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汴京城里,拥有金明池赐宅,无疑是豪门勋贵家族权势与荣誉的象征。
如今忠诚伯爵府获此赏赐,意味着他们已经半只脚踏入了汴京顶级豪门的行列。
而要真正成为汴京顶级豪门,朝中不但得有位高权重的文官势力,而且在汴京或是地方上得牢牢握住兵权或者私兵。
平宁郡主为何对徐子建百般看不顺眼?
根源就在于徐子建手握兵权。
虽说大周号称重文抑武,可对边疆的武官拥有私兵同样也是默许的。
当年太宗时期的高粱河之战,太宗皇帝的一波驴车漂移临阵脱逃,使得大周的禁军精锐几乎损失殆尽。
自那以后,为了补充大周朝的军力。
大周朝允许河北地区的将领与辽国交战时扩充手下私兵,私兵数量不能超过一万。
那时候也不管什么割据不割据了,先保住国家再说。
到了嘉佑帝时期,周辽和平,大周朝选择裁撤部分禁军。
从此河北地区将领私兵数量,被严格限制在三千以内。
大周朝和西夏开战以后,西北地区将领私兵数量限制却大大放宽。
比较有名的折家和种家,私兵数量都接近上万,在当地那可是一呼百应,形成实际上的割据。
明面上,梁山泊驻扎的神机营三千兵马理论上隶属于禁军,实则是忠诚伯府暗中掌控的私军。
没有徐子建点头,谁也别想调动一兵一卒。
登州水军挂着大周禁军名头,兵权也与忠诚伯爵府关联紧密。
登州水军的将领们被徐子建用梁山集团的利益笼络在一起。
徐子建前往秦凤路时,嘉佑帝下旨默许他将手下背嵬军扩军到两万,。
多出来的一万兵额,便是嘉佑帝默许的私兵,背后的信任与倚重不言而喻。
而且徐子建还是前途无量的文官,只要不在西疆战死或卷入谋逆案件,忠诚伯府的崛起指日可待。
再看齐国公府,虽爵位高,却早已落魄。
内城的宅子虽大,在金明池却没有赐宅,表明齐国公府已经跌出顶级勋贵阵营,不再受嘉佑帝看中。
究其根本,人丁单薄,在祖传地盘京东路没什么势力。
嫡子齐衡只能从文,家族中无子弟从武,手里没兵权。
在这权利的游戏里,自然容易被拿捏,沦落为二等家族,往昔荣耀被岁月尘封。
汴京多数顶级家族在朝中都有当文官清流的子弟或门生,在地方也拥有不小军事势力。
曹皇后娘家真定曹氏便是典型,在朝中,不少子弟通过恩荫担任文官。
曹皇后父亲曹侑,以恩荫入仕,官至同知枢密院事,手握军政要职,是将门转型文官的典范。
叔父曹诱,进士出身,历任河北路提点刑狱,能文能武,在官场顺风顺水。
在地方,曹家势力同样不容小觑。
大周开国初期,曹家拥有上万精锐私兵。
即便天圣年间河北大力裁兵,仍保有近五千私军的兵力。
不仅如此曹家还拥有制作冷锻甲和神臂弓的权力。
这些先进武器装备让曹家的私军比大周精锐还要精锐。
曹家私兵由部曲和蕃兵组成,精锐部曲武装约三千户,由佃农与契丹降卒混编,平日务农,战时可紧急动员为作战部队。
蕃兵“静塞军”骑兵约一千五百人,以契丹、奚族武士为主,骑术精湛,勇猛善战,是精锐骑兵,曾经在战场上屡立战功。
同样,李盈的李氏家族,她父亲在汴京担任枢密院副使,位高权重。
在地方,大伯李昭吉官至洛苑使,在洛阳统兵数千。
三叔李昭逊历任磁州团练使、卫州防御使,统上万禁军和厢军,军威赫赫。
哥哥李惟贤官至四方馆使,长期镇守河北前线,统兵万余禁军和厢军,是抵御外敌的重要力量。
李家巅峰时期拥有私兵近两万,如今虽裁撤到八千,但凭借多年积累的资源和人脉,仍拥有顶级军工制造能力和权力,在朝中举足轻重。
如今的大相公韩章,出身相州韩氏,考取进士后,先在西北立下赫赫战功,而后出任河北安抚使,成为朝廷中流砥柱。
其家族通过门生渗透河北兵权,在当地势力不小。
韩家明面上拥有私兵部曲“忠顺营”约一千八百人,由蕃汉混编,驻扎高阳关,还有工匠武装六百人,牢牢控制定州兵器作坊,为军队提供精良武器装备。
就连落魄的忠勤伯爵府,也在五城兵马司拥有一定兵权,在京城防卫中发挥作用。
徐晴儿带队连赢两场后,却让李家小姐李盈心生嫉妒。
比赛结束,李盈看到徐氏接了诏书,又听闻忠诚伯府得了金明池的二等宅,心中怒火再也压抑不住。
她对徐晴儿嘲讽道:“不就是二等宅吗,我李家还是一等宅呢!神气什么!”
