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泡书吧小说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泡书吧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苟在明末之自古英雄出少年 > 第142章 侃大山吹风编故事 米脂县无意挖墙脚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142章 侃大山吹风编故事 米脂县无意挖墙脚

商队在这碱湖边住了整整两天,把周边的地形找了一遍,才在这个碱湖东北方向发现了一条河流。

看见马匹能在这条河流里畅快的饮水,证明这条河的水是可以安全饮用的,有石灰石和粘土的地方也不是特别的远,想这里建城的难度不是很大。

程风便把这个地方确定下来,并做好标记。这才带着队伍沿着河岸继续向北,去寻找原开平卫遗址。

一天后,商队遇见了第一支牧民部落,很小,也就二百来人,远远的见到商队,一老牧民忙追赶上来,用比较生硬的汉话询问:“远方的贵人,请问你们是商队吗?”

看看老头就一个人,部落最少也在两里地之外,看得出来,在那个部落的外围有二三十名青年牧民正紧张的看着自己这个方向。

看来这老牧民有事,刘大贵点头:“我们是商队,阿爸嘎有事吗?”

“远方的客人,我们是追随察哈尔部的小部落,刚从北边过来,部落里已经断粮好长时间了,尊贵的客人,能卖一些粮食和盐巴给我们吗?”

程风好奇的问:“这位老人家,我记得在我们前面应该有好几支商队,应该都从你们这里走过,为什么不找他们买粮食?”

老头看了看程风的穿着,华丽中显着富贵,觉得不是一般的人物,态度自然又恭敬了几分。

老头非常礼貌的行来的蒙古礼:“尊贵的扎勒乌,你们前面确实有几支商队路过,可他们都有指定的部落要去交易,没有多余的粮食卖给我们。”

“哦,那些商队固定的交易部落?”

“是的,尊敬的扎勒乌,他们的货物都是卖给大部落的,一般不会卖给其他的部落。

偶尔也会遇着好心的商队会卖给我们一点点,也只是一点点。

本来我们也可以找察哈尔部交易,可我们距离察哈尔部实在太远了,等我们走到察哈尔部,牧民们都要饿死了。”

“像你们这样的部落多吗?”

“多,很多,像我们这种小部落,都是依附大部落寻求保护,只能在大部落的外围放牧。

今年开春得晚,路途被大雪阻隔,过来的有些晚,错过了以察哈尔部的交易,只能继续朝南走,希望能遇见好心的商队,能换给我们粮食。”

“你们需要多少粮食?是用什么来换?”

“我们有马,有牛,有牛皮,有羊,有羊皮可以换。

一匹马换一石粮食,两只羊换一石粮食,一头牛换一石粮食也可以。

牛皮两张换一石,羊皮五张换一石,这些,用一升盐也可以换。”

听到老头这个报价,程风眼球子都惊出来了,不敢相信这是用肉类换粮食的价格。

知道这边的牛羊不值钱,可没想到竟然不值钱到这种程度,怎么感觉粮食和肉的价格都可以画等号了。

难怪那些畜生拼了命的都要往这边走私,感情这不是一般的暴利,简直跟抢钱差不多了。

这也难怪,为何朝廷一在这边开市,这边的牧民会抽风的跑到大明去抢劫。

搞得这边的牧民很不喜欢开边市一样。感情就是要让皇帝知道这边是开不得,目的也是要垄断这边的市场啊。

这就能理解林丹汗为了增强自己的实力,一再要求朝廷开边市。

本来就是一个朝廷能得到大量战马,林丹汗能得到粮食的双赢局面,可那些文官武将的,全都跳出来反对是为什么了。

“老人家你这个报价?”

老头一听,以为不愿意换,急了,忙补充了一句:“尊敬的扎勒乌,你行行好,价钱不行还可以商量,如果嫌少我们还可以再加点。”

刘大贵你看着程风,心里也有些纳闷,这价格听着都低得吓人了,少爷怎么还不满意呢?.

程风笑笑:“老大爷,我是想说,你报的这个价格是偶尔买卖一次的临时价格?还是长期合作的价格?”

