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泡书吧小说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泡书吧小说网 > 其他类型 > 跟着姓名学国学 > 第379章 新设锦衣卫,废除丞相制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379章 新设锦衣卫,废除丞相制

九三:征凶,贞厉。革言三就,有孚。

改革进入深水区,触及到更多人的利益,继续推进遇到了阻力,坚持下去很艰难。我们要认识到,改革不是一蹴而就的,改革本身就需要不断调整、磨合和完善。从推行改革,到初见成效,期间要反复很多才能成功,所以要坚定不移地推行改革,通过一点点的改变取得让人信服的成绩。

朱元璋深知改革维艰,所以一出手就是很厉害的沉疴猛药,不仅使用重刑重罚,还将原本负责管辖禁卫军的亲军都尉府改为锦衣卫,专司监控官员言行,并且皇权特许,授予他们侦察、缉捕、审判、处罚罪犯的权力。

锦衣卫的前身是仪鸾司。

在宋代,仪鸾司是代宫廷掌仪礼的官署,负责皇帝祠郊庙、出巡、宴会和内廷供帐等礼仪性事务。朱元璋设置的仪鸾司职责大有不同,主要负责皇帝和各位亲王的保卫工作,置于亲军都尉府之下。

别看仪鸾司只是一个五品机构,管的人可不少。按照明朝规制,皇帝的各位儿子亲王前往封国时,要拨与六百名校尉。朱元璋有二十六个儿子,不算太子朱标,至少需要一万五千名校尉。

明太祖改设锦衣卫后,内设御椅司、扇手司、擎盖司、旛幢司、斧钺司、銮舆司、驯马司等七司,从名字上看来都是仪仗队,秩级也是低微的正六品。但锦衣卫厉害的地方,是下设镇抚司,名义上负责卫内司法工作。镇抚司之下又设司狱司,名义上主持本卫的监狱管理工作。

恰好此时胡惟庸案爆发,御史台受牵连而被撤销,而刑部大理寺和审刑司等机构无权审理官员谋反一类的案子。唯一一个有权管理官员的机构叫察院,但察院那些只有七品秩级的监察御史们,虽有监察、揭发举报的职权,唯一没有审判权。

于是,锦衣卫介入卫外司法事务,负责追查胡惟庸余党。从此,锦衣卫监察,成为明朝独立于文官体系之外的官吏监察体系。洪武年间的锦衣卫下辖千户所有十九个之多,他们的力量强大到甚至可以承担出京作战的职责。明平云南之战后,锦衣卫官兵曾大量进入云南稳定局势。永乐年间,锦衣卫官兵还先后参与征安南战争,护送郑和下西洋。

锦衣卫的职权在明宪宗成化年间趋于成熟。在崇祯皇帝自缢,满清入关后,锦衣卫仍活跃于南明各政权当中,此处不一一详述。

朱元璋出身贫苦,自幼受贪官污吏的敲诈勒索。他当上皇帝后,掀起轰轰烈烈的反贪官运动。为狠抓贪污腐败,除设立锦衣卫以外,他还在午门外设鸣冤鼓,民间百姓如有冤情,可以直接上京击鼓告御状。

他对贪污的容忍度极低,贪污六十两银子以上者杀无赦。而且从地方到中央,不管是谁,只要敢贪污,坚决一查到底。他当政三十一年,先后发起六次大规模肃贪,累计诛杀贪官污吏十五万人。

他处理的第一个反贪大案,就是胡惟庸案。

胡惟庸是朱元璋的老乡,也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位宰相。他和开国元勋李善长是姻亲,他的侄女胡氏,是李善长侄子李佑的妻子。因此,在李善长和刘伯温的斗争中,他始终坚定不移地站在李善长一边。

