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喜轻轻地将那座送子观音放置在案几上的时候,整个寝殿内能够砸的已经全部被砸了。
她微不可闻地叹了一口气,才上前安慰太子妃。
太子妃趴在软榻上哭泣着,只叹自己命苦,嫁不到喜欢的人。
妙喜轻言:“太子妃,您就不要哭了,这要是传出去,该怎么办啊?”
听到妙喜的提醒,太子妃才泪眼朦胧起身,看向妙喜。
泪珠子砸在软榻上的声音在寝殿内听得分明。
待那些泪珠子将太子妃面前软榻上的小毯子沾湿,才听到太子妃问妙喜,“这寝殿内除了我,只有你,你会说出去吗?”
“不会的,太子妃,奴婢永远忠诚您。”妙喜恭敬说道。
“那不就得了。”太子妃毫不在意,又扑进妙喜的怀抱哭泣,“妙喜……”
“妙喜,本宫的命怎么就这么苦,那个时候,明明九皇子看中的是我,怎会娶了那沈悦呢?”
“一定是沈悦给九皇子下了什么降头,你说对吗?”
妙喜没有回答太子妃的话,这种话语若是她回答了,怕是要吃挂落。
想了想,妙喜拍拍太子妃的背,安慰道:“太子妃,您现在也很好啊,太子独独爱您一个人。”
听到太子,太子妃瞬间将妙喜推开,眼神狠辣。
她对待底下人向来都是喜怒无常的,妙喜已经习惯。
“你还是不是我的忠仆,如何能够说出这种话来,太子爱我,我需要他爱我吗?况且他娶我,也只是因为他需要我父亲的助力。”
她眼睛红得如同鬼魅,怒极说道:“妙喜,不要以为我不知道,你也是想要爬上太子的床的吧?”
妙喜闻言,瞬间瞪大了双眼,“怎么会呢,太子妃,奴婢永远不会背叛太子妃。”
太子妃冷哼一声,“是现在不会,还是永远不会,你说得清楚吗?”
那些个被她蹂躏致死的贱婢们,一开始不还是给自己表着忠心,可最后呢。
贱婢就是该死,太子妃眼神变得幽深,她起身看向妙喜,“妙喜,你若是敢背叛我……”
不等太子妃说完,妙喜就磕头,“不会的,妙喜永远不会背叛太子妃的。”
“那就好,哼,沈悦,等我生下太子的孩子,我一定要杀了你。”太子妃咬牙切齿道。
等到太子妃平静下来之后,看着满地的狼藉,让妙喜找人来打扫。
妙喜出去后,太子妃走到那尊送子观音面前,眼睛都不眨地将送子观音给推到了地上。
“啪”的一声,整尊观音像落在地上就变成了一堆碎片。
随后,她面无表情的脱下鞋子踩了上去。
鲜血浸染了地毯,看着分外妖娆。
“太子妃。”妙喜回来时看着太子妃的动作,飞快上前,捧住她的脚。
“您的脚。”妙喜担忧地抬着头看着太子妃。
太子妃轻笑一声,说道:“我没事,快让人打扫,去给我请个太医过来吧。”
“不要忘记叫太子。”
……
等到太子来的时候,就看见太子妃的脚上缠着纱布,纱布上还透出了丝丝血迹。
都伤成这样了,可太子妃嘴角依旧含着笑意看他。
太子瞬间眉头皱得更深了。
“怎么就伤成这样了。”太子担忧得紧。
“是妾不小心。”太子妃一边说着,眼睛当中又透出两份惊恐,“只是妾这么小心了,还是将皇后娘娘送给妾的送子观音打碎了。”
她说着,眼神又瞟向不远处放在红布上的碎片,依稀还能够看见送子观音的真容。
“没事,母后那边我去说,你好好将养才是。”太子怜惜地抓住太子妃的手。
太子妃仍旧蹙眉,“可是母后也是好心,这送子观音打碎了,母后一定会觉得我是不祥之人,会不会给太子娶侧妃娘娣?”
“我知道我很自私,可是我只是想要太子的爱,这也不行吗?”
正说着,太子妃的眼泪盈满了眼眶。
尽管太子妃身为武将之女,可她深谙装柔弱的重要性。
而太子也很吃这一套,一见她这般柔柔弱弱的,便将她搂在怀中。
“好了,不要担心,我去同母后说。”
太子妃眼神当中闪过一丝精光,然后乖巧又可怜的点点头,“嗯”了一声。
送子观音像被打碎的消息,已然传进了皇后的耳朵。
震怒之下,皇后将手上的金扣玛瑙碗打碎在地上。
若芳姑姑也说:“是,听说是昨儿送去的时候就打碎了。”
“真是好,好得很,她是不准备让我抱孙子了吗?”皇后冷声说道。
“去,去将那个贱人请过来,我要好好地问问她,到底想干什么?”
若芳姑姑正准备去请太子妃,此时,太子却走了进来。
一看皇后气成这样,他还笑着上前。
“母后怎的这般生气,是谁惹母后生气了?”
皇后睨了他一眼,“还能是谁?当然是你的好太子妃。”
一说起太子妃,皇后就生气。
“你说说你非要娶她到底图什么?她父亲的助力不过可有可无,容貌也不是顶尖,成亲五载还没有生孩子,现在又将我的送子观音打碎。”
太子静静听着皇后对于太子妃的不满,随后笑道:“母后,你你就原谅太子妃吧,毕竟儿臣喜欢太子妃。”
皇后斜瞪他一眼,冷哼,“要不是你喜欢她,母后早就……哼。”
“是是是,儿臣知道母后最疼爱儿臣,也请母后爱屋及乌,也原谅太子妃吧。”
面对太子打的哈哈,皇后虽然一脸不满,还也还受用,只仍旧说着,“那皇儿,你可得早日让母后抱孙子啊。”
“你是皇储,怎么能没有孩子呢,就算不是太子妃生的,也得早日有孩子啊。”
“是,儿臣记在心里呢。”他又蹙眉,“只是嫡子没有,先生了庶子也不好,母后得为儿臣的名声考虑啊。”
“我就是为你的名声考虑才没有催你,可现在是什么时候,你成亲已经五年了。”
“儿臣努力,母后莫急,哎呀,父皇还让儿臣早些去御书房找他,儿臣先告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