老牧民眼前一亮:“尊敬的扎勒乌,这个价格是临时的价格,如果原意和我们格仁部落长期合作,价格还可以再高一点。”

程风大喜:“老大爷,你是我们进入草原遇到的第一个部落,这说明咱们有缘分,长生天都指引我们相遇,我们很愿意和你们成为朋友。

为了表示我们的诚意,我们愿意给你们一个优惠价,作为我们初次相见的见面礼,你们只需要用两匹马就可以换三石粮,马儿要求也不高,成年马,半大小马都行。

两头牛也可以换三石粮,牛也可以用半大牛,羊暂时就不要了,牛皮三张换两石,羊皮八张换两石。

盐也用同样的价钱,如果换茶砖,那就两块茶砖换一匹马。

至于铁锅嘛,我们本来也没带几口,一口铁锅两只羊,咱们换几只羊改善一下伙食就行了。

至于你们需要换多少粮食,就看你们部落的需求了,老人家以为如何?”

“好,好,感谢,感谢,你们等等,我去叫人来换。”老牧民弯腰行礼,勒转马头就往部落所在地跑。

“大贵哥哥,安排装有粮食和物资的马车向前,准备和牧民交换,牛马如何选择就看你和车把式师傅们的了。

注意装有兵器的那两辆车别过去,好好检查一下,把它盖严实了,别让对方看见咱们带有大量的刀枪。

曹金虎,你带人在周围警戒,注意那些牧民的动向,别让他们把咱们抢了。

吴钟,带着你的人帮助搬运东西。

注意,帮忙搬运东西只是个幌子,你们更重要的任务是注意那些来交换的牧民一言一行,特别是那些身上带有刀的,别让他们拿了咱们的人做人质。”

“风哥儿,刚才不是还说要和牧民做好朋友吗?这怎么就堤防上了?”石达开是第一次参加这类活动,脑袋不好使有些懵。

“狗蛋哥你记住了,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刚才我和牧民说的话是真心话,也是场面话。

大家相安无事,那就是真心话,如果有啥歪心思,那就是场面话,我们是第一次到这草原上来,人生地不熟的。对别人说的话别太当真。

今日里这个部落是人少,估计他们也不敢对咱们动歪心思,咱们只是以防万一而已。

以后如果遇着比咱们人多的大部落,那就要小心了,他们随时都有可能由牧民变成马匪。”

安排好了商贸的事情,大少这才下得马来装那大尾巴狼。

让人搬来了桌椅板凳,月儿,木兰开始烧水泡茶。大少离那交易市场有些距离,这样就能看清交易的情况,还不会被那些交易的牧民所打扰。

牧民们陆陆续续的带着自己要交换的牲口来到现场,挑选自己要交换的东西。

这老牧民也带着他的家里人来了,见大少带着几个丫鬟,在那里烧水泡茶。

老牧民同家里人说了几句,便笑呵呵的来到大少那里:“尊敬的扎勒乌,我坐这里喝茶吗?”

大少指着桌子对面的一张空凳笑道:“当然可以,老大爷请坐。”

老头倒是也是不客气,行了一礼便坐了下来,木兰端起茶壶,给老头斟了一杯茶。

老头用鼻子吸了一下,又轻轻的啄了一口:“好茶。”

手里端着温暖的茶杯,老头谦卑的问: “尊敬的扎勒乌,非常感谢你们愿意和我们做交易,冒昧的问一句,不知道你们是准备去和哪个部落交易?

老扎木有些担心,这样把大量的货物交换给我们,万一给那个部落的货不够了,会不会给你们找麻烦?”

程风笑笑:“老人家你放心吧,我们这次到草原上来。只是来看个路,并不是专程去和谁做买卖的。

之所以带这些货物,也不过是不想空手,顺带而已,就算你们把货物都换光了,也不会影响我们的。”

“那老扎木就放心了,冒昧的问一句,既然公子不是专程来做买卖的,那公子是到草原来,是要到哪里去访友吗?”

