。

书香门第的老头甚至以纳妾为荣,变态的恶俗。

朝臣第一次想反对,可惜陆天明不在,大老爷们没得吵,他们也不好意思吵,明显就是针对他们的,乖乖下发了。

陆天明的妻妾都是生育黄金年龄,在京城住的时间一长,自然有人做母亲,很多人有意无意往家里塞女人。

自作孽啊,再收下去,他陆天明到四十岁,每年可能得缴税几百万两,这政策一出,应该没人再打后院的主意了。

五月二十,倭国朝贡队伍入京。

京城的繁华当然惊叹,林罗山却看到安居乐业下的恐怖力量。

他们被安排在会同馆乌蛮驿,就在十王府隔壁,也是陆天明小时候经常呆的地方。

德川义直以为他们被禁足了,哪知礼部属官给讲了一堆注意事项,留下几个小官‘陪客’,迎接的人就走了,京城竟然可以自由活动。

林罗山制止随从乱窜,以免失礼。

礼部不着急,他着急,必须先拜见内阁总理,再拜见上位。

那就见吧,属官懒得带他们绕行承天门,从东安门直接进入皇城。

里面的情况让他开眼了,皇城全是大员家属,年轻人来来去去很是自由,东苑此刻反而禁绝了。

直道上立着一个巨大的牌匾,三个金铲铲的大字,印钞局。

直属于户部的衙门,负责人就是威远大将军的外甥郭石头,这是个远离官场,又无比重要的部门,之前的笔贴式一跃成为大明账房,掌控着财富核心秘密。

见温体仁倒是很顺利,内阁总理很忙,文华殿来来去去的属官每个人都急匆匆的,温体仁每天到六部开小会,还得到议政听听清流又在讨论什么,哪有心思与林罗山互相吹捧,带他直接到仁智殿。

威远大将军把以前的宝钞局开辟为陆府后,孩子们被全移到皇城,夫人也入皇城,除了驻守中都的徐凤爵,她们一半时间会到京城五府掌控商号。

本来仁智殿只有刚刚怀孕的张世菁,很意外,挺着大肚子的张之桐也在,不仅姑侄俩,宋裕本、张世泽、秦良玉、张维贤、冯铨、李素都在。

秦良玉如今是实职左都督,大都督府的左右手,直接统领京畿驻军,既保卫京城,也训练新兵,不知为何出现在这里。

好像是家庭会议,又好像不是,并没有拒绝温体仁带林罗山求见。

其余人都坐在两侧,张世菁一人坐在陆天明的位置。

这是陆天明离开京城的无奈安排,就算竭力避免家天下,离开的时候,也无第二人敢接手。

温体仁和宋裕本杀了他们都不敢领监国差事,坏规矩了,那只好张世菁上了,她只挂名,而且是替儿子挂名,并不直接过问任何事。

温体仁躬身与夫人和张维贤见礼,轮到林罗山可犯难了,总不能一个一个拜吧。

好在张世菁主动替他解围,“林先生远道而来乃国事,国书送礼部,内阁回文即可,朝贡入户部仓折算。夫君外出巡视,归期未定,林先生想住多久都行,随行人员自行安排,您可以四处转转,也可以到国子监讲学听课,大明不禁客人。”

林罗山大跪,“外臣感谢娘娘款待,家主请上位册封,若有安排,不甚感激。”

“夫君并没有安排,那林先生就住着吧,内阁安排即可,无需慌张。”

这就算结束了,正式场合,林罗山恭敬告退到门口,温体仁也准备告退,被张世菁叫住了,“温大人,既然来了,给你看封信,有什么建议。”

信当然来自陆天明,他离开前到喜峰口外转了一圈,那里正在火热建设铁矿工坊,曹文诏驻守红崖子山,何可纲驻守辽西,降服的科尔沁被迁到辽北,曹家兄弟驻守。

不可能有什么事,鼓励人口生育的命令就来自塞外。

信的内容却让温体仁一头雾水,陆天明下令蓟辽宣大晋陕地方商号,若需要修桥铺路,优先拆长城,尤其是各关卡的长城,同时令张世泽带几个人到河套汇合。

温体仁把信还回去,忽略后一条,疑惑说道,“夫人,硬土修路不比拆长城慢,何必费劲去拆长城?”

“是啊,夫君以前写信都会解释原因,这次却没有。”

温体仁看一眼众人,迟疑说道,“上位好似很烦?”

啪~

张维贤一拍手,笑着说道,“就是烦躁,长卿敏锐。”

“公爷客气,为什么呀?”

张之桐接着道,“大概是被某些自我行为捆缚了手脚,鼓励人口的国策就能看出来,夫君以己思国,对某些事很没耐心,既然当下无法解决,直接断绝未来。”

温体仁点点头,“改革急思缓行,欲速则不达,诸位商议能有什么结果?上位自己会解决。”

张世菁再说道,“看似小事,实则夫君被某个大环节堵住了,哥哥去河套得有点思路,轻飘飘去了夫君更恼火。”

温体仁明白了,“四夷之策啊,下官认为还是那句老话,畏威而不畏德,大军粮草并不缺,既然平时也在训练,到敌境训练也是训练。”

“哈哈哈~”秦良玉大乐,“温大人豪气,虽然我们都明白不是杀戮的事,但面对蛮夷,讲道理行不通,所以上位很恼火,不想出击,又不得不出击,大概会用精锐士兵小规模出击,我们真没什么良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