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修带着剪秋走进若昭的院子,裙裾翻飞,带起一阵凉风。她今日穿了件藕荷色绣蝶纹的褙子,衬得面色愈发苍白。
\"姐姐来了。\"若昭正在窗前插花,听见脚步声也不回头,只将一支白梅轻轻插入青瓷瓶中,\"这梅花开得正好,我特意让人折了几支来。\"
宜修顾不上寒暄,快步走到她身边:\"你还有心思插花?年氏今日入府,你是没瞧见那阵仗,光是陪嫁的箱子就抬了整整三十六抬!\"
若昭将最后一支梅花摆正,这才转过身来。她今日穿了件月白色绣竹纹的褙子,发间只簪了一支白玉簪,素净得近乎寡淡。
\"姐姐坐。\"她引着宜修在窗边的罗汉床上坐下,亲手斟了盏茶,\"这是前儿个王爷赏的明前龙井,姐姐尝尝。\"
宜修哪有心思品茶,接过茶盏便放在一旁:\"你倒是沉得住气。年氏家世显赫不说,单是那容貌......\"她顿了顿,压低声音,\"我方才在前院远远瞧了一眼,当真是极好的。\"
若昭抿唇一笑,端起茶盏轻啜一口:\"姐姐何必忧心?王爷待老人一向宽厚,即便新人入府,也不会亏待了我,更何况一代新人换旧人,早就有预料的事。\"
\"你呀!\"宜修摇摇头,\"年氏这般人物入府,王爷的心思怕是都要被她占去了。你就不怕......\"
\"怕什么?\"若昭放下茶盏,目光平静如水,\"这府中人来人往,今日是她,明日又不知是谁。若整日里提心吊胆,岂不是要累死?\"
宜修一怔,细细打量若昭的神色。若昭轻轻一笑,看不出半分焦虑,反倒比平日更加从容。
\"你当真不在意?\"
若昭起身走到窗前,伸手轻抚那支白梅:\"姐姐可看出来了爷纳年氏为侧福晋的用意?”
宜修若有所思地望着她的背影。窗外寒风呼啸,卷起几片残雪:“年氏虽为汉军旗,但家室不凡,她的哥哥年羹尧更是简在帝心之人…”
\"我明白了。\"宜修轻叹一声,\"你比我看得通透。\"
若昭转过身来,眼中闪过一丝笑意:\"姐姐不必为我担忧。倒是你,近日天寒,可要当心身子。我让人备了些阿胶,待会儿剪秋正好带去。\"
正说着,外头忽然传来一阵喧哗声。宜修走到窗边张望,只见一队丫鬟捧着各色物件往东院去了。
\"那是年氏的院子。\"宜修低声道,\"听说王爷特意让人重新修缮过,连家具都是从江南运来的紫檀木。\"
若昭也走到窗边,望着那队远去的丫鬟:\"看来年氏确实得爷的心意。不过......\"她顿了顿,\"这府中的恩宠,从来都不是靠这些外物就能长久的。\"
宜修还想说什么,若昭已经转身走向茶案:\"姐姐再尝尝这茶,凉了可就失了味道了。\"
……
年世兰站在东 院的正房前,打量着这处院落。朱漆大门上镶嵌着鎏金铜钉,檐角挂着琉璃风铃,在寒风中发出清脆的声响。
\"小姐,这院子可还满意?\"颂芝捧着暖炉上前,轻声问道。
年世兰伸手抚过门框上精致的雕花:\"勉强入眼。王爷倒是用心。\"她顿了顿,\"只是这紫檀家具,未免太过老气。\"
颂芝会意,立即说道:\"奴婢这就让人去换。小姐嫁妆里还有一套黄花梨的。\"
\"不急。\"年世兰转身走进正房,\"先说说府里的情况。\"
颂芝跟在她身后,将门窗都关严实了,这才压低声音道:\"王爷之前最宠爱的是侧福晋,李侧福晋有三阿哥,而如今最宠的是若昭格格,住在西院那边。她虽出身不高,但颇得王爷欢心,每月总有七八日在她那里过夜。\"
年世兰正在解披风的动作一顿:\"哦?\"
\"不过这位若昭格格性子淡泊,从不与人争宠。倒是福晋与若昭交好,时常走动。\"
年世兰将披风递给颂芝,在梳妆台前坐下:\"王爷可有什么特别的喜好和忌讳?\"
\"王爷性子沉稳,前院消息密不透风。\"颂芝一边替她卸下发饰,一边说道,\"另外,王爷不喜人太过张扬,前些日子有位刘格格因在园子故意争宠,被王爷训斥了一顿。\"
年世兰对着铜镜细细端详自己的容颜:\"这倒有趣。那位若昭格格,可有什么特别之处?\"
\"听说她性子极淡,从不与人争执。就连下人犯了错,她也只是轻轻带过,是个软包子。\"颂芝犹豫了一下,\"不过奴婢打听到,她长得美,是德妃娘娘赏下来的。\"
年世兰唇角微扬,眉毛一挑:\"是吗?\"她站起身,走到窗前,\"有多美,比起我来如何?\"
\"这倒是不知,奴婢本想去见见,可惜那个格格不出门。\"颂芝应道,\"小姐可要先用膳?厨房已经备好了。\"
年世兰摆摆手:\"不急,明日请安还怕见不到吗,颂芝,你去把管事的叫来,就说这院子里的陈设不合心意,让他们重新布置。\"
颂芝会意:\"奴婢这就去办。只是......\"她欲言又止。
\"说。\"
\"王爷今日在前院议事,若是知道小姐一来就大动干戈,恐怕......\"
年世兰轻笑一声:\"我年家的小姐,难道连这点排场都摆不得?\"她转身看向颂芝,\"你去办就是,王爷若是问起,我自有说法。\"
“是。”