程风看着老头,很神秘的说道:“能与老人家在这茫茫草原相遇,也是咱们的缘分,估计这也是长生天的意思。

也不瞒你老人家说,我这次到草原来不为别的,是想去一个叫开平卫的地方,不知道人家可知道那里。”

听到开平卫三个字,老头有些紧张起来:“公子要去找开平卫?那地方可不好去。”

“为何?”

“那地方可不好去,都荒废上百年了,现在被一帮马匪占据着,那帮马匪可有不老少的人,没有一千也有八百,凶悍得很。

不是,扎勒乌要去那里做什么?那里很危险勒。”

“也不瞒那你老人家说,我是大明皇帝派来的特使,”大少话还没说完,就听见哐哐一声,老头手的茶杯掉在了地上。

老头的声音都开始颤抖起来:“尊敬的扎勒乌,是不是大明的皇帝要派兵来剿灭我们?”

程风笑笑:“老人家你想哪里去了?没有的事,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你们也是大明的子民,皇帝怎么会来剿灭你们?”

老扎木苦笑摇头:“尊敬的扎勒乌,你在说谎,大明的皇帝可没有把我们蒙古人当成大明的子民。

要不然他为何不准我们开边市交易,如果他让开边市贸易,我们就不会缺少粮食,冬天就不会饿死那么多的人和牛羊。”

程风笑笑:“老人家,你错怪我们的皇帝了,不是他不准许这里开边市,是来这里做买卖的商人不允许他在这里开边市。”

老头惊讶的老花眼都瞪得大大的:“亲爱的扎勒乌,你又在说谎骗我老扎木,他是大皇帝,天底下最有权势的人,他要准许在这里开边市,哪个人敢反对?”

程风笑道:“老人家你说的是没错,他是大皇帝,天底下最有权势的人,可他在北京城里啊,他又没来个蒙古草原,哪里能知道实情。

皇帝听人说蒙古的牧民缺衣少食,非常穷苦,他也很心痛好不好?去年他就想在这边开边市,可是这边的商人他们不同意呀。

这里的商人告诉大皇帝说,你们蒙古的牧民都很凶悍,见着人就杀,见着东西就抢,要是皇帝在这边开边市贸易,会被你们杀掉很多的人。”

老扎木很气愤:“这些商人怎么只能这么乱说,他们哪个商队到草原来,我们不是把他们当成尊贵的客人来招待。

他们怎能说我们见着人就杀,见着东西就抢,这不是在说谎吗?”

程风笑笑:“以前我也不理解,那些商人为什么会这么说你们?今日里遇见了你们,我总算是明白了为什么。”

“尊敬的扎勒乌,你跟老扎木说说,这是什么道理?”

“因为他们要垄断你们这个市场,怕皇帝知道了,他们就少赚钱,所以才告诉皇帝,你们很凶悍很残忍。

这样皇帝就不敢派人来这里开边市,他们就能赚很多很多的钱,只是这样,就苦了你们。”

听了大少的话,老头很是生气:“这些该死的商人,他们怎么能这么胡说八道。尊敬的扎勒乌,大皇帝让你到草原来是想了解草原的情况吗?”

程风摇摇头:“不是,大皇帝知道他们在说谎,但他在京城,也没办法证明那些商人在说谎。

所以大皇帝让我带着商队到草原来看看,想找到开平卫那个地方,把那里重新修缮了,让我以私人的名义在那里开商贸和你们交易。

如果我能把这事办成,以后你们再需要粮食,就可以到开平卫去找我们交换。

那时就不需要两匹马换一石粮了,一匹马就可以换到一石。

不单是粮食,到时候布匹,盐巴,铁锅随便换,大皇帝还会在那里开一家医馆,给生病的牧民看病。”

“尊敬的扎勒乌,你说的可是真的?可不能骗我老扎木。”

“老人家,你看看我这张天真的脸,我可是小孩,小孩从来不说假话的,我可能会骗你吗?

