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什么来历
最近一两年里,京城的很多家商铺的招牌之上忽然多出了一个蝙蝠纹样的标识,初时没多少人在意,可是慢慢地,大家发现了,这些商铺背后的东家好像是同一个,因为这些商铺之间的掌柜不但熟识,而且关系都不错,最关键的是,这些商铺的装修、布局,店铺伙计的行为规范都极为的相似。
当然,最可疑的是,这些商铺之间互相介绍客人,哪怕明明是同行,在面对客人的时候也常常是不吝夸赞。
有人好奇之下便向店铺的掌柜打听,然后就知道了这些商铺都是那位玉公子的产业。
京城商圈里或许有人不知道玉公子,但是知道他的也不在少数,尤其是那些消息灵通的,他们大都知道有一位神秘且背景深厚的玉公子在京城中有许多产业。
大名鼎鼎的郭掌柜就是玉公子的代言人。
“你是说,那马车中坐着的就是那位玉公子?”
有人眸光发亮,满脸的兴致勃勃,他一边询问,一边探出半个身子努力往车队最前面的那辆马车看去,只可惜那辆马车就连车窗都被遮的严严实实,他根本不可能看到马车里的人。
对于普通的平民百姓来说,根本就没听说过玉公子的名号,反而是郭掌柜的名号还更响亮些。
年轻人也没料到这里居然会有一个知道玉公子的人,不由的对他露出诧异之色。
不过诧异归诧异,他的问题还是要回答的,毕竟,这就是他的任务。
他立刻露出惊讶敬佩之色,对那人道:“没想到兄弟你居然也知道玉公子,果然是消息灵通啊。”
那人见看不到马车里的人,有些失望地站好,听到年轻人的话,看到他眼中的惊讶与敬佩之色,不由心中暗自得意。
他是一家勋贵府中的管事,因为比较机灵,办事能力不错,所以颇受主人重视,经常被安排做些跑腿送信的活计。
也是机缘巧合,让他知道了玉公子就是郭掌柜背后的东家,也是那些有着蝙蝠标记的商铺背后的主人。
他立刻笑着故作谦逊地道:“哪里哪里!我一个小小管事,或非为主人家办事儿,又怎么会知道如此隐秘的消息。”
在他们旁边的人听着他们的对话,一个个满头雾水。
不是在说那马车的主人吗?
怎么又扯到了什么玉公子身上?
他们一个个都快好奇死了,不论是那马车的主人,还是那什么玉公子,还有什么蝙蝠纹样,这之间到底有什么联系,你们倒是说清楚啊!
好在那个年轻人似是听到了他们的心声,终于不再寒暄,而是说出了他的猜测。
“马车里面的是不是那位玉公子我不知道,不过肯定和玉公子脱不了关系。”
“为什么?就因为那个蝙蝠纹样?”有人不解。
年轻人微微笑着,脸上露出高深莫测的模样。
他看了一眼那个知道玉公子的人,压低声音故作神秘地道:“你们有所不知,我家主人和那位郭掌柜是好友,有一次郭掌柜喝多了,曾经吐路过那位玉公子的来历!”
“什么来历?”
众人顿时好奇,纷纷向他靠近,也不知道是不是受氛围影响,一个个都压低了声音小声追问。
这或许便是人类的通病,八卦、好奇、对于隐秘的探究之心意,是很多人都无法克制的习惯。
“听说,那位玉公子不是咱们大梁人,而是别的国家的大商人。”
“不是咱们大梁人?怪不得藏头露尾的不敢见人呢,我听说那个玉公子总是戴着面具见人,该不会是别国的奸细吧?”
那名管事儿不由皱眉。
这也不怪他这么敏感,实在是他家主人对于一切与别人有关的人和事儿,都会抱有怀疑态度。
年轻人听他这么说,不由的白了他一眼,道:“什么奸细?你当咱们大梁的官府是吃素的?玉公子我是不怎么了解,可是那位郭掌柜的大名我还是听说过的,他可是地地道道的大梁人。不仅是他,那些商铺里的掌柜和伙记可都是咱们大梁人。难道你要说他们都被收买了,成了奸细?”
这显然也不可能。
如果玉公子真是别人的奸细,那也不可能都用大梁人,万一一个不小心,走漏了消息,这后果可就严重了。
那管事本也只是随口一说,并不是真的怀疑。
听到年轻人的话,讪笑一声道:“我就是随便说说,你继续说。”
年轻人轻哼一声,继续道:“我家主人说了,那位玉公子似乎很忙,平时没有时间管理生意,所以才将所有的生意交给了郭掌柜。不过最近他好像要回去了,说是家里会另外派人来。想来马车里的那位就是了。”
众人露出恍然之色。
要是这么说,倒也说的过去。
只是相比较那位玉公子的神秘和低调,马车里的那位可就高调的很了。
就在大家消化这些信息,猜测真假的时候,大街上缓缓前进的车队却突发意外。
如此豪华又庞大的一个车队,很难不引起众人的围观。
像是刚才茶楼之中发生的猜测和议论,自然也发生在大街上。
百姓们在发现了车队之后,下意识地自动往两边让开,好让车队方便前行。
很多人被车队吸引了注意力,以至于忘记了自己正在做的事儿。
其中就有一个妇人,用羡慕的眼神看着跟在马车两边的那些丫环婆子们。
她们穿着绫罗绸缎,头上戴着金银发钗,明明只是下人而已,却是如此的体面富足。
她一时有些失神,忘记手上还拉着的孩子。
那孩子手里正拿着一颗果子在吃,一不小心,果子从手里掉了出去,一路滚到了路中间。
孩子连忙挣脱了母亲的追了过去,蹲下去捡那颗果子,却没注意到那辆豪华的大马车已经走了过来,他这样突然跑出来,却正正好停在了马蹄之下。
还好车队行进的速度并不快,赶车的少年眼神也不错,在人们发出惊呼声的同时,发现了前方的孩子。
“吁!”
少年手上用力一拉缰绳,拉车的两匹骏马一声嘶鸣后乖乖停下了脚步。
此时那名妇女才终于意识到发生了什么。
她吓的惊叫一声,疯了一样冲了出来,一把将孩子抱了起来,快步往路边退去。
孩子受到了惊吓也大声哭嚎起来。
“安清,怎么回事儿?”
马车里传出一道好听的声音。
少年回道:“有个小孩儿突然冲到了路中间。”
“伤到了没有?”
好听的声音又问,声音里带着几分担忧。
“没有,只是有些吓着了。”
“给他们十两银子压压惊吧,让他家人带他去看看大夫,开点安神汤。”
“是。”
安清跳下马车,从怀里掏出一锭十两的银子递到那孩子的母亲面前。
“我家小姐给你们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