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泡书吧小说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说起折损的士兵,赵子涵有些唏嘘,虽说是慈不掌兵,但是能少点折损还是好的。

不过损失很大,缴获的也不少。

说起缴获,赵子涵的情绪就又有些上来了。

“老将军,你知道我们在苦夷岛上找到什么了吗?”

郑满秋摇摇头,他上哪里去知道?

“金砂!苦夷岛上有金矿!”

真的假的?

郑满秋睁大了眼睛,“有金矿?你们找到了金矿?”

“不是我们找到的。我们哪有那个时间。是苦夷岛上的野人们找到的。

我们找到的是野人们收藏的金砂,还有金银器皿。”

“有多少?”

这句话是黄鼎良问的,他对金砂两个字很敏感,而且他很关心北征军的收入和支出情况。

和黄鼎良一样关心北征军详情的人,有很多。昨天心里长草,今天听听正好。

闲着也是闲着,听听有什么令人激动的事情,还能浮一大白。

赵子涵回头见说话的人是黄鼎良,便站了起来,“黄尚书,你老人家请坐!”

今年四十六岁的黄鼎良已经当了爷爷,是妥妥的老人家。

赵子涵敬重黄鼎良不是因为黄鼎良是一个老人家,而是因为黄鼎良是第一个投靠皇帝陛下的文臣。

别看黄鼎良只是一个户部尚书,但那也是文官之首。

黄鼎良摆摆手,“你坐你的,你远征万里回来了,应该多坐坐。老夫都已经站习惯了。”

这嗑唠得,好像皇帝陛下天天罚他站似的。

赵子涵冲着旁边伺候的小太监使了个眼色,小太监就去把黄鼎良的椅子给搬来了。

黄鼎良满意的坐下了,孺子可教也。

“接着说,你们缴获了多少金子。”

“详细的数字还不知道,毕竟金砂不是金子。不过,据沈阳郡王府的右长史估算,应该不会少于一万两。”

“这么多?黄金万两?”

话说出去了,黄鼎良自己都笑了,大炮一响、黄金万两。他听顺耳了,顺口就说出来了。

“继续说,说说详情。”

黄鼎良很想知道那里的金矿值不值得派人去开采。

赵子涵只得继续说:“我们征北军上了苦夷岛以后,才发现苦夷岛很大,有几个州府加起来那么大。

苦夷岛的北部是平原和丘陵地带,南部是崇山峻岭。

我们征北军只有区区几万人,想在这么大的苦夷岛上,找到那些野人很难。

不得已,我就下令放火烧山,想把那些野人逼出来。

效果不错,我们征北军跟着山火走,一直把那些野人撵到了大海边。”

赵子涵扭头看着郑满秋,“老将军,你知道那个海的对面有一个大岛吗?那个岛上也有人,我拿着望远镜看见了。

可惜,我们征北军没有海船,不然就过去顺手把对面岛上的野人,也给灭了。”

郑满秋正聚精会神的听赵子涵讲故事,突然被他这么一问,没反应过来。

黄鼎良说:“征北将军,你喝口水,继续往下讲,别扯别的。”

赵子涵不好意思的笑一笑,跑题了。

“黄尚书、郑老将军,我们征北军把野人赶到了海边以后,就发现,野人们虽然身上穿着的是各种破烂的皮子,脖子上面却有金灿灿的项圈。

我们征北军的将士们,火枪和手榴弹一起上,把野人们打得鬼哭狼嚎、哇哇乱叫。最后抓住了不少活的。

虽然那些野人说的话咱们听不懂。不过,斥候们根据野人的情况推算,估计他们居住的地方,应该距离海边不太远。

虽然是大火烧山,但是野人的踪迹可寻。

斥候们码着野人们奔跑的踪迹,找到了他们居住的山洞。

好家伙!当时斥候们都惊住了!

山洞里面十几个大木头箱子,里面装着满满的金砂。

斥候们码着踪迹又往远处寻找了一番。

他们在远处的大山里面又找到了六个山洞。

那些山洞里面同样有装金砂的木头箱子,除此之外,山洞里面还有堆积如山的皮子。

斥候们说那些皮子虽然挺臭的,但都是可用的好东西。

黄尚书,你说这么野人要这些金砂干什么呢?吃也不能吃,穿也不能穿的。就图它金光闪闪,好看?”

这个事情,黄鼎良当然知道了。

别看那些野人在苦夷岛上住着,就以为他们什么都不知道。他们和外界也是有贸易往来的。

夏季的时候,封冻的海面开化了,小倭瓜国的商人,和高丽国的商人,就会乘船北上和他们做交易。

苦夷岛上的野人用他们手里的皮子和金砂,交换小倭瓜国和高丽国商人带去的粮食和日用品。

不然,苦夷岛上的野人们哪里来的铁刀和铁锅?

那些野人部落的首领,还有衣服穿呢!

“金矿没有找到?”

赵子涵摇摇脑袋,“没找到。冬天山里的溪水都冻上了,一把大火过后,到处都是黑乎乎的。不过,应该就在那些山洞的附近。”

黄鼎良点头赞同赵子涵的分析,野人们淘金,肯定是不会走的太远的。

如果按照野人们淘金的技术水平,一年能有一万两金砂的出产量,那里的金矿倒是有开采的价值。

只不过没有人会愿意去。流放的犯人也不行,没有人管理他们。

还是算了吧,留着以后再说吧。

黄鼎良站起来,“世子殿下、征北将军,老夫不胜酒力,告辞了。”

御宴吃的差不多了,该回家吃年夜饭了。

黄鼎良走了,其他的官员们也纷纷告辞走了。

赵子涵和赵子延,还有赵子悟,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懊悔不已,没吃好。

一个光顾着给人家讲故事了,另外两个见围观的人多,没好意思吃。

赵子延咧了一下嘴,“得了,咱们哥仨也回家去等着吃团圆饭吧!”

赵子涵看了看桌子上面剩下的那些菜,都是好东西,还没怎么动,有些舍不得。

一场远征,让赵子涵学会了珍惜食物。

赵子涵招招手,小太监过来了,“将军有何吩咐?”

赵子涵指指桌子上面的菜,“这些东西怎么办?”

小太监回道:“天气冷,东西不会坏掉。完整一些的,留着以后给奴婢们吃。

残羹剩汤,就交由城外的贫民,拿回去养猪。”

还行。赵子涵放心了,不算浪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