你看刚才你说的报价,我不就给你打了优惠吗?其实咱们现在交易的这个价格,我还可以再少一点的,但是我不敢啊。

我就带了这么点护卫,如果和你们交换的价格太低,就坏了那些商人的规矩。

万一被那些商人知道了报复我,我可能都走不出这草原去。

所以我现在不敢给你们太多的优惠,只能等我把那边市建立起来,才敢给你们更优惠的价格。我对长生天发誓,句句都是真的。”

老头眼睛都红了:“感谢长生天,感谢大明的皇帝还惦记着我们这些可怜的牧民。

尊敬的扎勒乌,老扎木会把这个消息告诉其他的部落的牧民,只要你们到这个地方来开边市,我们蒙古人拼了命也会保护你们的安全。”

“老人家万万不可,这个消息你告诉那些小部落就行了,千万别告诉大部落,我怕咱们事情还没搞成就被大部落的人给破坏了。”

“为啥?大部落的人为啥要破坏?”

“老人家,你们平时给大部落交换粮食的时候,是不是比和我交易的价格要高?”

“是啊,和大部落交易,两匹马可换不了一石粮。”

程风笑笑:“这就是了,我们在这里建边市,同样会损害那些大部落的利益。

以后你们小部落的都来我这里做交易,他们怎么赚钱?

所以这事让他们知道了,肯定要搞破坏的。”

“这些该死的商人,该死的大部落,他们都不是好人。

尊敬的扎勒乌,原本我们往南走,就是想碰个运气换粮食的。

现在粮食换到了,能让我们很长一段时间不缺少粮食,我们会在这里放一段时间的牧,要不我派几个熟悉道路的后生给你们带路去开平卫。”

“那当然好了,这样省去了我们到处寻找的时间。对了,你们是决定在这边放一段时间的牧,暂时不到其他地方去了吗?”

“是的,我们能在这里待上一个十天半月的才会到其他地方去。

“那我能不能麻烦你们一件事?”

“尊敬的扎勒乌,你说,只要能帮上忙的,我们一定帮。”

“是这样的,我们有六十多匹马受了些伤,需要安静养伤,还有三十几张马皮需要好好的处理,但我们没时间停下来解决这些问题。

能不能委托给你们帮我们照看这些马匹,顺便也帮我们处理一下那三十几张马皮,等我们回来的时候再带走,不让你们白帮忙,我们付报酬。”

“呵呵,老扎木还以为是啥事呢,这些都是小事,没问题的,只管放心交给我们。

等你们回来的时候,保证每匹马都好好的,每一张马皮都好好的。”

