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泡书吧小说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顾汐是个闲不住的,玉米皮被她加工后售卖,她现在又对玉米芯出手了。

最近在回忆思考,如何利用玉米芯种植培育蘑菇。有了想法她就去实践,正好前院还有两间空房,准备拿来试种茶菇平菇。

在前院试种,是因为顾汐天冷,不想来回往村口跑,在家里就方便她每天随时,观察蘑菇的生长情况了。

顾汐从作坊叫来五名长工,全程跟着她一起培育蘑菇。等到他们学会了,以后就可以大规模的,培育种植蘑菇了,家里玉米芯多的是。

山上的蘑菇是有很多,但是毒蘑菇也有很多呀!她想做这个蘑菇生意,就不能只卖野生的蘑菇,品种太多风险也大。

而种植的食用蘑菇,无论是品质品性,还是食用安全性都有把握。

首先在大缸里兑上,适量的石灰水,将干燥的玉米芯,浸泡上一天一夜,进行消毒杀菌。

泡好的玉米芯,拿到房间里,一排排整齐的码放在地上,虽然是第一次试种,但是顾汐投入的也不少,房间只留下走路的过道,其它空地方都铺上三层玉米芯。

菌包是顾汐在商城购买好的,不过以后时间充足了,各种菌包她也是可以自己制作。就是制作菌包的时间比较长,不是大量种植蘑菇的话,单单去做菌包太麻烦了。

顾汐将提前拆开的菌包,一小块一小块的掰开,分散放到玉米芯上,之后又铺上一层玉米芯,再将掰碎的菌种放上,最后盖上一层油布,进行保温保湿。

顾汐对跟随的五人说:“好了,就这样四面都盖严实了,闷着发酵俩个月吧!”

其中一人惊讶的问:“夫人,种蘑菇这么简单吗?这样蘑菇就能长出来吗?”

“虽然蘑菇种植起来,看起来好像很简单,但其实也不容易,很讲究温度湿度的,还有腐烂病根,这些都需要经验,后期需要特别细心观察。

再过俩个月后,菌丝鼓包后,就开始长蘑菇,我们就需要把多余腐烂的,及时拔掉扔了,要不然会带坏其它蘑菇。

还有的地方蘑菇生长过于茂盛了。也需要狠心拔掉一些,要不然旁边的蘑菇太拥挤,就会长不大或者长成畸形,特别难看卖相就不好了。

我们要争取种出最好看,最好吃,最新鲜,最美味的蘑菇出来。”顾汐像老师一样,教长工们学好培育蘑菇技术。

“好的,夫人”被挑选过来的五人,热血沸腾的大声回应东家。

“别看就种了俩个房间,等到蘑菇生长的时候,速度特别快,而且是摘完一批后,还能再收五六回蘑菇,种好产量还是很高的。”

大家满是期待的眼神,认真听着东家讲话。

最先跟着她的这些人,只要好好干认真学习,日后必成为中层砥柱。但也要看长工们努不努力了,顾汐是很愿意给大家机会的。

今日休沐,顾汐带着自家孩子,一起参与种植果树。

老七有金带着怀疑的语气问:“娘,这棵小树苗干巴巴的,能种活吗?”

说着小手还折断一节树枝,马上像做了坏事一样,快速掰回树枝,佯装恢复原样。

顾汐回头刚好看到这一幕,肯定的回答七儿子:“当然能活呀!冬天的树苗都长这样,树苗根系都是完好的,来年开春就能发芽长叶。要说成活率的问题,秋冬比春夏种树更容易活。”

陈七笑嘻嘻的看着娘,发现娘也没想训他。说声:“喔!”后,马上拿起铁锹在那挖呀挖。

小花小草拿几颗树苗,种到了养殖场里面,还悄悄的送给堂妹家一颗。

家里几个小男生,带着新交的小朋友,在所住的院子里,拿着锄头刨坑,亲手种下桃树橘树。又顺着荷塘外围一圈,间隔种下梨树、李子树、柿子树。

顾汐吩咐花匠们,将长长的宽敞的侧院,重新打理一遍,种下整齐的各种葡萄树,将来藤蔓长大了,再搭上架子。

后院种植枇杷树,最后菜园的边角处,还种上青柠和柚子树。

还剩几棵不同的树苗,顾汐坐马车带孩子们,送到青峰镇学堂里种下,顺便让孩子们参观参观,未来学习的地方。

学堂已经彻底完工,配套设施全部送进来了,定制的桌子椅子,夫子教学的案台,包括学生住宿的木制床,全部是崭新实木的。

青峰镇的建设,木匠们真的立了大功。

小不点们在家待久了,来到超大的学堂,兴奋的到处跑,对每个屋子都稀奇,非要推门进去看看。

顾汐惬意的指挥小厮,把果树种在偏僻的小路旁。环顾一圈除了绿化少点,其它的各方面都很不错。

准备回家后,就要好好想想,学堂招生的事情了。希望百姓们有长远的眼光,愿意把孩子送去读书。

村口的二千亩地冬小麦,在山泉村村民们的努力下,全部播种完毕。想要结算工钱的人几乎没有,全部想兑换成麦种。

还好顾汐提前在商城,又购买一万斤麦种,偷偷放进家里的库房,村民们少的兑换一亩麦种,有些家里来三四个人干活的,兑换走三四亩地麦种。

新买的这些麦种将将够用。

有的村民们为了赶时间,把麦种早点播到地里,也不像她家那样,提前翻耕过土地,直接在地里开个排水沟,也不要求整齐美观,眼睛看着大概间距,刨个坑就撒下麦种。

麦子种下后,山泉村的地里,每天都有村民来回溜达,就想看着种子会不会冻死?到底能不能出芽?

当然也有的村民,一步一个脚印,勤勤恳恳的翻土,还学会了加入草木灰,跟顾汐家学不少农业知识,追求庄稼的产量和质量。

陈三水他爹就是忠实粉丝,平时最爱和她家的长工们交流,也爱往她家的地里转悠,看到什么就愿意学着做。

夜深人静时,顾汐想到以后,家里的生意越来越多,人口也会越来越多,即便自己有再好的记性,也不如有个好的笔记本。

于是在商城购买一台,内存超大的双核笔记本,可惜空间里面有电没网,但是日常的软件都能使用。

手上拿着熟悉的科技产品,心里忍不住怀恋未来的便捷。

新建文件夹,将家里的每项生意,都单独创建表格,各项作坊的人员登记,每日每月收入支出,全部整理入表,数据一目了然。

双手啪嗒啪嗒的敲击键盘,又把家里的土地种植规划,各项产量数据电子化,瞬间感觉大脑都轻松了。

条理清晰简单又快速的,把学堂的招生简介也敲出来。文本打完后,又可惜的摇摇头,不能这样拿出去张贴,认命的拿起毛笔,重新书写一遍。

顾汐认真忘我的投入到工作中,甚至做出未来三年五年的规划

不知不觉的竟然在空间里熬了一夜,好像又回到了曾经努力拼搏,加班加点奋斗赶ppt的时间了。

不过有了笔记本是真好呀!所有的账目核算一键到底,最强的大脑辅助,清楚知道每项生意盈亏。这样再多的生意也不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