胡惟庸早年随朱元璋举事,深受信任。李善长退休后,推举他继任宰相。

胡惟庸初登相位时,行事小心谨慎,进一步获得了朱元璋的宠信。但他当了多年独相后,渐渐开始得意忘形,一些生杀废黜的大事都敢不经朱元璋便自行决断。

一向勤于政务的朱元璋忽然好像聋了哑了,不闻不问,听之任之。

胡惟庸于是更加放肆大胆,骄奢淫逸,瞒上欺下,结党营私,为所欲为。历代权臣喜欢搞的那一套,他搞得得心应手,青出于蓝。

大将军徐达痛恨胡惟庸祸乱朝纲,向朱元璋弹劾他,结果朱元璋继续装聋作哑。胡惟庸一度试图谋害徐达,被有心人揭发后,朱元璋没有任何惩罚。

公元1375年正月,刘伯温病重,明太祖派胡惟庸带太医前往探病,胡惟庸趁机毒死了刘伯温。

刘伯温死后,胡惟庸权势更盛,更加肆无忌惮。

公元1379年,胡惟庸老家的水井中突然生出一株大石笋,高出水面数尺。一些谄媚之辈竞相恭维说此乃祥瑞,他们甚至编造故事,说胡惟庸的祖坟晚上有火光照亮夜空。

祥瑞连连,加上朱元璋好像已老眼昏花,这让胡惟庸觉得自己也可以做皇帝了。

此刻他熏熏然,飘飘然,浑然不知当他生异心意图起兵谋反之时,不仅丞相之位保不住,连命也保不住了。

他开始暗中安排人在外面聚集兵马,又与御史大夫陈宁调阅天下兵马簿籍,从中挑选心腹。随后他暗中游说李善长,李善长的态度是:不反对,不赞同,不参与,不上报。

胡惟庸又做了两件不择手段,不可饶恕,堪称汉奸败类的下作事。

他派人出海联络倭寇,准备借用他们的兵马起事。又派人致书北元朝廷,表示愿意称臣,请他们出兵做外应。

当胡惟庸像只秋后的蚂蚱蹦跶个不停时,后院忽然起了火。他的儿子坐马车横行过市,不慎当街摔死。胡惟庸悲愤交加,下令将车夫杀死。

在他看来,什么坏事都做了,杀个车夫多大点事?

不成想,事情大条了。

此前像面条一样任意揉捏的明太祖朱元璋突然大发雷霆,责成他杀人偿命。

胡惟庸终于再次见到了一代雄主的雷霆之怒,而且这如有实质的怒气是朝他发作的。他终于害怕了,密告同伙尽快起事。

但兵马未起,他又犯了一个大错。

这一年,占城国来朝进贡,胡惟庸再次没有报告朱元璋。朱元璋闻讯大怒,下令追责中书省。

胡惟庸慌了神,他想出的应对之策是牵连一大堆人。

人越多越好,罪不责众嘛!皇帝权力再大,总不至于把这么多人全给嘎了吧?

他再一次想错了。当年朱元璋在战场上一杀就是几万人,牵连的人再多,有他杀过的人多?

被牵连的人越多,朱元璋越兴奋。一纸令下,胡惟庸以及六部属官全部判罪贬职。

然后,胡惟庸的同伙们纷纷跳出来做污点证人,揭发他意图谋反的阴谋。把刀子递到朱元璋的手里,他怎么可能不用?于是胡惟庸、陈宁被杀了,那些揭发举报的人也被杀了,一个不留。

这件事还不算完,因为天下没有不漏风的墙。

公元1386年10月,胡惟庸通倭的事暴露。两年后,蓝玉远征漠北,胡惟庸里通北元的事被曝光。李善长的家奴卢仲谦随即自首,告发李善长和胡惟庸当年暗通款曲之事。

朱元璋彻底怒了,做《昭示奸党录》布告天下,诛杀逆党三万余人。胡惟庸一案,受株连而死或死而追夺爵位的开国功臣有李善长、南雄侯赵庸、荥阳侯郑遇春、永嘉侯朱亮祖、靖宁侯等一公二十一侯。

胡惟庸被杀后,朱元璋宣布废除中书省,不再设丞相。隋唐以来的三省六部制,从此三省皆废,只余六部,皇帝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

但让朱元璋始料不及的是,后世子孙虽遵祖法不设宰相制度,但却变通地设立了一个内阁,实际职能如同宰相。

而他终其一生试图杀尽贪官,所以他杀了又杀,杀出一个洪武四大案。

但贪官却如施肥后的韭菜一般割之不绝,以致他只能无奈哀叹“朝治而暮犯,暮治而晨亦如之。尸未移而人为继踵,治愈重而犯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