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桑转头,立即吩咐赵良。
“找个宽敞的地方,搭建临时医馆,咱们抓紧时间安置病人。”
赵良领命后,迅速带着护卫们行动起来,只留下青竹一人保护离桑。
她这才对县令道,“这位大人,你先起来,与我说说城中的情况。”
那县令重重往地上磕了个头,“国医大人,郭跃替玉川县的百姓,给您磕头!”
说罢,这才站起身来。
“这疫病来得凶猛,仅仅一天时间,整个玉川县大部分人都受了感染。”
“今日甚至已经有死亡的案例了,下官按城中大夫所说,将病重的病人隔离起来由专人照看,可并无成效。”
“不仅如此,许多大夫甚至都患上了病症……”
可以说,如今的玉川县,已经陷入绝望的境地了。
他原本觉得,以这个速度下去,京中派人过来,怕是人都差不多死透了
可今日却见离桑天降神兵一般,就这么带着十数车药材出现在了玉川。
离桑颔首,了解过大概后,对郭县令道:“劳烦郭大人去准备笔墨,我要写几封告示,张贴在城中各处,告知百姓防控疫病的方法。”
郭跃忙不迭的点头,快步跑着往县衙中去了。
赵良在县衙外面找了一处空地,很快便搭建起了一个宽敞简陋的棚子,里面支了两口大锅。
郭跃拿着纸笔出来的时候,离桑正站在县衙庭院中,盯着那片空地。
见了郭跃,离桑指着那片地方。
“郭大人,此处可以搭建几个隔间,用来熏艾草菖蒲预防感染。”
郭跃闻言,连忙点头应下,“好,都听大人的!”
很快,他便让人按照离桑所言,开始搭建隔间。
底下数个衙役动作很快,不过离桑写个告示的功夫,那棚子就搭好了。
离桑率先为他们演示了一遍,如何熏烟预防,而后戴着一方透气的面巾出来。
而后往那书写的桌前一坐,朝先前那个守门的卫兵招了招手,“你过来,我替你看看脉象。”
那人一愣,丝毫不敢耽搁,快步上前来。
离桑见他已经痛得浑身发抖,抬手便按在他脉搏上诊断。
片刻之后,她垂眸思索,又让那人换了另一只手。
整个庭院中人不少,但此刻都尤为沉默,纷纷等待着离桑的诊断结果。
这病症太凶了,如同洪水猛兽般直袭玉川,在此之前,各个医馆的大夫看过病人,都是摇头叹气,束手无策。
如今,就看这位国医大人,是否有可解之法了。
一时之间,周遭的空气仿佛都凝固了。
良久,才听离桑开口。
“这疫病来势迅猛,是有些棘手。”
听闻她这样说,众人免不了一阵低落。
“不过……”
又听她继续开口,一群人原本黯淡的眼眸中,瞬间燃起希望的火苗,屏气敛息,生怕错过她的每一个字。
“给我些时间,应该能研制出治疗的药方。”
众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都不知道她所说的这个时间,究竟需要多久。
但目前为止,她是唯一一个说能治的,所以众人还是高兴的。
离桑思索着,提笔便是一阵行云流水的书写。
良久,她才递出来两张药方。
“郭大人,这是烟熏防御的药材配比。”
“这个,则是针对这位小哥的病症开的药,虽无法彻底治愈他的病情,但至少能暂且稳定,不受病痛侵蚀。”
那守卫一听能稳定自己的情况,还能不被病痛侵蚀,登时便喜出望外,“小的多谢大人,多谢大人!”
“青竹,先去抓药熬上。”
青竹接过药方,即刻叫来边上一个照顾病人的药童与她一道抓药去了。
这时,又有几个染病的百姓被抬了进来。
离桑顾不上休息,快步迎上去,逐一诊断。
待忙完这一切,天色已暗,县衙内灯火通明,弥漫着浓烈的药味。
而先前喝过离桑药的那个卫兵,此刻已经躺在一边呼呼大睡了。
没办法,他这个情况,腹部一直绞痛得厉害,已经一天一宿没合眼了。
如今病痛一止住,可不就困得发蒙吗。
离桑揉了揉酸涩的脖颈,对郭跃道。
“郭大人,治疗病症单靠我们几人恐怕远远不够。”
“您需召集城中所有还能行动的郎中,来此处一同参与救治。”
郭跃见她的药有效,此刻自然什么都听她的,当即重重地点头。
“国医大人放心,下官这就去办!”
而后转身便安排衙役奔赴城中各处。
没过多久,郎中们趁着夜色陆续赶来。
离桑将他们召集在一起,详细讲解了针对性的治疗方式,一众郎中最初还有不满她女子身份的,听着听着,也就慢慢折服于她的医理。
直到半个时辰过去,离桑才端了杯水润嗓子,总结道。
“所以,在治疗过程中,我们要根据病人的症状,灵活调整药方。”
“还有各种传播途径,也要提高防护。”
“此次疫病由水源污染而起,病邪多从口鼻而入,大家务必做好防护,避免感染。”
郎中们纷纷点头,将她的话一一记下。
就在离桑打算散会的时候,一个年迈的老者走出来。
“这位夫人,您方才说的那些治疗方案,老朽行医几十年也从未听闻过……”
他一顿,立刻感受到自己这话有几分歧义,连忙纠正。
“老朽没有怀疑的意思,只是如此巧妙的医理知识,您这般毫无保留的传扬出来……”
他们行医这一行的,大多都有自己的独门诀窍,无论到了什么地步,都不会外传。
离桑却只是笑笑,“老先生,我这里没有这样的规矩。”
“方才所说的这些东西,在京城国医府中,都能学到。”
其余的大夫顷刻间便好奇起来。
“国医府?”
“那是什么地方?”
离桑道,“是陛下钦赐的府邸,面对大盛,乃至其他各个国家招收学生。”
“不分男女,不分年龄。”
一时间,这群郎中都有些炸开锅了。
有的跃跃欲试,想远赴京中看看这医堂圣地。
有的则认为女子学医有违世俗常理,实为不妥。
但这些都不重要,当务之急,是先将眼下的危机应对过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