一切搞定,大少把受伤的马匹和那些需要处理的马皮还有交易到的牛,都交给了这个部落帮忙照顾。

自己只带了交换到的马匹随行,这样就有三百多护卫是双马配置。

为了表示诚意,部落派出了最有经验也会说汉话的两名老牧民和十几名十二三岁的小孩同行。

大少知道他们让带着十几个小孩的大概意思就是做人质吧。

没有伤马拖累,马车拉的货物也少了小半,速度明显快了起来。

走了一天不到,又遇见一支小部落,人数更少,才一百多人。

要不是带路的老牧民提前跑过去打招呼,这群人在看见大少他们这群青壮的时候,都准备丢下牛羊逃跑了。

好在有熟人,在老牧民的引导下,又同这个部落交换了粮食,盐巴和条砖,护卫队新增加了四十匹战马。

也是从这些牧民口中得知,这个部落在去年的时候还有二百多人,因为缺衣少食,一个冬天就冻死了好几十口,现在也就只剩下这一百多口人,可谓是损失惨重。

得知大少他们是到这边来查看地形,准备要开边市搞贸易时,也很高兴。

只要有了固定的贸易点,他们在入冬前就可以用牛马换粮食,备好过冬的物资,这样冬天的时候就可以少死人。

牧民们都想知道这个贸易点什么时候能开得起来?程风只能说这事要回去汇报皇帝,等皇帝把物资筹备好。

明年五月就会过来把开平卫城维修好,最少能住人了才可以敞开做买卖不是。

现在还没到开平卫呢,都不知道那里的情况破损的严不严重,需要修多久。

部落头领认为扎木部落都派人跟着去查看地形,自己应该派几个人去,于是大少的队伍,两个牧民几个小孩。

这一路走走停停,沿途遇到四五个小部落,结果这些小部落都觉得应该派人跟去看看,以表达自己的诚意,也派了部落里最优秀的几个小孩跟随。

等到达开平卫的时候,除了自己留下来的粮食和盐,基本上就把粮食换光了,随行的蒙古小孩倒是多了几十个。

当开平卫城出现在大少眼前的时候,大少感觉到了一种无以言说的凄凉。

这个曾经威震大漠,最辉煌的时候住有近三万人的开平卫,如今只剩下了残垣断壁,杂草丛生。

那原本九米来高的城墙,因为年久失修,多处坍塌,连那原本雄伟的城门都已经不见。

队伍还没到城门口,突然从那破城墙里杀出一队人马,在城外列开队形,把那城门都堵住了。

大少停下马来,举起望远镜查看,估计有一百多人的样子,年龄是参差不齐,老少皆有,衣服也是穿的五花八门,手里拿的兵器也是各异。

很快一个满脸横肉的家伙打马冲上前来拦住去路,对着程风的队伍大喊大叫,说的还是蒙古话,大少一个字也没听懂。

领路的老牧民跑到大少面前:“尊敬的扎勒乌,前面就是占据这城的马匪,他们来人警告我们,那是他们的地盘,不许靠近,再往前他们就不客气了。”

程风笑笑:“你告诉他们,我们就是想进城去看看,并不想把他们怎么样,让他们把路让开,我们进去看看情况就走。”

老牧民犹豫了一下,还是决定过去谈话。

看牧民跑前面去了,程风马上让大家做好准备,散开队形,曹金虎带人准备靠左,吕俊豪带人准备靠右,小心马匪冲锋。

那老牧民上前和马匪叽里咕噜的说了好长一段话,一起做了什么也听不清楚,突然见那马匪拔刀前冲,要去砍那牧民。

那牧民倒是不含糊,见势不妙,勒转马头转身就跑。

那些列队的马匪也纷纷拿起武器,开始冲锋。

程风队伍这边,在前面带路队的另一位老牧民,也伸手拔出了弯刀。在他身后的一众蒙古小孩也纷纷拔刀,似乎要冲上去迎敌。

前面那些蒙古小孩头也不回,纷纷拔出弯刀,一副杀气腾腾的样子,大少突然明白,为什么蒙古人屠杀部落的时候,要把高于马车轮的男孩都杀掉。

就看眼前这些十二三岁的蒙古小男孩,一个个在拔出弯刀后那杀气腾腾的样子,哪里还是个小孩,分明就是战士。

程风下意识的把自己的马勒紧缰绳,往后倒了好几步。同前面的蒙古族人群拉开了距离。

“有骑枪的上前,做好攻击准备,靠近一百五十米开打,手枪准备,五十米开打,前面的蒙古族兄弟,不要冲锋,等他们过来。”

收到命令,骑枪队带马上前,六十人在左,六十人在一起,中间就是那几十个拔刀准备跟随老牧民冲锋的蒙古小孩。

老牧民左右看看,那黑洞洞的火铳,有些不以为然,火铳他可是见过的,打一铳后要用好长的时间去装填,慢的要死。都等有机会打第二铳,那马队都冲到眼前来了。

剩下下的人跟随曹金虎,吕俊豪一左一右,随时准备冲出去迂回攻击。

而大少也拔出两只手枪,示意左右护卫也拔枪准备。

又暗示月儿,木兰,吴钟几人就盯着中间那几个蒙古人,怕他们中间突然出什么幺蛾子,这些蒙古人并不是特别的说熟,,大少对他们并不放心。

前去与马匪交涉的那牧民,看着后面追来的马匪,一路狂奔,感觉距离差不多回到队伍,只回头一看……

娘啊,黑洞洞的全是火铳对着自己,吓得牧民猛拉缰绳,把胯下的战马都拉的立了起来。

一惊过后,老牧民突然想起来,自己和这些端火铳的才是一伙的,怕个鸟啊。

只是这次他也怕被人误会,不敢再策马狂奔了,只是小跑着回自己的队伍。

只是他那一耽搁,误了一点时间,还不等他跑回队伍,耳朵里就响起一阵噼里啪啦的爆竹声。

随着爆竹声起的,就是身后那一片片的哀嚎马嘶声。

身后到底发生了什么?老牧民只管闷着头往前跑,也不敢回头看。

但他从自己同伴那被震惊的大嘴可以看得出来,身后肯定是出了了不得的大事。

在哀嚎和爆竹声中,听到有人大喊了一声“冲过去,灭了他们。”

