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泡书吧小说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泡书吧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盘点:老四,你咋穿咱的衣服?! > 第14章 “将相王侯,宁有种乎!”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14章 “将相王侯,宁有种乎!”

大唐

李世民看见嬴政的儿子一个读书读傻了一个杀兄弟杀疯了。

“始皇帝这教育孩子的水平不太行啊,实在不行让天幕送来让朕替你管教一下。”

“朕在这方面可比你始皇强多了。”

“再怎么样也好过让大秦被这样子摧残是吧。”

“这一对比突然觉得朕好像也不算什么,至少还给父皇留下了几条血脉。”

李渊、原太子党:“谢谢有被冒犯到,劝你别说了。”

—————————

大秦(二世)

完蛋了这鬼东西说是历朝历代都可以看见……..

那岂不是…….. 父皇也可以看到我的所作所为了吗,那个时间段的我不会被直接宰了吧

不过对于这个问题胡亥却并没有太过于在意反正害伤的又是现在的自己。

赢政那的胡亥:“*******!!!”

现在最重要的问题是天下的人都知道了自己是篡位上来的,而且还杀了自己所有的亲人。

六国余孽来人啊给这胡亥上三炷香!真是天赐良机呀,正愁不知道找什么理由来造反。

“不关朕的事情,都是大哥的错,我也不想杀他啊。”

“都怪父皇为什么不直接传位给我,这样我也不用杀他们!!!”

算了有事的话就让赵高和李斯来扛吧

“美人们,朕来啦。”

—————————

【华夏封建社会第一场的农民起义爆发!】

【“大泽乡起义!!!”】

【始皇期间已经民怨四起。而秦二世就任之后,则更为倒行逆施,秦二世“繁刑严诛,吏治刻深,赏罚不当,赋敛无度,天下多事,吏弗能记,百姓困穷而主弗收恤。秦二世刑法的残酷更是攀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开幕播放

【一个队伍在雷雨天中穿行,人数高达九百人全都是被朝廷给强征,队伍在到达大泽乡的时候由于大雨的缘故而无法及时的前往目的地,但!问题就是根秦律,误期者斩,一律处斩!

“大哥,这可怎么办啊,如若不能够及时到达我们全要死啊!”

吴广满脸惊惶朝着面前之人询问道

“还能怎么办!难不成就这样子去死吗,这狗皇帝根本就没有把百姓当人看不如反了!”

“啊………. 这会不会太冒险了………..”

陈胜见吴广还在犹豫,当即一把抓住他。

“都这种时候了,你还在想什么?我们逾期到达目的地已经是必死的了,现在不反难道白白让人杀了吗?事成我们兄弟俩共天下!”

言罢吴广也没有再犹豫,一拍即合开始商议起对策。

这天,押送戍卒的将尉喝醉了酒,吴广故意跟这位秦尉说自己逃跑,以此来激怒秦尉。秦尉果然中计,拿出鞭子鞭打吴广,并拔剑威吓吴广。吴广夺剑杀了秦尉。陈胜也从一旁冲过来,杀掉了另一个秦尉,两人站在高处望着底下的百姓。

“公等遇雨,皆已失期,失期当斩。藉弟令毋斩,而戍死者固十六七。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

“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这句话直接流传千古啊,造反神句好吧!!!】

【这话说的太帅了!!!】

【这句话直接明摆着告诉别人,难道只有是王侯将相才可以有权有势吗?我们一样可以!】

【直接开启了农民起义造反的先例!】

【太帅了!!!直接飞起一脚踹向路人,赔了二十万。】

【楼上无敌了。】

…………

大秦

陈胜和吴广两人大眼瞪小眼互相看着对方全都是不可置信的表情。

“咱这算不算是青史留名了啊!”

吴广一脸没回过神的表情,这可不是一件小事啊。

“那都谦虚了啊,我们直接在各个朝代都出名了,你没看到那天榜都特意强调我们的名字了吗?”

“而且从那评论来看,我们的评价好像还不错。”

两人都忍不住相拥而泣,本来两个都只不过是想要活下去而已没想到还可以创出一番如此事业!

“这可真是应了那句话将相王侯宁有种乎!谁说只有那些当官的才可以青史留名,我们一样可以!”

毫不夸张的说族谱可以从他们这页开始重新写了………..

—————————

大明

朱元璋有着从乞丐逆袭成功登上王位的人,可以说是对人民疾苦最有感触的皇帝……….

“果然朝廷无能,最后受苦的永远是百姓!”

“当年如果不是大元的暴政咱的爹娘又怎么会被饿死,这秦二世简直和大元有过之而无不及。”

“朕建造的大明,必须让百官成为百姓真正的父母官,只要让朕发现谁欺压百姓,无论是谁朕必杀他!”

朱元璋绝对不允许大元的那一幕再出现在大明,尤其是在看到胡亥暴政的那一刻,这股决心更加的坚定了起来。

“标儿,你要记住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咱就是从底层的,必须要明白百姓团结的力量有多可怕。”

“其实他们想的很简单,只要能够老婆孩子热炕头每日有饭吃,只要能活得下去谁去造反啊。”

“朕不要求你成为什么圣世明君,但你一定要对得起百姓对得起大明!”

朱标看着自己父皇那落寞的身影,默默在心中发誓一定要成为一位好皇帝,让家家有余粮………..

“儿臣谨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