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泡书吧小说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泡书吧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楚兵 > 第478章 大案频发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 478 章 大案频发

帝都洛阳,秋收时节。

民以食为天,江山社稷中,粮食一直是重中之重。

任何一个王朝,到了这个月份,都是最忙碌的关头。

今日,圣武皇帝跟前几天一样,在御书房待了很久。

雕花檀木窗外,昨日秋雨淋漓,下了足足一夜,草木潮湿。

河洛之地,总体来说,这次大丰收算是对北疆军事集团最大的肯定。

如此成就,说明了北疆文武不但能打仗,同样能治国。

圣武二年,应该是大楚民间最好过的一个年份了。

因为从九月起,河洛各郡的官报上,各村农户纳媳妇娶婆娘的户数,增加了很多。

封建时代,正儿八经娶一个媳妇是不容易的。

大楚生产方式单一,耕种是主要的食物来源,楚女柔弱,在此道中天生不足。

更别说一些田间矛盾,如挖河争水,邻村打架,那都得男子上场,女孩不顶事。

若是天下大乱,就更别说了,男子掌握兵器暴力,女子地位会空前低下。

种种情况,导致大楚民间一直重男轻女,

所以女子被认为是附带品,封建时期,到处都是婴儿塔、婴儿坟,那基本是女子居多。

即使有愿意养的农家,女子出嫁,那都是要拿回大量财物的。

在过去,大楚洛阳一带,要粮十六石或者是钱十贯以上,

还要给一些器皿物件,总之一般穷户,连活下都难,正式娶妻基本不可能。

但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在楚国,不生就是最大的不孝。

甚至会出现,母亲要上吊自杀,逼迫孩子去传宗接代。

大楚百年,官僚臃肿,民间贫弱。

穷苦人家多如牛毛,活着都是问题,哪有能力来娶清白媳妇呢?

于是乎,近几十年,大楚涌现了很多民间办法。

如一家四兄弟,给一个去大户人家当差,他的银钱补给哥哥娶亲,

更有甚者,直接阉了入宫,这样也能传家接代。

就像高一平、程有道这些人,都是这类情况的受害者,

洛阳里,皇宫太监的主要来源,至今还是此道。

还有一种办法,如果穷苦人家有女子,那就约定换女,一般这种女孩官府要求换家养。

因为女子变成童养媳后,是对方的家人了,

人性恶毒,这个时候待在原生家庭,反而不如去夫家好。

切莫以为夫家会苛责她,女子金贵,家族换不起下一个,所以会小心呵护,直到生育之后。

封建官僚也并非都是吃干饭的,大恶即善,

他们拥有大量数据,才制定了这种换家的养育之法。

看似离开亲生父母,实际上却是在保护她们。

别以为这就算悲惨了,此两种情况,都还算是不错的。

这至少是个良家,即是所谓的良家子,昔日周云在李家堡就算是良家子。

如果是流氓户,那大部分连这个条件都没有。

于是大楚更底层,走婚习俗应运而生,用以解决民间子嗣问题。

按理说,这事违背法纪,可别人传宗香火的大事,当年官员也只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总之,在封建王朝,人口繁衍,是一件关乎社稷的事。

因为这个时期,主要还停留在人多力量大的模式上。

洛阳地区,因为秋粮丰收,加上摊丁入亩,精准收税。

这使得民间富足,纳妾娶亲之事,自然大幅增长。

御书房里,太监宫女小心伺候着。

民间婚事,算是圣武皇帝,今天唯一看到的好消息了。

相比于大楚民间的欣欣向荣,大楚官僚集团的乱象却是频频发生。

遗族余孽在帝都制造了几起大案,虽然都被赵王侦破,并赶尽杀绝。

但这些事情,极大影响了洛阳的治安,最近夜市都萧条了不少。

洛阳的夜市,已经占到了河洛税收的一成,那可是重要的赋税来源。

河洛地区以外,烦心事更多。

各地送往洛阳的税银,不少都遭到了山贼的袭扰。

看着这些,项济忍不住想笑。

他可是马上皇帝,一路征战上来的,山贼什么样,他还能不知道。

山贼?山贼还敢劫官银?