就见那些端着火铳的小伙子们正打马朝着自己冲来,与自己擦身而过,冲了过去。

见人都冲过去了,老牧民这才勒转马头来看,只见那地上横七竖八倒了一地,能哀嚎出声的没有几人,只远处有十几个落荒而逃的马匪身影,也被好几个人追着屁股后面打。

看了好几个呼吸后,老牧民发现,那些小孩用的火铳竟然可以连发,根本不需要停下来填装火药,这个发现把老牧民惊得目瞪口呆。

一百多马匪搞集群冲锋,那密集程度直接成了被枪毙的对象。

一轮射击过后,一百多号人的马匪就剩下四散而逃的那十几个马匪,只留下一地的尸体和那四处乱窜的战马嘶鸣。

程风高兴了,感觉自己指挥人马对付一两百人的土匪倒是挺轻松的:“胜负已定,吴钟,石达开,带人去把那些战马收一收,小心那些倒地没死的偷袭。”

“是,少爷,护卫队跟我走。”吴钟,石达开招呼着卫队四散开来,是搜罗那些好散的战马。

“院长,我们也去帮忙。”李定国,刘文秀,艾能奇三人也想去。

大少挥手:“去吧,注意一下安全。”

“好勒,走。”三人大叫一声,便往前冲。

看着三个人的身影,大少很是满意,但凡能成为历史名人的,就没有一个天赋差的。

“吕俊豪,带着队伍进城去看一看,里面有没有漏网的马匪,小心一些,人不要走散了。”

“是,少爷。”

吕俊豪带走自己的队伍,一声呼啸,直奔开平城。

一个战斗从开始到结束不到十几个呼吸,一百多名马匪就命丧黄泉。

突如其来的变故,把那几十个蒙古人惊得目瞪口呆,半天没有回过神来。

远处,时不时还有枪声传来,估计那十几个逃跑的马匪一个都跑不掉了。

半小时不到,城里传出几声枪响,然后再无动静。

一小时后,石达开汇报:“风哥儿,一共收拢马匹九十六匹,可惜打死了十六匹。”

那群蒙古人看见打扫战场的人回来了,只收集了战马,马匪的衣物都没人要。

老牧民忙跑到大少面前问:“尊敬的扎勒乌,那些马匪身上的衣物你们不要吗?”

大少摇头:“不要。”

老牧民问:“那些衣物可以给我们吗?”

“可以,你们自己去扒吧,扒下来集中再分配到每一个人,千万不要抢。”

老牧民头如捣蒜:“放心吧,他们都是我们蒙古人的崽,我们不会欺负他们的。”

老牧民对着那些蒙古仔,叽里哇啦的说了一通,那些小孩子欢呼一声,打马奔向那些尸体,扒穿衣服去了。

两小时后,吕俊豪从城里出来:“少爷,城里就几个人,我们进去的时候他们已经骑马跑了。

追了一段距离,没追上,打了几枪,没打中。现在城里已经清空,可以进去了。”

“走吧,进城去看看。”

