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泡书吧小说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泡书吧小说网 > 其他类型 > 魂穿祝英台之戏马虐梁 > 第84章 母大王想结亲,赵太爷说旧古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84章 母大王想结亲,赵太爷说旧古

祝文文看这桌台上全是炖羊,煮牛,不是蛇肉,就是獐子和獾,最清淡的怕是清蒸鱼了,一点菜毛都看不见。

看着一桌子荤菜,本来还饿的祝文文瞬间就饱了。

拿着筷子左右看看只是挑鱼肉吃。

赵夫人吩咐左右道:“让老四带四宝过来吃饭。”

老太爷听这话就筷子重重摔在桌上,吓得祝文文和赵荣昌也立马停筷,大气不敢喘。

赵老太爷骂道:“让他来干嘛,每次见我不是唉声叹气,就是愁眉不展的,连个笑脸都没有,有他我吃不下饭。”

赵夫人也不示弱,小声道:“他怎么说也是四宝的爹,桌都不让他上, 以后跑了怎么办?”

老太爷怒道:“跑得还少么?你就喜欢些小白脸,我看那几个没一个好人。”说罢斜眼看了一眼赵荣昌,露出大大的白眼。

祝文文端着碗,竖直耳朵认真吃瓜,大脑中努力理清父女二人口中的人物关系。

此时从屏风后转出几人,前面一位仆妇抱着一个不到三岁的娃娃。那娃娃,粉雕玉琢年娃脸,虎头虎脑活泼样。

像祝文文这样不喜欢抱孩子的都想上去贴贴。

后面跟着一位愁眉苦脸的的男子,这男子年龄大约三十岁上下,长相俊俏。只是他八尺身高驮着背,貌似潘安深锁眉。

那男子随着孩子乳母站在赵妇人身边,双手垂立,不动不言。

老太爷瞪着眼睛骂道:“没长舌头的哑巴么?叫人都不会,还是教书先生呢,我看连个‘礼’字都不会写。”

赵夫人在这男子面前,陡变温柔拉他坐下,给他夹菜。

又拉着那男子手介绍给祝文文道:“这是我夫君,你就叫他四姨父就行。

祝文文立马起身恭敬行礼道,叫了声四姨父。”

但那男人像没听见一般,垂着双目,只盯着自己的碗筷。

I赵老太爷更见不得他这猖狂样儿,指着骂道:“丢人啊~失礼啊~给他两大嘴巴,看他还这么猖狂?”

赵夫人讪讪的让祝文文快坐,解释道:“我家老四性格内向,英台只顾吃自己的,别拘束才好。”

那男子仍不惧不怕也不做声,眼眉低垂,只是夹几块鱼肉吃了,便起身称自己吃好了,要要回书房看书去了。

赵妇人也不阻拦,温柔抬头道:“那你先回去吧。累了便歇歇,别累坏了眼睛。”那男子头也不理会,转身大步流星就走了。

赵夫人命手下,从桌上每个餐盘中拨出干净的食物,给小四送去。

赵老太爷见女儿这般容忍,觉得脸上无光,这次便连女儿一起骂:“你也是个不争气的,他要什么你都顺着他,当着客人给你难看,你还给他送吃食,你要纵他到什么时候。”

赵夫人像没听见一般,淡定指挥着下人装菜入食盒。

赵老太爷更火,手指在半空中比划道:“你还不停下,都是你惯的,饿他两天不就吃了。”

下人装好食盒,行礼退下。

赵夫人转头对着老太爷道:“爹,快吃这烤蛇肉,是您最爱吃的,”夹了满满一筷子蛇肉,放在老太爷碗里。

慢声道:“他脾气是犟了些,再关两年孩子大了,也就好了,倒是爹你要多吃些,保养好身体。”

看着女儿给自己夹的蛇肉,赵老太爷这才熄灭点火气,拿起筷子又吃起来。

一旁吃瓜的祝文文端着饭碗,听这对父女谈话,感觉自己得cpU都烧坏了,这个时代不是男尊女卑么?我怎么感觉这赵家堡正好相反呢?

她也不敢多问,只低头假意吃饭。心里盘算,被这赵夫人救了是要好好谢谢她这个干娘,可是现在羽家庄现在是怎么样,自己也不知道,自己要在这里呆多久也不清楚。

赵荣昌见祝文文数着米粒吃饭,知道她有心事。便让下人去后厨端了一大碗冒烟得羊汤放在她面前。

闻着羊汤味道鲜美,祝文文胃口一上来了。拿起汤匙舀起来大口的喝起来。

赵夫人儿子生头一遭对女孩温柔,哈哈大笑道:“我看英台就留下来当我儿媳妇就好了?”

祝文文刚进嘴里的羊汤,吓得立马给喷了出来。

一旁的赵老太爷眼睛在他二人看罢,也拍手道:“我看行,这丫头我喜欢比上个强。”

祝文文立马起身赔罪,半真半假半求饶道:“干娘,您不能我喝您一口羊汤就把我留下啊,您再说下去,我可就不敢再吃您家的饭了。”

赵荣昌让下人收拾祝文文面前的汤汤水水,又换了一碗推在这个干妹妹面前道:“我娘和开玩笑的,祝妹妹别见怪,人在饿极的情况下很难吃油腻的东西,妹妹喝些羊汤肠胃会舒服些。”

赵夫人见祝文文抄着双手站着,不敢喝可怜样儿,像个受委屈的猫儿。

便笑道:“你快喝吧,儿女成婚都是父母做主,你哪能做得了主的。干娘我再做土匪,也知道男女之事不能勉强,快坐下放下喝汤,一会儿让你这大哥带你去你要住的地方,你放心吧。”

祝文文心里还是七上八下,又不好拒绝,只管埋头喝汤,连眼睛也都不敢抬。

几人吃饭无趣自然聊起两家的家常,从赵老太爷口中得知,祝文文才知原来这羽家庄原是赵家的。

姜家刚搬来此地初年,这临川县哪里还有良田好地给他们这外来户。他们从山西坐船到此地本早就人困马乏,体力不支。

老是借宿别人的院子,不是长久之计。

本地财主多有排外思想,更不想将好的土地卖给外来户。

也就是说若姜家再次买不到土地,又将携家带口往南走。此时姜老太爷正值壮年,见家中几十口人整日唉声叹气,焦躁难安。

恰有一日,他无意中从当地村民口中得知本还有一处空地,便是村南边的羽家庄,此庄子荒废已久。

姜老太爷听说当日,便给了那村民钱,让村民带自己亲眼去看看。

姜老太爷没见这庄子时以为只是一处普通农庄。等村民带自己去后,才发现这是一处风水宝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