徐晴儿一听,心中恼怒,柳眉倒竖,毫不示弱地反击:“李姑娘,不过是打个马球而已,莫不是你输不起?输了球,还要在这里说风凉话。”
李盈瞪大了眼睛,恶狠狠地说:“你一个小小的庶女出身的丫头,居然敢瞧不起我?这忠诚伯爵府就这么不知礼数吗?也不教教你规矩。”
徐晴儿气得脸色发白,胸脯剧烈起伏,正想再反驳。
这时,福康公主走了过来。
福康公主是徐晴儿的闺蜜,因为徐子建的关系两人关系极好。
她见李盈如此嚣张,立马站出来帮忙:“李八娘,按照规矩,我也是庶女呢,是不是也要站出来给你行礼?你这般无礼,眼里还有没有皇家的规矩?”
李盈一听,心中一惊,脸上露出一丝慌乱,眼神不自觉地闪躲。
现场几个姑娘中,福康公主身为大周朝的长公主,自然地位最尊崇。
哪怕李盈的是陇西郡公枢密副使的女儿,面对长公主也只有低头的份。
这便是权力游戏上的礼节,地位低的给地位高的人低头。
一旁的高家二小姐高涛涛见状,赶忙出来打圆场。
她身着淡紫色绣兰花的长衫,脸上带着温婉的笑容:“公主,徐家妹妹,我表妹失礼了!都是自家人,莫要伤了和气!表妹,快给公主和徐姑娘赔个不是!”
说着,高涛涛在李盈耳边小声提醒:“表姑可是在那边看着你呢!你要是再闹下去,回去可有你好受的。”
李盈微微抬头,果然看到母亲符氏正在远处盯着她,眼神中满是警告。
她虽然有些刁蛮,但脑子还清醒。
她知道此时不能再放肆,只好心不甘情不愿地向福康公主和徐晴儿行礼:“公主,徐三姑娘,李盈失礼了…”
那声音小得像蚊子哼哼,满脸的不情愿。
福康公主见李盈服软,也没有为难她。
毕竟李家势力不小,一点口角,就算是皇家也不能拿她怎么样,便说:“你去吧,下次莫要再如此了!若是再这般无礼,可别怪我不给你面子。”
李盈如获大赦,赶忙拉着高涛涛匆匆离开,走的时候还不忘狠狠瞪了徐晴儿一眼。
徐家的小庶女,这事没完!
待她们走开后,徐晴儿立刻抱住福康公主的手臂,笑着讨好道:“多谢徽柔姐姐,帮我赶跑了那个凶女人…”
福康公主点了点徐晴儿的小鼻子,说:“你呀你,下次小心点!
那个李盈背后的李家,哪怕是父皇也要敬他们三分…下次别与她争执了!
不然吃亏的还是你自己。”
徐晴儿不好意思地吐了吐舌头,说:“知道了,徽柔姐姐!我以后会小心的,不会再冲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