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泡书吧小说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永安九年。

齐国公府邸。

齐国公夫人和几个儿媳,正说起过几日定国公世子大婚的事。

定国公世子和胞弟,是京城众多豪门贵妇心目中的最佳女婿人选。

一个是定国公世子,将来板上钉钉的定国公。

一个是妥妥的定远侯。

兄弟俩都有爵位在身,而且家中人口简单,家风和睦。

定国公跟乐安郡主成婚多年,还恩爱非常。

至今都没纳妾,也没收过通房丫头,简直是勋贵中的一股清流。

天知道多少人羡慕乐安郡主。

而且长乐长公主那里透出来的风声,定国公府的家规,家中男子,年过四十无子的话,需征得夫人同意,方可纳妾。

就这一条,就够京城高门大户家有闺女的人家趋之若鹜了。

更不用说,定国公府门第高,世子和定远侯还都随了他们父母的优点,京城有名的王孙公子里,他们俩兄弟能稳稳排前五。

这样高贵的身世,就是尚公主郡主那都是绰绰有余。

还别说,自从定国公世子和定远侯十六岁之后,宫中生养了跟两兄弟年龄差不了太多的公主的嫔妃们,早就相中了这两个金龟婿。

据说在皇帝面前吹了不少枕头风。

还有长乐长公主和清宁郡主,甚至兰家,也都无数次流露出要跟定国公府亲上加亲的意思。

却都被定国公和乐安郡主给婉拒了。

用他们夫妻的话说,娶妻成亲是孩子们一辈子的大事,得找一个他们自己喜欢的姑娘。

不然娶一个不喜欢的回来,夫妻成怨偶,纠缠一生,图个啥?

虽然定国公夫妻平等的拒绝了所有人想预订他们两个儿子的要求。

可这金光闪闪的两个金龟婿在眼前,想让人就这么放弃,怎么可能?

起码宫里的娘娘就不答应。

枕头风呼呼的吹,吹得皇帝后背凉飕飕的,好一阵子都不敢去后宫了。

虽然他也很稀罕傅家那两个小子给自己当女婿。

可他到底更理智些,一来,自家兄弟和乐安不同意,这强扭的瓜不甜,主要是他也不想强扭。

二来,自家妹子长乐也看上了两个小子,他若是偏着自家闺女,自家妹子那关肯定过不去。得罪了自家妹子,皇太后那里肯定不依的。

三来,定国公府的那两兄弟,年纪轻轻就已经看得出来,一个颇有其父之风,一个那是尽得其母真传。

是他看好的未来的国之栋梁之才,好生培养一番,将来就是太子的左膀右臂,股肱之臣。

这样的好苗子,若是尚了公主,岂不是耽误了?

话又说回来,这自己闺女都没捞着的金龟婿,若是让长乐的闺女给捞去了,自己耳根子也清净不了。

这么一想,皇帝觉得定国公不愧是自己异父异母的亲兄弟,都拒绝了,谁都不答应,这样他就可以顺水推舟,不用那么为难了。

果然还是兄弟贴心啊!

傅知易若是知道皇帝是这么想的,肯定会跟路蓁蓁吐槽两句,皇帝可真会自作多情。

他们拒绝的原因很简单,木秀于林风必摧之。

一门双爵,已经够显眼了。

尚公主就不要想了,自家儿子可吃不了那软饭。

至于和公主府联姻,或者和兰家联姻,那更不能考虑。

拒绝长乐公主容易,以路蓁蓁跟长乐公主的关系,有什么话直接说开,长乐公主郁闷一阵子,也就罢了。

倒是兰家那边,有点棘手。

不过路蓁蓁跟齐小神医,还有齐老神医这些年早有准备。

早就通过全国各地,还有历朝历代的例子,得出了血脉太过亲近成亲的话,要么生不出孩子来,要么生出来的孩子,很大概率会有各种毛病的结果。

别的不说,德清大长公主之女贤妃,和先帝就是表兄妹,进宫多年,也曾怀孕数次,却都莫名其妙,不管怎么小心努力,都在三四个月的时候就流掉了。

后来好容易费尽心思保下一胎来,还是没足月就生了下来,先天不足,不过一年就夭折了。

这个结果由齐老神医禀告给了皇帝,皇帝得知后十分慎重。

多方验证后,知道齐老神医这个结果没错。

顿时朝野上下震动,要知道这个时候,表兄妹,表姐弟成亲是十分正常的。

一时间,那些平安生下正常孩子的都松了一口气。

那些因为各种原因,没有孩子,或者孩子出了各种意外的,也终于找到了原因。

至此以后,表兄妹表姐弟成亲的事,在京城勋贵圈子几乎绝迹。

慢慢的民间也有所闻,上行下效,除了头铁的人家,几乎都不表亲联姻了,这是后话。

因着这个发现,兰家那边就不用多说了,兰家虽然觉得可惜,可也是没法子的事情。

有了这么一出,这么些年来,京城各家都盯着,想看看定国公给自家两个儿子,能娶个什么样的媳妇儿回家。

直到年前,定国公府突然就光速行动起来,京城的人还没回过神来,就纳采、问名、纳吉、纳徵、请期一股脑的全完成了。

就剩下迎亲了。

京城的未嫁的贵女们,一个个哭湿了不知道多少条帕子。

纷纷咬着牙去打听,到底是谁,能有这般好命?

打听了许久才知道,定国公世子定下的是他年少求学的松山书院院长之女姜氏,而胞弟定远侯定下的则是大理寺卿之女江氏。

京城贵女们擦干了眼泪,那定国公世子的未婚妻姜氏,好歹跟定国公世子勉强算是青梅竹马,又是师兄妹,也就罢了。

可这大理寺卿之女,她们平日里也是见过的,不过平平,怎么偏她就被看中了?

贵女们百思不得其解,纷纷下帖子给江氏,想问个清楚。

江家大约早就有所准备,请期后,就立刻将江氏送回了老家,说是回老家侍奉祖父母顺带备嫁。

大家扑了个空,那个怨气啊,京城的天都阴了好几天,没见着太阳。

女债父偿,闺女跑了,爹还在。

大理寺卿这一段时日,日子过得那叫一个亚历山大。

朝中不时听到一些酸言酸语也就罢了,还有人给他使绊子,虽然都是些小事,可也挺恶心人的。

大理寺卿还能如何?自家得了个好女婿,得了大好处了,这点小亏吃就吃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