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的电话,把陆天明的心提到了嗓子眼。
“小陆,你尽快来一趟燕京。”沈阳语气凝重地说道:“我准备开一个规划论证会。如果你希望铁路经过山南县,你必须到场。”
陆天明二话不说,当即表示,“沈司长,您说,我什么时候过去?”
“就这一两天吧。”沈阳挂电话之前叮嘱他,“你要做好所有人的思想工作。”
沈阳的嘱咐,让陆天明感觉有些为难。
他与燕京本就不熟。虽说自己已经是一县之长,但放在燕京,却是微不足道。
燕京这帮人平时都是高高在上,他们谁会在意一个地方的小县长的想法?
可是如果没有赢得他们的支持,他改线的希望就将破灭。
山南倘若错过了这次机会,什么时候再有机会,谁都说不准。
毕竟,铁路建设不是那么容易的一件事。这种要牵动全国人民神经的大工程,几十年,甚至上百年难得一遇。
衡岳地区交通本来四通八达。海陆空都有优势。
却不知为何,每一次交通网络的建设,都会完美错过山南县。
目前,山南境内除了一条高速公路通过,剩下的就基本属于县乡级公路了。
交通的制约,局限了山南的腾飞。
既然现在遇上了机会,他岂会错过!
“沈司长,我马上动身。”陆天明抑制不住紧张说道:“到时,还请您多指点。”
沈阳肩负国家规划重任。任何一个规划,不但可以改变一个地区的命运,也能改变许多人的命运。
他这次在西部停留了一个多星期,一回京就给陆天明打了电话。
沈阳是个有名的性格孤傲的人。据说,他因为规划的问题,常常与上级和地方政府发生争执。只要他认定的规划意见,轻易很难改变。
绕经山南的这条铁路,将是打通西部与东部的一条干线。
这是一条全新的铁路干线。它没有像过去的铁路一样,弯弯绕绕把东西部连通。而是用几乎一条直线的规划,极大缩短了东西部的距离。
铁路修建成功后,将无缝连接东西部地区。
而且,铁路不但承担着货运,还将承担客运的作用。
山南恰好处在这条新干线铁路的中部。
但是,规划却绕过了山南。
一向坚持自己意见不可更改的沈阳,这次居然为了陆天明而发生意见的改变。确实令人意外。
只有沈阳自己心里明白,陆天明能追到西部去找他,说明这是一个心里装满了老百姓的年轻人。
不能说,他不是被陆天明的执着感动了。
然而,改变规划是一件惊动上下的大事。沈阳很清楚,这是一件几乎难以达到目的的大事情。
铁路规划尽管还没正式公布,但规划蓝图却早就报经上级审查通过了。
也就是说,这已经是铁板钉钉的事了。
要将既定的事实改变过来,没有通天的本事,只能是幻想。
沈阳自己也不清楚,为什么会同意陆天明的想法,并努力想要帮他。
一个月时间不到,陆天明考虑自己连续往返燕京与山南多次,这是很不寻常的事。
他觉得,自己有必要把情况向汪浩解释。
汪浩得知他要来燕京,很不耐烦地说道:“天明啊,我不在家,你就不要往外跑了。家里事情那么多,谁来处理?”
陆天明解释道:“汪书记,这次是沈司长亲自打来的电话,关系到我们山南能不能拥有一条铁路的大事。我觉得,我还是应该去。”
“一条铁路能影响到什么?”汪浩不高兴地说道:“我们当前最主要的任务,就是搞好红色宣传工作,做好参观接待工作。其他的工作,都可以往后延延。”
陆天明摇着头道:“汪书记,我认为,再没有一项工作比争取改规划的工作还要重要了。”
“那是你的认为。”汪浩没有多说,直接将电话挂了。
陆天明顿时愣住。汪浩的态度,明显就是不让他进京。
汪浩被召回京,很快就传出他将升任衡岳市委书记的消息。但是,他一直没回山南来,显然是因为这个消息的原因。
汪浩最不希望山南大本营乱。他的邀请计划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他不希望出任何差错。
陆天明留在山南,他大可放心。
而且,在汪浩看来,陆天明这样连续奔波在山南与燕京之间,似乎在抢他的风头一样。
如果陆天明真的争取到了把铁路修到了山南去,这份功劳究竟算谁的?
铁路能不能修到山南,对他汪浩没有任何的影响。
反而是争取这件事,还可能会得罪人。
汪浩不想在这个时候得罪任何一个人。
汪浩明显拒绝他进京的态度,让陆天明突然陷入了进退两难的境地。
陆天明知道,自己这次去燕京,还有一丝的机会,如果不去,将无任何机会。
沈阳能在这个时候给他打电话,显然是有一定的想法和把握的。这对陆天明来说,就是一个千载难逢的好机会。
既然汪浩不愿意他进京,他如果去了,就摆明在与汪浩对着干了。
汪浩显然不会原谅陆天明这种违背他意愿的行为。
作为班子成员,他们都深知班子团结的重要性。
更何况,现在是关键时期。他不能与汪浩产生任何矛盾。
他陷入了深深的沉思当中......
杜平进来办公室时,陆天明居然浑然不觉。
“小陆,想什么呐?”杜平看着沉思着的陆天明,一脸疑惑地问他。
“杜书记,来了啊。快请坐。”陆天明回过神来,赶紧起身招呼他。
“我看你一脸凝重的神色,是想什么心事啊?”杜平打着哈哈说道:“现在外面都在说,我们山南出了一个铁腕县长啊。”
陆天明苦笑道:“杜书记笑话我啊。”
杜平一本正经地说道:“天明县长,你说我笑话你,那是你不理解我的心啊。说实话,我听到这样的说法,心里只感到欣慰。”
陆天明淡淡一笑,“能让杜书记欣慰,我很荣幸。”
“客气话不要说了。”杜平笑眯眯道:“我刚才进来的时候啊,看到你的神色不是很好。能告诉我,出了什么事吗?”
陆天明道:“也没多大的事。燕京发改委的沈司长给我打了电话,希望我参加他们的规划论证会。但是现在的情况是,汪书记不在家,我不能离开山南啊。”
“这个规划论证会,是不是牵涉到了我们山南?”
陆天明点了点头,“沈司长的意见,这是我们山南最后的争取机会。”
杜平的声音不觉提高了不小,“这么大的事,天明县长你还等什么?错过了时机,山南又得浪费几十年。”
他看陆天明不出声,便狐疑地问了一句,“汪书记不支持吧?”
陆天明叹口气道:“县里目前接待任务重。汪书记有不在家。”
“这算什么事?”杜平眉头一皱道:“天明县长,你尽管去。山南的工作,我替你承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