大楚天下,因为改革之事,似乎又变得浮动了。

除了中原地区跟两淮地区外,楚国很多地方的税银,都出现了或多或少的问题。

其中蜀地六万贯,途经陈仓时,栈道坍塌,六万贯税银掉入悬崖。

蜀王给的交代是再收一次,但可能需要一点时间。

项二愣子是憨厚,但不是憨傻,刘旭渊这是明显不想交了。

龙台上,圣武皇帝项济忍不住捏了捏额头。

蜀王这件事,问题还是出在周老弟身上,

他似乎恨不得将蜀王一系杀之而后快,一点投降的机会都不给。

项济也不明白,蜀王府到底哪里得罪他了,至于说成莹公主,那都是借口,

周云不是弑杀之人,且度量很大,一定有一件什么事,是蜀王必须死的原因。

不过好在,圣武二年,河洛大丰收。

共计存粮二百三十万石,四个巨型粮仓都堆不下了,

此刻建安军后营,发动数万楚民,正在兴建一座万民仓,

此仓巨大,城郭数里,单仓容纳量,足以媲美楚兴城。

有粮食在,项济就有底气,

就算天下一石秋粮都收不上,凭着河洛的力量,大楚想灭谁就灭谁,依旧能威压天下。

难受的是,洛阳里面,也暗流涌动,一点都不太平。

各家权贵不敢对皇帝呲牙,就把矛头直接对准了赵王,

乾政殿里,每天都是攻击弹劾,没有一天不在吵闹。

项济也替他的兄弟为难,赵王周云又要处理民事,又要处理兵事,还要追查案件,这极大的影响了赵王的精力。

黄金盗窃案、税银丢失案、城西校场军备贪腐案……等等等,一大堆案件,都压在赵王头上。

昔日当城南令师爷时,项二愣子记得,不管多大的疑难杂案,到赵王手里都是迎刃而解。

可如今,出现积案了,这说明,赵王已经忙不过来了。

皇城巍峨,宫殿无数,

亭台楼阁,美轮美奂。

御书房里,龙台上,楚帝停了江南豪笔。

兴许是太累了,项二愣子仰头扭了扭脖子。

皇帝脖颈酸了,这还能让陛下自己扭?那伺候的太监还不得都杀了。

项济刚一停下,两名娇媚的豆蔻女子,就温柔的爬到龙榻上,替皇帝捶背捏肩。

武太监冯公公谄媚的亲自给皇帝换了炭火,随后轻手轻脚的走远。

可就当他笑容满面,护卫皇帝安全时,

远方细微响动,引起了这位武太监的注意:有人闯宫?

不待他细细分辨,一位老黄门急急忙忙的跑来了。

“启禀陛下,长……长公主又来了。”

一提项茹,圣武皇帝不禁眉头紧皱,面色难看。

这个丫头片子,这几天跟吃火油弹一样,到处在找他这个父皇。

昨天在掖庭宫前蹲着,被十六公主叫走了。

今天上午在乾政殿蹲着,文武百官都在,她也就没多说。

这会就厉害了,知道项济在御书房,直接杀来了。

项茹要说什么,圣武皇帝还能不知道?无非就是来给她夫家打抱不平。

真是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胳膊肘只知道往外拐。

“父皇,父皇!茹儿知道陛下在这里,不要躲了。”

乾政殿后二百步,皇家御书房前。

崔浩小心翼翼的跟着刁蛮长公主,想拦又不敢拦,被一路赶着后退。

连他都不敢动手,禁军护卫自然也不敢阻挡。

就这样,在圣武皇帝还没有下令接见时,

项茹已经怒气冲冲的踏进了御书房。

雕龙黄铜火炉前,项茹一身华服,俏丽的小脸全是怒火,鼻孔朝天,都不带正眼看一下父皇项济。

御书房里,护卫们闻声而来,门外站满了兵卒。

圣武皇帝背负双手,脸色难看,显然带着怒火。

皇帝一怒,伏尸百万。

御书房里,气氛压抑的可怕。

太监宫女们跪伏一地,瑟瑟发抖,

冯公公等几个武太监,也是噤若寒蝉,低头不敢多看。

龙阶上,项二愣子眼神闪过无奈,挥了挥手,口含天宪道。

“都散了吧!朕跟长公主有话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