开平卫城,到处都是残垣断壁,单是城墙就有二三十处坍塌,四道城门没有一道是有门的。

城里的房屋大多数的都是些干打垒的土墙,有好大一部分房屋四面墙壁都在,只是门窗,房顶全都不见,不知道是被人拿去烧了火,还是封坍塌后风化了。

这城虽然离长城比较远,但还是有二十几处的房屋是用砖砌的,这些房屋的规模还不小,都是两进三进的院子。

估计就是以前开平卫城里卫指挥使,指挥同知之类的几个当大官的住宅。

其中有两处院子竟然是维修过的,应该就是那些马匪头领的住地。只是院子里除了一堆破烂,和一大堆粮食,没有什么值钱的东西。

你倒是挺大方的,把在这院子里发现了那堆破烂和粮食全都分给了那些牧民,让他们带回部落去。

围着这两处院子周边的那些干打垒房屋,也有几十间是维修过的。

看来那些马匪在这里经营也不是一年两年了,不过这正好方便了大少的计划,等明年过来的时候直接可以拿来用。

城里还有十几处水井,大多数水井都已经荒废了。

目前看上去保养的好,能直接用的也就是那两大院子里的几口井。

其它的水井想要使用,就得清理干净才行。

在城里转悠了几圈,大少选中了一处院子。

正好这个时候,那些牧民正在院子里忙着分粮食和破烂,没有一个蒙古人在身边。

大少便让吕俊豪带着手下在那院子里挖个大坑,把那些收缴的武器埋到这里。

那辆马车的破烂,从长城边缘到开平城拖了上百里,再带回去又没价值,丢了还可惜,不如埋在这里,等明年过来的时候,正好给下面的民兵用。

吕俊豪带着手下挥汗如雨,在这里干了整整半天才挖出一个大坑,把那辆马车破铜烂铁倒了进去,重新掩埋好。

又抱了一些枯草,把那挖过的痕迹给盖了盖做了些伪装了事,这回真的是轻车简从了。

等吕俊豪埋完了那些破铜烂铁回到队伍,曹金虎己经带着十几匹马回来了。

这一次回去,所有的人都可以一人双马了。

队伍在开平城就待了两天,并在东门城外五里找了一片草地,把带来的牧草种子撒在这片草地上,就等来年看一看这牧草能不能长得好。

忙了两天的时间,就把带来的五百多斤牧草撒了近百亩地。

跟随过来帮忙的牧民不知道撒这种子有什么用?

大少解释道:“这是一种从几万里之外带过来的上好牧草。这种草草嫩多汁还长得很大。

如果能在这里试种成功,以后你们放牧就用不着逐水草而居了。

完全可以固定在一个地方,种上这种牧草,定居下来放牧,那样你们今后的生活就为像现在这么累。”

听着这位少爷的描述,几位老牧民看着那播撒过的草原,眼中产生出一种莫名的向往。

把所有的草仔全部撤完,剩下的就得看下半年的结果。

现在所有的任务都已经完成,商队收拾收拾,轻装上路回关内。

没有了负重,这回家的路可比来的路快的多,沿途把那些部落的小孩全送回去。

再把留在那个部落里的皮毛装上车,把交换来的牛羊和留下来养伤马匹收拢,一支有一千多匹马的车队开始返程。

四月二十三日,商队进入镇北台,回到榆林。

去开平卫时是五百匹马不到,回来时变成一千一百多匹,但是,只有一百多匹是买的,其他的四百多匹全是战利品。

在榆林县待了两天,大少安排刘大贵找官府报备,借着陕西民乱,各地有大量的地主被杀为由,要组织乡勇保护民。

在榆林,延安,米脂三地的商铺和镖局各招二百人进行训练,商铺也开始收集各种建筑材料,准备六月后进入草原到红碱淖去建立据点,为大规模进驻开平卫做准备。

就在大少离开开平城四天后,马匪马保山带着他残留的四百多人马回到开平。

只是在开平城外就发现了成群结队的草原狼在那城外是游荡,这种场景的出现,让马保山感觉大事不妙。

带着残兵败将绕开狼群进入开平城,回到自己老窝一看,里面空荡荡的,连根纱都没有。

他没想到,自己出去转了一圈,抢劫没有干成一笔不说,还丢了大半的人马。

好不容易把逃出生天的手下收拢过来,没想到自己的老窝却被人给端了。

“谁?这是谁干的?老子和你不共戴天。”

马保山愤怒的狂吼响彻草原,惊起飞鸟一片。

大少在蒙古体验边贸商人的生活,享受着高卖低买的快乐,准备要回江南了。

大少决定把榆林三地的那些孤儿全带回台湾去读书,于是,榆林的一百多名孤儿坐上了马车,前往延安。

路过米脂县的时候,又把米脂县的那些孤儿带上了车,只是在准备离开的时候,一名在商铺学徒班学习的小男孩跑出来给一名小女孩送东西。

本来这些本地有家的小孩和这些孤儿小孩关系好一点,相互送点东西没什么大不了的,但是那小女孩的一句:“谢谢来亨哥哥。”直接把程风震得停住了脚。

程风回头,看着那个送东西的小孩问:“这位小哥哥,你姓啥?叫啥名字?”

