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情况下,用这种态度来面对一位“调查部副主管”,是很不明智、甚至可以说是愚蠢的。
但在杰德需要我、又几次三番的试探我之后,“内疚诱导”的效果比我预想的更好——至少他此刻完全是一副思索的表情。
那种“思索”里面没有犹豫,而是带着“回忆”和“措辞”的成分,这说明他已经准备向我坦诚了。
这是个好迹象。
一方面它意味着我们的合作关系开始建立,另一方面也意味着,杰德的身份没有之前那么可疑了。
但它同时又不是个好迹象。
多次试探后的坦诚,充分说明了杰德的谨慎,而一个人的谨慎程度,往往是和事情的棘手程度成正比的。
“我以为我们被渗透了。”
三分钟后,杰德开口说了第一句话。
“以为?”
我听到这个词有些不解:“是有‘被渗透’的迹象,但是没有证据吗?”
“……算是吧。”
杰德叹了口气坐到床上,见我皱眉又站了起来:“大概半年前,我们发现了一些奇怪的迹象。”
这里要另外提及一点,就是利亚姆告诉我的时间点,基本上都是准确的。
他在两年前的那起命案中发现异常,虽然最后没有证据、只能以“意外”结案,但他是把这个疑点加进了案情报告的。
杰德作为调查部门的副主管,自然看到了这份案情报告,当时由于已经结案,他也没有继续深究,但其实在他的潜意识里,多多少少的起了一点疑心。
以此为基础,杰德开始无意识的关注这方面。
他作为副主管,接触到的案件比利亚姆更多,虽然不是每起案子都有问题,但那种偶尔出现的违和感,还是让他的“疑心”逐渐加重。
疑心达到某种程度之后,杰德想起了利亚姆,可就在他准备找这个人聊一下的时候,却收到了利亚姆“叛逃被杀”的消息。
如今杰德知道那是假死,但当时的他并不知道。
这种巧合让他的疑心更重,也更加注意身边那些“违和”,结果意外发现了假死之后、偷偷潜回蜂巢基地的利亚姆。
中间的过程略去不提,总之最后两人达成了合作。
接下来就像利亚姆跟我说的,他们在暗中对“卧底”展开调查,可是每次还没查多久,线索就莫名其妙被掐断了,而他们连谁干的都不知道。
于是他们改换策略,不再被动的追查线索,转而采取了主动排除。
利亚姆和杰德认为,“卧底”应该只是少数,大多数人都是没问题的,所以只要把没问题的都找出来,剩下的就是有问题的。
这是个大海捞针的笨办法,但肯定比被动的追查更有效率。
随后他们以利亚姆的调查小组为原始班底,开始对蜂巢基地的所有人进行试探。
这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
在第一轮、不会引起“卧底”警惕的简单试探后,他们将所有人分成了两类——可信的;可疑的。
可疑的人员暂且不管,他们又对可信的人员进一步试探,区分成了“可信”和“可信且可以合作”的两部分。
第二轮试探是在几个月前完成的,随后蜂巢基地接到辅助任务、也就是帮助刘晓星变得更像人。
当时杰德不知道刘晓星是什么,但他看出刘晓星在“测谎”方面的“天赋”,于是主动把这个辅助任务接了下来。
再之后,他们借着“辅助任务”的名义,用刘晓星对“可信且可以合作”的人员,进行了第三轮、也是最后一轮试探。
在第三轮试探的过程中,有一部分人在有意无意之间,发现了刘晓星“测谎”的破绽,而杰德出于绝对的谨慎,把这些抖机灵的全部划进“可疑”名单。
结果就是在这三轮极度严苛的试探过后,整个蜂巢基地只剩百十来个“可信且可以合作”的人。
在蜂巢基地的整体基数下,百十来人只是一个微不足道的数字,但他们几乎遍布了所有部门,而且身份绝对干净——至少当时的杰德这样认为。
于是他们向这些人摊了牌、并以这百十来人为基础班底,开始对第二轮试探中、只是“可信”的人员,进行了第二阶段的深度试探。
“然后问题就出现了。”
杰德说到这皱起眉头,似乎至今还想不通:“第一阶段的第二轮只是简单试探,所以从概率来看,这里面应该存在可疑的人……”
“但实际的情况不是这样。”
我瞬间领会到他的想法,揉了揉太阳穴才继续道:“这次的重新试探里,你们连一个可疑的都没找到。”
杰德叹了口气算是默认:“拿到结果之后,我和利亚姆单独研究了一下,认为是‘可信但可以合作’的人里出了问题,这是一个非常严重的情况。”
“所以我们先把注意力放在了内部,提供了一些线索,让那一百多人进行调查,结果这次的调查异常顺利。”
“哦?”
我意味不明的扬起眉毛:“这不是件好事吗?”
“对我们来说不是。”
杰德又叹了口气,精疲力尽似的摔坐在床上:“我们调查过,知道这种调查有多难,所以我们没想得到结果,只想看看他们是在调查还是敷衍。”
“但这些人是你们一轮一轮选出来的,如果有人能藏到最后,肯定可以看穿你们的想法、在调查的时候更加卖力。”
“‘卖力’和‘能力’是两回事。”
杰德自嘲的笑了一下:“即便是在我的部门,也不是所有人都具备高超的调查能力,其他部门的人没有经验,不可能所有人都有收获。”
我想了一下摇摇头:“这不能证明你们被渗透了,也可能是你们之外的卧底察觉到‘调查’,故意给出‘答案’来迷惑、甚至干脆是断尾求生。”
“但那些线索是假的。”
杰德神色古怪的看着我:“我们只想看那些人在调查中的态度,所以用那些断掉的真线索做了假定推测,又根据推测、逆向制造了假线索。”
“我们安排这些人独立调查,所以有些假定推测是矛盾的,也就是说如果验证了推测A,b和c就不会成立——但结果是A、b、c都得到了验证。”
“……”
我看着杰德没说话,这个结果确实在我的意料之外。
按照他们的设置,就算这些人都具备相当的调查能力,也只有一部分的推测能得到验证。
现在的情况,意味着提供“答案”的人,已经掌握了所有线索,但除非这一百个人都是卧底,彼此间互相通气,否则把这些人找出来、并查出“线索”几乎是不可能的。
退一万步说,即便对方有这种能力,每条线索指向的终点也不固定。
这种和初始推测完全匹配的情况,大概率是对方跳过了“线索”,直接掌握了用来制造线索的“推测”。
“这些推测都有谁知道?”
“只有我和利亚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