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娃子终于把卡在嗓子眼儿的东西喷了出来,他开始大口呼吸,紧接着就是哇哇大哭,但也可能是因为嗓子里卡到的东西,伤到了嗓子,声音很是沙哑。
沈知秋把他掉了个头,抱在怀里,出声哄道:“别哭了,再哭嗓子更疼的厉害。”
可能是因为知道沈知秋救了他,也可能是因为大声哭真的嗓子疼,他逐渐的哭声变小了。
男子听到儿子的哭声像是松了一口气,身体绷紧的那根弦断了一样,双腿一软也瘫坐在了地上。
周围的人也可能被这一幕惊到了,议论纷纷:
“真的救活了?”
“起死回生?”
之类的字眼传进大家耳朵里。
那名贵妇人“呜呜”哭着爬到沈知秋跟前。
沈知秋把孩子抱给她的一瞬间,她把儿子拥进怀里呜呜呜大哭。
嘴中喃喃:“皓儿,娘的皓儿...”
她不停的摸索着孩子因为能顺畅呼吸,逐渐变的正常的脸。
所有人就这么静静的看着,他们能理解一个母亲差点失去孩子的无助,孩子的父亲也爬过来,检查孩子的情况。
直到小娃娃哽咽着叫了一声:“娘亲。”
大家这颗心才算放进肚里。
贵妇人抱着小娃一下也不肯松手,沈知秋提醒:“你不要抱的这么紧,他嗓子里卡着啥东西了?”
这时候沈呦呦走过来,手里是喷出去好远的一个酸梅子干。
沈知秋一看皱眉:“这么小的娃最好不要给他吃这个,就是非要吃,也要把核去了。
这么大个堵在嗓子里这么久,还是要开点缓解嗓子的药,孩子也受了惊吓,最好在开点安神的。”
那个男子立刻起身:“先生,多亏有您才救了小儿,您医术高明就请您开药吧。”
沈知秋听到这话知道他误会了,出声解释:“我并非郎中,也不会医术,请你家的府医开药就行。”
可他声音刚落,包括男子在内,周围很多人都惊奇出声:“怎么可能?明明...”
沈知秋懂他们的意思:
“这小娃是因为吃酸梅子的时候不注意,导致气管受阻,引起窒息,口唇青紫,脸色涨红,也不能发出声音。这些都是导致窒息的症状,就类似于溺水被淹死。”
他琢磨这里是驿站,南来北往的挺多,正好驿站的人也都出来了,他就顺便教一下,以后随着越传播越广,或许也能救不少人的性命。
所以讲解的非常细致,包括哪里是气管啥的都在自己脖子处比划了几下,
这会儿就连妇人和小娃子都不哭了,认真的听沈知秋讲解。
接着沈知秋又对着二宝招招手:“二宝,来,咱们在给大伙儿示范一下。”
二宝今年比沈呦呦大两岁,十三四岁的小少年,虽然一身粗布麻衣,但也能看出轻俊的身姿。
沈知秋让二宝背对着自己,从腋下环住他的腰,重复海姆立克急救法的动作,动作很慢,他还在仔细的给大家讲解,甚至让大家可以找身边人试试。
古代人比较封建,在大庭广众下做如此亲密的动作,即便是两个男人都有些不好意思。
但沈家村的众人例外,他们已经习惯沈知秋说啥是啥,立刻就跟着找身边的人实验了起来,
没看懂的还在问沈知秋:“老三,是不是这里?”
尤其是郭郎中,做的非常仔细。
看沈家村的好多人都在学了,其他人也就不再矜持了,万一自己家也遇上这事儿呢,人家这位一点不藏私的交给他们。
他们在不赶紧学乞不是傻子?
就在这时郭郎中突然询问:“老三,你这意思是这样也能救溺水之人?”
沈知秋:“不能,但是另一种急救方式可以,但这种方式有点...咳咳,反正有点骇人听闻?”
那位贵人家的府医也出声:“先生,救人有什么可骇人听闻的,有什么比救人一命还重要,望先生不吝指教。”
沈知秋倒是没想着啥封建思想,他主要这么说也是给大家伙打个预防针,毕竟你主动教,和他们求着学,产生的效果是不一样的,所以他面做犹豫状。
此时,就是周边很多人都开始出声,希望沈知秋能教一教。
沈呦呦其实明白他爹是在故意卖关子,出声道:
“爹,要不你就教教吧,这里是驿站,回头他们也能更好的将这两种救人的方法传播开,俗话说,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
听沈呦呦说完,沈知秋才向是下定决心一样,让二宝平躺,
“一般溺水而亡主要就是有大量的水,泥沙,或者其他的杂物,经过口鼻,灌入溺水者的肺部,会引起呼吸堵塞,缺氧和昏迷直至死亡。
这里大家就要知道什么是氧,我这么给大家解释吧,它就是我们呼吸的空气里的一种物质,
我们人活着就得呼吸,不呼吸就会憋死,所以你们也可以理解为,氧就是空气的一部分。
我们一般人离开空气,差不多一盏茶就会导致身体死亡,
当然一些武林高手,会啥闭气功的不算,所以救溺水之人,尽量在一盏茶的时间内救,超过了时间救活的几率就接近于无了。”
不少人点头,都记住这个关键的“一盏茶”时间。
沈知秋看给他们讲的大部分都能听明白,蹲在假装溺水的二宝身边,二宝闭着眼睛装的还挺像。
“我们救人的时候,第一时间要把溺水者放平,头微侧,掰开其紧闭的牙齿,手伸进去检查有没有异物后,
如果有就先清理异物,没有的话就一只手按住他的前额,一手抬起他的下巴,再捏住她的鼻子,之后深吸一口气,口对口,往溺水者嘴里吹气。”
沈知秋没真吹,但已经引起了周围一片哗然。
他摇摇头表示:“知道为何我犹豫要不要教了吧,因为溺水者不能自己呼吸了,我们这样做也是为了帮助他们呼吸,可这样又于我们的礼节和观念冲突,那到底是救人还是不救?”
这个问题掷地有声,好像击中了在场很多人的内心,到底是人命重要,还是名声重要。
说实话,能住在驿站的基本都读过书,他们那种名声比命重要的思想根深蒂固,在他们眼里,这种救人方式太出格了。
而且沈知秋身前的二宝,毕竟不是真溺水,他们也无法见证是不是真的能救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