这小孩见是少东家询问,非常礼貌的答道:“回少东家的话,小的姓李,叫李来亨。”

行了,这真是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的全不费工夫。

大少本来不想在米脂县寻找这个李来享,他不想拆李自成的台,可现在既然遇上了,这就是天意,人不带走都不行。

“李来享,愿不愿意和我一起出去读书,将来做个大将军。”

小孩眼睛里闪出的光:“俺可以做大将军吗?”

程风点点头:“当然可以了,只要你跟着我出去,好好的读几年书,将来你肯定能做大将军。”

做大将军啊这个梦想没有男孩不喜欢的,李来享点头:“那我愿意去。”

好吧,为了这个李来享,还得再耽搁一天,原本准备出行到延安的车队又停了下来。

米脂县商铺的掌柜满脸堆笑的带着礼物来到了李来亨的家,和李来亨的父母说明少东家,看上了他的儿子李来享,准备带他出去好好的培养,将来会有大出息。

李来享的父母看着那十两安家银,还有一大堆的礼物,再加上自家儿子跟着出去,将来会有大出息,自然没有不答应的。

于是,李来享顺顺利利的骑上了一匹战马,成了李定国他们这个小组中的第四人。

这下好了,张献忠的四大金刚被他弄走三个,李自成最信任的一员猛将也被弄走。

历史的轨迹被一点点的改变,大少的心情既是兴奋又有失落。

大少来的时候只有一百四十多人,现在回去,单是护卫就接近五百人,再加上带来的孤儿已经有一千多号人,路上再也没人敢打他的主意。

回去也没有按原路返回,而是直接奔西安,走伏牛山进入河南,走周口,过蚌埠一路策马狂奔。

五月十八日曹金虎带领队伍从滁州过长江,沿着长江一线去了松江府上海县。

大少准备安排他们在上海县登船去台湾。

大少自己在滁州同他们分兵,去了南昌府,他要到奉新北乡雅溪牌坊村去挖一个人。

这个人在崇祯元年的时候高考落了榜,正在家里怀疑人生,失落的很,在这个人生最低谷的时候,有人愿意高薪聘请,这时候的成功率是极高的。

大少在为自己的事业四处奔波。

而远在千里之外的北京,崇祯皇帝也在四月初九收到了陕西的八百里加急文书。

陕西巡抚武之望,为了平定陕西的民乱废寝忘食,最终劳累成疾,病故于任上,现今陕西大局无人主持,望朝廷在派巡抚。

是这时候崇祯帝才知道陕西有人造反,而且造反时间都快一年了。

这帮混蛋竟然欺上瞒下,崇祯帝非常的生气,在朝堂上发了一通火,他哪里知道陕西民乱的事.情,整个朝堂只有他不知道。

小皇帝发了一通火,看看没人应声,这才把火气压了压,询问众禽兽:“各位爱卿,现在武大人病故,陕西事务无人管理,众爱卿认为何人前去陕西接任合适?”

陕西巡抚的职位,要是放在平时,那可是个能争得头破血流的香饽饽,谁都想去当一当的好差事。

现在倒好,陕西巡抚的位置竟然成了洪水猛兽,人人唯恐避之而不及。

巡抚的位置腾出来了,皇帝问了几遍,竟然无人答应,皇帝看谁一眼,谁都吓得一哆嗦,生怕皇帝点名点到自己。

就这样,陕西巡抚由谁来接任的事情,众禽兽们个个都显得非常的谦谦君子,谦虚有礼貌。

在朝堂上推来推去,相互谦虚礼让,没完没了,也不知道需要多久才能谦让出一个结果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